⑴ 排骨汤米线怎么做
您好!用料
主料
米线
适量
辅料
猪大排适量
香菇适量
调料
香菜适量
葱适量
姜适量
豆瓣酱适量
排骨酱适量
海鲜酱适量
花椒适量
茴香籽适量
料酒适量
植物油适量
方法与步骤:
步骤 1
排骨适量
步骤 2
葱、姜
步骤 3
米线
步骤 4
香菇
步骤 5
香菜
步骤 6
豆瓣酱、排骨酱、海鲜酱和料酒
步骤 7
排骨过水去除血水
步骤 8
米线放清水里浸泡一下备用
步骤 9
葱切大段姜切片备用
步骤 10
香菇手撕片备用
步骤 11
锅内放清水,加入料酒、葱段、姜片煮
步骤 12
水沸腾后,控去水备用
步骤 13
炒锅放油,下入花椒大茴炸香
步骤 14
放入豆瓣酱煸炒出红油
步骤 15
将控干水的排骨倒入锅内翻炒
步骤 16
加入排骨酱和海鲜酱各一勺翻炒
步骤 17
酱汁均匀裹上排骨
步骤 18
加入淹没排骨的水,下如香菇片、葱、姜和料酒,因为选用的酱料里含较高的盐分,不再另外加盐
步骤 19
移入电压力锅,选择排骨进行烹制,如果不用压力锅,直接煮志排骨酥烂即可
步骤 20
米线放开水锅里烫软备用
步骤 21
香菜切小段
步骤 22
将烫软的米线放入碗中,加适量香菜碎
步骤 23
浇入排骨汤,如果汤咸,再配以其他不含盐的汤调匀使用
步骤 24
最后加上排骨,排骨米线制作完成
参考《美食杰》
希望我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⑵ 西安哪家排骨米线好吃
食材
主料米线600g排骨500g辅料盐适量排骨汤适量油麦适量香菜适量花生仁适量芝麻适量辣椒油适量醋适量香油适量
步骤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11.买回的米线,过水冲一下。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22.油麦菜,香菜,葱洗净切好。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33.芝麻,辣椒油,花生仁我炸的多,可以下餐当菜吃。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44.花生过油炸一下。盛盘备用。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55.提前煮好的排骨,排骨汤。添加水,煮开。根据排骨汤的咸度可适量放盐。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66.锅开入米线,煮米线的时间,也得说看买的米线筋道程度,耐火侯的可以多煮一会儿,不耐火侯的,开两滚就好。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77.锅开一次入油麦菜。搅一下。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88.再稍微开,入香菜,葱花搅匀。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99.等再煮开,放炸好的花生仁,芝麻。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1010.放适量辣椒油。儿子嫌放的少,最后盛碗后又加了一大勺子。搅和匀,锅开就可以盛碗吃了。
排骨米线的做法步骤1111.按个人口味往米线碗里添加香油醋汁。
⑶ 排骨米线的正宗的做法
主料
⑷ 谁有成都餐饮加盟店排行榜提供下。
排行榜没有,但是可以给你列举一些如:廖排骨、龙抄手、赖汤圆、钟水饺、三大跑、冷串串、担担面、甜水面、怪味面、肥肠粉、锅盔、夫妻肺片等太多了,你还是在成都这边来慢慢去吃发掘吧!~
这里特别推荐:“廖排骨” 31年品牌!你可以在网上了解一下。
⑸ 排骨米线怎么做
排骨米线做法
步骤
1.排骨斩块放清水里洗去血水备用。
2.米线按人口量准备,用温水提前泡发备用。
3.葱切大段姜切片备用。
4.香菇手撕片备用。
5.锅内放清水,加入料酒、葱段、姜片煮,水沸腾后,控去水备用。
6.炒锅放油,下入花椒大茴炸香,放入豆瓣酱煸炒出红油。
7.将控干水的排骨倒入锅内翻炒,加入排骨酱和海鲜酱各一勺翻炒。
8.加入淹没排骨的水,下如香菇片、葱、姜和料酒,因为选用的酱料里含较高的盐分,不再另外加盐。
9.移入电压力锅,选择排骨进行烹制,如果不用压力锅,直接煮志排骨酥烂即可。
10.米线放开水锅里烫软备用。
11.香菜切小段,将烫软的米线放入碗中,加适量香菜碎。
12.浇入排骨汤,如果汤咸,再配以其他不含盐的汤调匀使用,最后加上排骨,排骨米线制作完成。
⑹ 成都特色小吃加盟排行榜
因为口味多嘛,驴肉味和牛肉味的很受欢迎呢~
⑺ 排骨米线怎样做
教你个沙锅排骨米线吧!
沙锅最好是用高汤,先放盐,味精,鸡精,胡椒粉,十三香,麻料,姜末,老抽。然后放排骨(排骨就用高压锅闷熟就可以,放盐味精,葱,姜,料酒,老抽)海带丝,豆腐皮,然后再放些上海青,最后放入米线,记住米线不要煮的时间长,煮久了没口感了!起锅点香油,放香菜~!
我说的杂乱,不太准确,不过我就是这样做的!
⑻ 中国快餐品牌排行50强有哪些
中国快餐品牌排行50强有真功夫、永和大王、味千中国、大娘水饺、常州丽华、东方既白、北京庆丰包子铺、重庆乡村基、安徽老乡鸡、宁波海曙四方餐饮等。
一、永和大王餐饮集团
永和大王是全国连锁快餐企业,产品均是符合国人的口味的早点以及中式的小点心。最有特色的是他们家的现做大油条,可以蘸上酱料一起吃,而且他们24小时营业,打个电话就可以送上家门。
顾名思义,北京庆丰包子铺最出名的当然是包子,这里的包子配炒肝备受追捧。由于质量上乘,又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自然成为了京城百姓认可的著名快餐品牌。1991年由著名书法家徐柏涛为“庆丰包子铺”题写了牌匾,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