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用叁煮水喝,煮多长时间为宜
人参有六种食用方法。
1、炖服:将人参切成2厘米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至5小时即可服用。
2、嚼食:以2至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3、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克至1.5克。
4、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5、 泡酒:将整根人参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度至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酌情服用。
6、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另外,在食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
⑵ 餐饮加盟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一、投资能力与项目相匹配
民间有句话叫做,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餐饮市场固然前景可期,但每年投身进该市场的万千投资者是不是每一个都能收获成功呢?并非如此。所以如果投资者因为想要赚高利润就盲目投资高成本项目,一旦失败,就会落得竹篮打水一场空的下场。
因此,正确的投资方式是了解餐饮项目的基本投资成本,还要考虑到预留的流动资金,确保项目能够周转得开,然后在这样的基础下,判断自己更适合去做怎样的餐饮生意。
二、定位于单品
餐饮是一个大类,旗下有着几十个小分类,比如火锅、甜品、烧烤、中餐、西餐、海鲜、自助、小吃等。这些分类下,又有着更细致的产品划分,比如火锅有重庆火锅、老北京火锅、年糕火锅之分,中餐有各种各样的菜系,西餐有牛排、披萨、日料、东南亚菜等可选择。
投资者在判断自己该选择怎样的项目去经营时,可以以这么几点内容为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处消费市场的需求;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竞争者情况。如果这些内容都能顾及到,且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这桩加盟生意其实就成功了一半了。
三、品牌的选择
加盟是什么意思?就是投资者不需要为自己的门店去想名字,筹划菜单,研究餐品制作技术,只要从某个品牌处就这些项目进行学习就可以了。这个时候,该品牌的质量其实就决定了门店的生存几率。
⑶ 选择成都有拈头市井火锅店开一家好不好
成都有拈头市井火锅,在餐饮行业的口碑很好,食材天然健康,受到了许多消费者的喜欢,客源安稳
⑷ 西洋叁与什么吃最佳
一、含化法
一般是在早饭前和晚饭后服用,每天用量为2到4克,最好在含服前,先将西洋参片在锅中蒸软后再服用,比较好咀嚼。
二、冲粉法
取西洋参粉5克,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是用纱布或者是滤纸包好,再倒入沸水服用,这样可以使饮用时,不用担心未溶解的粉末进入口中。
三、炖服法
需要在早饭前服用,取西洋参片2到5克,先用水浸泡,然后就碗口密封好后,放进锅中隔水蒸炖20到30分钟后就可以取出冷却食用。也可以适量地加入一些枸杞子,效果会更好。
四、做汤法
取5克西洋参,这个很简单,就是在煮汤时一同放入共煮,每日服用一次。
⑸ 有知道老太太冷面怎么加盟吗在黑龙江甘南有一个店
你好!!
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和日本的面食居首(当然啦,日本的面食技术也是自唐朝传过去的啦),意大利的面条也是不错,但是论品种就不如中国啦。
下面就简单介绍抻面,板面,拉面,扯面,切面,削面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一: 抻面:
特点: 吃着滑润、清爽,既柔软又筋道,有别于擀面和轧面条。
做法如下:
1.用温水把精盐溶化,倒入面粉内拌成雪片状,把面揉匀成面团,饧10分钟左右待用。
2.将面团搓成长条,用手拿住面的两端,慢慢抖动,伸长后两端合拢。上述过程反复多次,待粗细相等后,用手沾碱水抹在面条上。
3.将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补面,左手将两端捏紧,右手中指扣在中间,然后左手掌向下,右手掌向上,进行抻拉,抻长后放在案板上,稍撒补面。上述过程,反复七次,见面条呈三毫米粗细即成。
下锅前,将面条两头揪下来,将面条下于锅内,熟后捞出放于冷开水中,再捞出放入碗内,加入调料(炸酱、卤、麻酱均可)。
二: 板面(指的就是牛肉板面)
特点:清白润滑,晶莹透亮,牛肉嫩而不柴。
最正宗的是淮南的牛肉板面。
做法:
牛肉板面的面要揉得很筋道的,至于料子,淮南的做法是把干红椒用温油炸至半糊(偏糊一点),然后把卤牛肉、卤过牛肉的汤一直倒进辣椒和油里,大火煮开后慢火焖,煮到入味。做好以后最好吃的就是那个辣椒
安徽板面一是面好,二是臊子好。新野县出产优质小麦,板面条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半寸,长八寸的小面棒,再涂上香油,码在案子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缠绵,触摸如丝绸。
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三根小面棒,左手捏三个头,右手捏三个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三根小面棒在厨师手里由短变长,由粗变细,折合三次,总长度达五丈有余,而且粗细均匀,提起似一道瀑布。
捞起煮好的板面,清白润滑,晶莹透亮。厨师捏上一些嫩绿的青菜放在上面,然后浇上沸好的枣红色的臊子。白的面条,绿的菜叶,红的臊子,使人食欲大增。
臊子的制作也十分讲究。用料有茴香、花椒、桂皮、面酱、食盐、红辣椒、牛油和牛肉等。制一锅臊子,各种用料按一定比例和顺序投放。制作时,先将牛油稀释烧沸,然后再下佐料。晒干的红辣椒用量较大,以突出臊子的辣味和色泽,牛肉也占较大的比例。把上等精牛肉切成方楞四正的小块块,待辣椒红颜色下来之后,再把牛肉丢进锅里。这时,必须掌握好火候,才能把牛肉烧得不老不嫩,恰到好处。
臊子做好后,舀到搪瓷盆里,凉后便凝结成固体,随吃随取,常年存放,不会变质。
三: 拉面:
最正宗的当属兰州拉面。可以称得上是国粹啦。
特点:
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汤清亮,肉酥香,面韧长
做法:
兰州牛肉拉面面的制作的五大步奏无论从选料、和面、醒面,还是溜条和拉面,都巧妙地运用了所含成分的物理性能,即面筋蛋白质的延伸性和弹性。
一、选面
一般要选择新鲜的高筋面粉,兰州有牛肉拉面专用粉。不宜选择陈面,更不宜选择虫蛀、鼠咬、霉变的污染面粉,因为这种面粉不但不符合卫生标准,其内所含的蛋白质分子,在蛋白酶(由于污染等原因,蛋白酶的活性增强)的作用下,蛋白质分子分解成氨基酸,使蛋白质无法与水结合形成面筋,因而大大降低了面筋的生成。只有新鲜的高筋质面粉(兰州牛肉拉面专用粉),蛋白质含量高,才能为拉面的制作成功保证前提条件。
二、和面
和面是拉面制作的基础,是关键。首先应注意的是水的温度,一般要求冬天用温水,其它季节则用凉水。因为面团的温度易受自然气温的影响,通过和面时用水温度的不同,使和好的面团温度始终保持在30℃,因为此时面粉中的蛋白质吸水性最高,可以达到150%,此时面筋的生成率也最高,质量最好,即延伸性和弹性最好,最适宜抻拉。若温度低于30℃,则蛋白质的吸水性和质量会随温度的下降而下降。超过30℃,同样也会降低面筋的生成,当温度达到60℃时,则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而失去其性能。就是要使面团保持在最适宜的抻拉范围。其次,和面时还要放入适量的水和灰,因为二者能提高面团中面筋的生成率和质量。比如适量的水,它的渗透压作用能使面团中蛋白质分子间的距离缩小,密度增大,特别是能使组成面筋蛋白质之一的麦胶蛋白粘性增强,因而也就提高了面筋的生成和质量。 讲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的灰,实际上是碱,却又不是普通的碱,是用戈壁滩所产的蓬草烧制出来的碱性物质,俗称蓬灰,加进面里,不仅使面有了一种特殊的香味,而且拉出来的面条爽滑透黄、筋道有劲。 近年来已用专用的和面剂代替. 和面技巧仍是最关键。
三、醒面
醒,即将和好的面团放置一段时间(一般冬天不能低于30分钟,夏天稍短些),其目的也是促进面筋的生成。放置还可以使没有充分吸收水分的蛋白质有充分的吸水时间,以提高面筋的生成和质量。
四、溜条
由膀圆力大的小伙子先将大团软面反复捣、揉、抻、摔后,将面团放在面板上,用两手握住条的两端,抬起在案板上用力摔打。条拉长后,两端对折,继续握住两端摔打,如此反复,其目的是调整面团内面筋蛋白质的排列顺序,使杂乱无章的蛋白质分子排列成一条长链,业内称其为顺筋。然搓成长条,揪成20毫米粗、筷子长的一条条面节,或搓成圆条。
五、拉面
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条粘连),然后随食客的爱好,拉出大小粗细不同的面条,喜食圆面条的,可以选择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款式;喜食扁面的,可以选择大宽、宽、韭叶3种款式;想吃出个棱角分明的,拉面师傅会为你拉一碗特别的"荞麦楞"。拉面是一手绝活,手握两端,两臂均匀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后两头对折,两头同时放在一只手的指缝内(一般用左手),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条形成绞索状,同时两手往两边抻拉。面条拉长后,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继续勾住另一端抻拉。抻拉时速度要快,用力要均匀,如此反复,每次对折称为一扣。抻拉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初学者很难掌握要领。同样的面团,在有经验的老厨师手中,不但拉面速度快(一般只需10秒钟左右),且拉出的面条粗细均匀,且不断裂,而初学者就很难做到。一个面节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一般二细均为7扣,细的则为9扣,毛细面可以达11扣,条细如丝,且不断裂,真可谓中国烹饪之精华。面条光滑筋道,在锅里稍煮一下即捞出,柔韧不粘。有句顺口留形容往锅里下面:“拉面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碗里菊花瓣”。观看拉面好象是欣赏杂技表演。
兰州牛肉拉面牛肉拉面的优劣除了拉面外,最重要的技含量在于淳香的汤,可以说汤是兰州牛肉面的灵魂。无怪乎有人要出5、6百万元购买“马家大爷牛肉面”的汤料配方。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自清朝嘉庆年间怀庆府清化陈维精做出第一碗牛肉面至今,这汤的配方是代代相传,所谓清汤并非普通牛肉汤,而主要是几十种香料与牛肉原汤熬制而成。兰州的牛肉面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著名的 “马家大爷牛肉面” , 马家大爷牛肉面秉承了怀庆府(今河南博爱县)清化苏寨村陈家小车老汤牛肉面的做法,以汤为百鲜之源,注重用汤,精于制汤,尤其讲究“清汤”的调制,清浊分明,取其清鲜。汤的制法,早在《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经过长期实践,用牛肉、肥土鸡、牛肉为主料,采用三十多种调料和中药调配熬制的老汤,经沸煮、微煮,使主料鲜味溶于汤中,中间要经过两次“清俏”,成品清澈见底,味道极其鲜美,是牛肉面里最入味儿的汤料,不仅鲜美,而且不膻不腥,味厚色醇,香浓鲜美, 滋阴潜阳,补阴虚,清血热。养血安神,祛风通络入脾、肺、肾三经,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之功。曾在清代盛极一时,后因战乱老马家再也未开过的牛肉面馆。“马家大爷牛肉面”的制作方法精致与考究令人瞠目,就现在的制作成本每碗也在10元-80元不等。
熬汤时选用甘南草原上出产的肥嫩牦牛肉,加牛脊髓和腿骨(俗称棒子骨),牛肝,有的还添入鸡汤,再按比例加入花椒、草果、桂子、姜皮等香料在特大罐形铁锅内再加入本地特产的绿萝卜片熬成即可,肉汤气香味浓,清亮澄澈。这“清”自然清香无比。食用时只选用调好的清汤。煮熟的拉面浇上清汤,佐以牛肉丁(或片)、香菜和蒜苗,调入红亮的辣椒油即可食用。兰州位于黄河上游的一个河谷地的滩上,是省会以上级城市中地下水质最好的。另外,兰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是产自甘南和青海的牦牛,牦牛体矮身健,脊甲高,垂皮小,毛长,色黑或黑白花斑,尾毛蓬生,成年体重200——300公斤,耐寒,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能在空气稀薄的高山峻岭间生存,生长期长,力大耐寒,有“高原之舟”之美称。高原无污染的草场环境天然放养的牦牛,除了味道鲜美外,因其长期食用许多野生草及药种(如贝母,虫草、板兰、红花等),所以当地的牧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我们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尿的是太太口服液,屙的是六味地黄丸”。此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从另一方面反映了牦牛肉确实是天然无污染的。故其肉有驱风寒之功能,还可治胃寒,风湿,类风湿等病,有滋阴补肾、强身壮体之功效,其营养价值极高,不论怎样,外地如何都作不出真正地道的兰州牛肉面的。
至于兰州拉面的具体做法,本人在这里是不能随便说的,我只说说他的综合的特点一碗成功的牛肉面应该是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马家大爷对牛肉面有严格的质量要求,用他的话说,就是“汤清亮,肉酥香,面韧长”。
从兰州牛肉拉面制作及原理分析可以看出,拉面技术把科学与技巧揉为一体,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制作经验,使其在实践中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一位美国餐饮专家来兰州考察牛肉拉面,观摩了的抻面“绝活”,吃惊地说:“我走过世界许多地方,从没见过这种奇迹。” 国内同行说,“绝”了,没的可比; 观摩者说,“神”了,就象“变戏法”似的;外国友人说,这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现在,清汤牛肉面已成为兰州小吃的主要代表,成为兰州餐饮业的骄傲。今天,无论在何处,您都能品尝到正宗的清汤牛肉面。
四:扯面:
扯面是西安的名小吃。享誉中外。
特点:色、香、味俱佳,外观油光黄亮,出锅香气扑鼻,入口光筋爽利,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面食。
做法:
材料:厚一些的面条(最好自己扯面)、自己喜欢的青菜,蒜苗,辣椒面
调料:盐和醋足矣
做法:面煮熟捞出,至碗中加盐、醋、切碎的蒜苗、辣椒面,油烧热浇至辣椒面和蒜苗之上,拌匀可食!
扯面做法:
1。 和面:一定要加盐水,如果加的盐水多,醒面的时间就长一
点,如果少,就短一点;
2。 盘条:如果扯宽面,就盘成我图中的条(原谅我得太大了而 且粗细不一),如果扯细面,盘成细一些的,更长一些的条;一定要均匀的涂上油,盖上保鲜膜或者纱布;
3。 醒好后的面就可以扯了,扯宽面的时候,要用擀面杖把条稍微擀开,然后再扯,扯细面直接就可以了。
4。 扯面一般不是一次就能学会的,拿捏面的力度都要好好掌握。而且不同的面粉,脾气不同,因此可能你还要熟悉你家面粉的脾气哦。
五:切面
特点: 没有地域之分,属于大众化食品。
切面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比较大众化,味道和口感比挂面好。
做法:
原料:熟切面500克。
制作:
1、将1500克面粉加水500克、盐15克、食用碱15克调均匀,再用打面机多次折叠反复碾压成约3毫米厚的面皮,再用间隙约4毫米宽的面刀加工成长约50厘米的生面。
2、大锅放足量水(约7500克,若因锅小水量不足,可分批次进行)旺火烧开,下入生面拨散,再烧开锅水使生面浮起时(不能煮开太久,只要面条浮起,不论是否有熟)捞出用冷水冲晾沥去水分。
3、此时半成品切面还不宜烹制食用,还需有个“吸水”过程。即将冷水冲晾后的面分成10份盘在碗中(目的是保持半成品外形美观,展示时能吸引顾客)再倒扣在细眼面筛中,面上加盖湿布(以免风吹使局部面条脱水变硬)静置3小时以上。 切面食用时的烹制以热拌最为简便,因而也是居家最乐意采用的方法。热拌的做法是将多量的水旺火烧开后下入面条,煮开透心装盆,调入酱油、精盐、味精、蒜头醋(蒜泥加香醋混合浸渍)、葱头油(猪油加葱白炸香)、葱花等拌均匀即成。
4、若是煮面或炒面,可将配料先下锅调味煮熟或炒熟,然后将切面下沸水锅焯水后捞起加入煮开或与配料炒匀即成。
六:削面:
特点: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面条,堪称天下一绝,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做法:
关键是卤的制作:
1. 卤的制作
适合用各种浇头做卤,但是根据人们的习惯,刀削面一般用汤汁比较多的卤较为合适,现将山西的两种卤汁的做法录写如下,以便于你来参考:
1、肉卤:
主要原料:
熟五花肉片200克,鸡蛋500克。
辅助原料:
黄花菜20克,木耳10克,鲜腐皮200克,冬笋100克,虾米50克,姜末15克,猪油20克,花椒2克,芽菜100克,酱油20 克,味精、香油、胡椒面、干黄酱、水淀粉各适量,葱段50克,蒜3瓣。
制作方法:
1、黄花菜、木耳泡发在洗干净、加工成小块、段待用;芽菜摘洗干净,熟煮肉加工成薄片;虾米用沸水泡开备用。
2、锅上火加入骨头汤烧开撇去浮末加入上述原料及辅助原料调好味,用水淀粉勾芡将鸡蛋打碎撒到汤里面,点入香油即成卤汁。
2、三鲜卤
主要原料:
水发海参100克,水发鱿鱼100克,熟鸡肉100克,鸡蛋500克。
辅助原料:
猪油50克,葱结50克,精盐适量,花椒、蒜瓣、味精、料酒、酱油、姜末各少许。
制作方法:
1、将海参、鱿鱼改刀成小片状,沸水焯过待用,熟鸡肉改刀成小片,葱切段。
2、猪油上火烧热,投入花椒、葱段炸出香味成葱油,去掉葱和花椒待用;将鱿鱼片、海参片、鸡肉片投入锅中略炒,加调味原料调拌均匀取出备用;
3、锅上火放入骨头汤2500克烧开,将海参等物料放入调好口味,用水淀粉勾芡,鸡蛋打散,放入汤中即成三鲜汤卤。
总之,汤卤的做法千变万化,一条原则就是以咸鲜口为主,这比较符合北方人的口味,山西是刀削面的故乡
2. 刀削面的制作程序:
原料配方:面粉500克 凉水200毫升左右。
制作方法:
1.把面粉倒在盆内,加水,和成较硬的面团,充分揉匀揉光后,盖上湿布饧30分钟。
2.把饧好的面揉成粗长条,长度比操作者左小臂略长,面下部用一根细面杖托起。也可把面揉成长方形厚饼状,将细面杖卷在中间偏下的位置,使面团沿面杖方向挺起。
3.操作时站在沸水锅前,左上臂微向前倾,左下臂平伸与手成一直线,托住面团。右手持瓦片刀。瓦片刀是削面专用刀,形状近似瓦片,削面时右手拇指在下,其余四指在上,捏住刀片,刀背凸面朝下,下刀时刀面与面团表面夹角宜小些,刀刃斜向削出,在面团上从右向左一刀挨一刀削,削成的面条成三棱状。长约30厘米。面条背部能够形成一条棱,是因为下一刀总要削在前一刀的一侧刀口上,要求条粗细适中,薄厚均匀,棱正条长。
削好的面条直接削入锅内,随削随煮,水沸后点一次凉水,再沸捞出,过凉水漂一下,即成白坯刀削面。
注:刀剥面可配肉丁炸酱、小炒肉、大炒肉或三鲜大卤吃。其中三鲜大卤比较讲究,有海参、鸡丁、兰片等。大炒肉制法如同坛子肉,清水原汁加料焖制,滋味十分醇厚。小炒肉是用瘦肉或是脊丝过油,溜汁,配玉兰片等制成。肉丁炸酱宜选肥占1/3,瘦占2/3的猪肉100克切小丁,加葱姜炝锅,将肉煸至八成熟,倒入100克黄酱,炒至酱呈栗色,起锅盛入小碗中即可上桌拌面吃。
谢谢!!
⑹ 50年代火锅一度消失在重庆人的饮食记忆里,为什么能在三四十年间大流行
重庆火锅的真正大流行,不过三四十年时间,却已在它的起源城市形成了顽固的饮食记忆。和人们印象相反,这里的火锅并不散漫随意,大开大合的味觉体验之下,这座城市有自己严密的火锅章法。
麻辣味道本身的强势和侵略性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为它们是粗暴单调的,并进而认为,可以轻易进入火锅行业。这种错觉对重庆以外的地区或许有效,在对味型本身要求不高的情况下,火锅的确是最容易标准化的餐饮行业。小天鹅就是重庆最早进行全国加盟连锁,并实现火锅底料生产自动化的品牌,但其总经理刘清告诉我,自动化工厂和手工炒制的底料一定有差别,因为一个好的炒料师傅会根据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调整炒制时间、火候、力度等,炒料设备还做不到如此智能。
⑺ 五一准备一家三口去成都及周边玩,6天时间,请各位推荐一下去哪里玩,在哪里吃什么比较正宗……
1,植物园旁边的“何氏豆腐”,绝对的豆腐第一。推荐“番茄豆腐”。
2,在高升桥的七道堰街(交警总队宾馆前面),有一家豆花饭,味道好极了,而 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块五一人,荤豆花五块五一人,豆花和饭随便吃,可以点菜, 荤四素一,特别推荐:鲜肉圆子和酥肉,好吃啊!!!
3,玉林的串串已经滥了,紫荆南路的一排重庆火锅店,味道,价格,服务都很好。
4,盐市口广场斜对面的小巷里头那家荞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
5,华兴煎蛋面的红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
6,玉林华兴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馆的招牌肉园子好吃!
7,长顺街上的太安居,“豆花青蛙”,6点以后去就没有位置了
8,温江公平镇的“胬菜一绝”,沿街摆满超过200张桌子
9,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锅鱼,6点以后去排队要排2个小时能吃上
10,望平街成华国税旁的川东人家,鸡杂隈锅好吃惨了
11,东城根街北沿线菌王火锅,汤鲜菌嫩,营养丰富
12,包家巷有个小馆子“罗羊肉”,当家菜涮羊肉,加入四川辣椒,正点
13,文化宫背后旦旦面那条小巷里面,有家沙锅饭,冬天去吃正爽
14,会展中心背后,有两家川菜很有名,朋辈餐当家菜牛肉园子汤和 凉拌白肉,好吃
。另外有家“红删福川菜馆”,锅碗瓢盆都是川西风格,每道菜都别具风味,
个人觉得:“酸辣荞面”“土豆番茄汇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红汤饺”
“凉拌萝卜干”极爽
15,菊乐路上“宣兔头”,双南小区“周大妈”兔头别有风味
16,清江路上“盆盆虾”,“板凳抄手”都是好东西
17,槐树街“叶抄手”不摆了
18,会览中心旁边有家朋辈餐,只两道菜好吃:元子汤,鸡米芽菜
19,水碾河东北角,一家面馆,晚去没面了
20,游乐园后门旁边有家灌汤包子好吃。 从灌汤包子这条路往石油路方向走, 右手边有家鹅掌汤锅,味道不错。
21,新华职高门口的烧烤,绝对巴适。就是不晓得拆迁走没有。
22,青羊小区有家很简陋的串串香,才5张桌子,不过味道好极了。
23,猛追湾街上还有一家玉排骨,沙锅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
24,棕北有家跳跳鱼,是白汤熬的鱼蘸碟子吃,那个嫩哈
25,青龙巷的“叶鸭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鸭,老板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 到烤鸭,晚上6点基本基本就不营业了 ,而且开了大概20多年了,从来没有扩 大过营业面积, 最近拆迁到文武路,公安局旁边。
26,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蒋烤鸭”,现在拆迁武侯大道。
27,烟袋巷“牛肉火锅粉”,好吃,不过现在好象没了。
28,温江通往金马的路上,有个农家乐,卖“蒙氏叫化鸡”,好吃。
29,武丁桥口光头香辣蟹在外地比较有名,但个人认为 现在已经不行了
30,四二0厂宿舍与五冶宿舍区之间的路上有家“辣王” 炒地龙虾,
31,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锅,味道很好,但是里面小偷众多,从老板到服务员,
个个都是高手,我和我朋友在里面数次丢过包包,现在不敢去了。
32,都江堰夜啤酒上有卖“荞面馍馍”,每次我都要打包。
33,“红星兔丁”相信很多人都晓得,我有个深圳的朋友,每次出差去那边, 都让我带3斤凉拌耳片或者兔丁过去。
34,新津的“胖大姐”黄辣丁,90年代初就有了,后来没落过一段时间,但 最近去了几次,发现生意又火爆起来,新菜:“家常水米子”尤其值得尝试。
35,峨嵋和乐山高速路交界处,有家野生黄辣丁,是在一个极长的桥下面的 一条大船上,具体名字记不得了,有两家,你看哪家车多就在哪家停好了。 那里的黄辣丁绝对是野生的,凭本人多年经验可以判断。
36,乐山大佛对面码头处,有几家“西坝豆腐”,豆腐我觉得不好吃,有道 乐山本地菜:“钵钵鸡”,将鸡杂,鸡肉,豆芽都混在一起凉拌,味道特别。
37,西出西延线,不要上成灌高速,取道郫县,在红光镇吃“蒋排骨”,排 骨少吃一点,多喝两碗稀饭,巴适。
38,华协电影院后面的“署前街”口,有家无名包子铺,包子味道极好,以 前我读13中,每次上完第二节课,就去那里来两包子,现在还开着。
39,金家坝有家光头鱼火锅,用花链肉烫,味道比较正宗,不过相对辣一点, 而且铺面很小,稍晚就没有位置了。
40,西延线金牛区法院背后有家乐山牛华麻辣烫,是用沙锅堡汤料,我自己 觉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烫好吃多了,而且比较卫生。玉林麻辣烫我最反感的就 是及其不卫生。乱七八糟的。
41,肖家河沿街有3家连着的铺面卖烧烤,味道还可以。但个人认为成都的烧 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烧烤还是云南和海南的比较好吃。
42,北门张家巷有家“江门荤豆花”,两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鱼香茄子” ,鱼香茄子是先用油跑过一道,再淋汁,是绝对正宗的川菜做法。
43,滨江路原南红游泳池边,有家”paul“酒吧,是两个老外两口子搞的,西餐 非常地道,和我在欧洲出差时风味差不多。是成都老外的根据地。价格非常便宜。
44,双流中心场河滨路,肉德娃火锅,可品尝到新鲜田鸡,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要早点去,去完了没车位。
45,肖家河有一家黄辣丁,味道异常鲜美,地盘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凭栏而吃 ,可惜河水有点臭。但不影响鱼的鲜嫩美味,吃完鱼后再喊老板开火下素菜,特别 推荐藕片和黄瓜,我们每一次吃到最后都有人要脱下裤子下锅去捞干净才罢休。
46,烟袋巷的火锅粉,巨好吃
47,玉林中学(高中部)旁边的小街上有个大盘鸡,28元(小份,送三盘手工面, 送三个二两白酒),四个人可以吃饱
48,伊藤楼下的牛肉粉。好吃。
49,何氏冷锅鱼。此乃本人至爱,去成都一次吃一次,去两次吃double,去三次吃
triple。恨不得抱之而睡,煮之而眠。总府街王府井背后,即春熙路之马路正对面,
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闻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视,即睹冷锅鱼。
店上牌匾只写冷锅鱼三字,名头却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后's冷锅鱼,妇孺皆知。所
谓冷锅鱼,即红汤煮沸之鱼片也。味极美,鲜中带辣,辣中带鲜。且有新鲜笋干辅
之,更具风味。汝问何鱼?不晓得也。
50,赖汤圆。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麦当劳亦不及。吾最爱其中珍珠圆子, 个小,入口冰凉,糯而不腻。厌甜食者忌。
51,牛王庙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昼可罗雀,夜则人潮人海中。来牛王庙,吃非首 要,重在学习蜀都之腐败氛围,重在看遍全城美女。
52,锅魁。蜀人谓之中国pizza,吾谓之成都肉夹馍。但皮脆馅鲜,非肉夹馍所能及 。内夹卤肉者,最为闻名。店亦遍布成都,随处可吃。
53,叶儿耙。此物更神奇,外包糯米粉,内夹白糖或肉馅。夹白糖者无甚特色, 且过腻,惟咸耙耐食。耙外裹叶清香,故称叶儿耙。无店,皆流动小贩,推一永久 单车,后绑两巨桶,一路高呼“叶儿耙”,汝即可冲之,买之,吃之
54,玉林菜市有一家重庆盆盆虾,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个味, 还有田螺,(老板说是胡(音)螺,不懂哈)爽!!!
55,肖家河有家砂锅串串,好吃,不知现在还在不在
56,成都西郊,四川工业学院旁边有家镇江飘汤,巨好吃!!!!
57,大慈寺,锦江区政府旁边的小街上有一家云南过桥米线,味道不错!
58,盐市口广场,大业百货的对门,有一家张烤鸭 ,不错
59.关于农家乐,高家村附近的啜园很不错,环境饮食卫生状况都算是农家乐中的精 品。赶96到高家村下车(往高新西区方向) 54路目前的终点站附近。
60.电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条路上有家“回民餐馆”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 吃,值得去吃吃哦。。
61.双流白衣小区旁边有家叫”乔一乔的怪味 唇和兔头好吃,而且价格便宜。去了 双流的人一定要去吃哦。。否则太对不起自己了。。
62合江亭附近有家肥肠粉加锅盔。有段时间让我上瘾了。每天读非吃不可。但那是99 年的事了。
63.在龙舟路有一家孔亮鳝鱼火锅,味道鲜美~!价格合理,是我吃过众多中比较好的 一家。
64在菊乐路一家蒋排骨,原家在郫县,味道也不错。
武侯区
国学巷往南门大桥走,红门街小学旁一家串串,好像是叫“燕来”,喜欢吃香菜牛肉的无论如何都要去吃一盘哈,先做好等号30分钟的准备,但是绝对值得,当然,你可以去早点抢位置免得等哈。(28、82、110路)
刚吃了成都老公馆的菜,虽然贵了些,但能吃到许多四川美味菜肴,特别是“凉粉鲢鱼”“辣椒兔”、“樱桃肉”,啧啧!味道正宗。(109路)
双楠有一家“老吴家”的“武陵山珍”,全是野山菌类火锅,味道特鲜,更适合怕麻辣的朋友一品。(45、51、52路)
人南立交桥附近上班,最近发现一特好吃的特色店,在武候区,新加坡花园附近,过了二环路人南立交桥第一个小口子转右,到了家乐福南门店转左,找到 紫荆东路转右,第一个丁字路口转左,50米远有家“稻香村火锅”,特色风味是 火锅料爆炒兔头和鸭下巴,巴适惨了,价钱又不贵!二楼有茶座,在该店吃风味的客人免费打麻将喝茶,随便你耍好久哈。(93、61路)
成都磨子桥新世纪电脑城后面有一家汇川鱼馆,IT业者无人不知,他的辣子鱼和凉拌萝卜丝非常好吃。另有一特点,老板一般会亲自帮你点菜,速度奇快,熟客点菜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不足之处,价格偏贵。(27、34、12、19、72、49、76、503、110、55、6路)
双楠置信北街有家“四川好人”餐厅,弄的川东锅儿巴适得很,每次我们都吃得油暴暴的。老板是电影演员雷汉(就是演哈儿师长里头那个毛军长的)。另外,他们泡的泡菜才安逸,有7、8个品种,还有土豆泥.....(51、52、45路)
在高升桥的七道堰街(交警总队宾馆前面),有一家豆花饭,味道好极了,而且暴便宜,酸菜豆花三块五一人,荤豆花五块五一人,豆花和饭随便吃,可以点菜,荤四素一,特别推荐:鲜肉圆子和酥肉,好吃啊!!! (27、34、19、72、77、1、57、53、110、11、19、84路)
玉林的串串已经滥了,紫荆南路的一排重庆火锅店,味道,价格,服务都很好。 (93、61路)
菊乐路上“宣兔头”,双楠小区“周大妈”兔头别有风味。(72、45路)
棕北有家跳跳鱼,是白汤熬的鱼蘸碟子吃,那个嫩哈。 (76、114、77路)
以前人南路生意火爆的“蒋烤鸭”,现在拆迁武侯大道。肖家河沿街有3家连着的铺面卖烧烤,味道还可以。但个人认为成都的烧烤麻辣偏重,吃不出啥香味,烧烤还是云南和海南的比较好吃。 (93路)
滨江路原南红游泳池边,有家”PAUL“酒吧,是两个老外两口子搞的,西餐非常地道。是成都老外的根据地。价格非常便宜。 (55、6、28、8路新南门下,从汽车总站那往人民南路走)
肖家河有一家黄辣丁,味道异常鲜美,地盘也好,就坐在肖家河堤上凭栏而吃,可惜河水有点臭。但不影响鱼的鲜嫩美味,吃完鱼后再喊老板开火下素菜,特别推荐藕片和黄瓜,我们每一次吃到最后都有人要脱下裤子下锅去捞干净才罢休。 (93路)
玉林中学(高中部)旁边的小街上有个大盘鸡,28元(小份,送三盘手工面,送三个二两白酒),四个人可以吃饱。 (109、61、11路)
玉林菜市有一家重庆盆盆虾,可以,好吃,有微辣,中辣和特辣三个味,还有田螺,(老板说是胡(音)螺,不懂哈)爽!!! (16、99路)
在菊乐路一家蒋排骨,原家在郫县,味道也不错。 (72、45路)
成华区
一环路东三段祥和里小区,有家重庆土灶火锅味道不错,两个女老板很美哦!斜对面有家竹子屋,菜品都是与竹子有关的,客人也对,味道尚可!继续往前走,有个面馆在烟草专卖的对面,泡豇豆面巴适(27、34、72路)
建设路那边82信箱宿舍后门正对到有个摆摊摊卖钵钵鸡的,晚上才摆出来,我每天晚上就去吃n串,味道不摆了。(27、34、72、6、76路)
原川剧二团旁的青蛙火锅,他们写的是“特色汤锅”哈,现在攒到新鸿路108号,就是电信营业厅的斜对面。我吃过无数次都还是喜欢吃哈。名字叫“四合院”。(27、34、72路)
牛王庙的吴记怪味面搬到书院街切了。牛王庙的家常面好像马上也要拆了,味道不咋样。盐市口广场斜对面的小巷里头那家荞面搬到陕西街西段切了,青石桥附近学道街那家是新开的,不要上当。牛王庙的吴记怪味面。好吃惨了,面里面的那一些炖的稀烂的肘子肉,加上亮灿灿的红汤,真是非常舒服。但是现在好象搬迁到署袜北街去了,据说还是24小时营业。 (4、38、55、58、98路)
牛王庙的家常面去晚了只能在街边吃! (27、34、12、47、3路,个人认为,可能现在已拆迁了)
现在新修那座安顺“廊桥”临河有排新开的酒吧,有一个胖太婆卤的鸡翅尖之好吃!(49、76、18、31、60路)望平街上“三只耳”冷锅鱼,6点以后去排队要排2个小时能吃上。 (76路。另在玉林南街有一家分店。 望平街成华国税旁的川东人家,鸡杂隈锅好吃惨了。 (76路)碾河东北角,一家面馆,晚去没面了。(4、58、81、98、27、34、72路)
游乐园后门旁边有家灌汤包子好吃。 从灌汤包子这条路往石油路方向走,右手边有家鹅掌汤锅,味道不错。(6、72、60、61路)
新华职高门口的烧烤,绝对巴适。就是不晓得拆迁走没有。 (4、98、58、81路)
猛追湾街上还有一家玉排骨,沙锅豆花和排骨堡味道正。 (6、5、80路)
青龙巷的“叶鸭子”,是典型的四川烤鸭,老板很牛B,只有中午才能吃到烤鸭,晚上6点基本基本就不营业了 ,而且开了大概20多年了,从来没有扩大过营业面积, 最近拆迁到文武路,
旁边。 四二0厂宿舍与五冶宿舍区之间的路上有家“辣王” 炒地龙虾。 水碾河有家肥兔火锅,味道很好,但是里面小偷众多,从老板到服务员,个个都是高手,我和我朋友在里面数次丢过包包,现在不敢去了。 (太夸张了。3、4、98、58、81、27、34、72路)
牛王庙冷淡杯。此街甚神奇,昼可罗雀,夜则人潮人海中。来牛王庙,吃非首要,重在学习蜀都之腐败氛围,重在看遍全城美女。(估计也拆迁了。27、34、72、12、3、47路)
九眼桥星桥电影院门前小巷,一家三娘串串香,不一定天天开门,但味道的确不错,特别是牛肉,吃了一遍还想第二遍。(60、27、34、31、18、49、76路)
电子科大南院外面那条路上有家“回民餐馆”的水煮牛肉、麻婆豆腐等等非常好吃,值得去吃
金牛区
会展中心背后,有两家川菜很有名,朋辈餐当家菜牛肉园子汤和 凉拌白肉,好吃。另外有家“红删福川菜馆”,锅碗瓢盆都是川西风格,每道菜都别具风味,个人觉得:“酸辣荞面”“土豆番茄汇面皮”“蒜香小排”“牛肉红汤饺”“凉拌萝卜干”极爽 。(113、83、56、75、87路)
会展中心旁边有家朋辈餐,只两道菜好吃:元子汤,鸡米芽菜。 (113、83、87、75、56路)
西延线金牛区法院背后有家乐山牛华麻辣烫,是用沙锅堡汤料,我自己觉得比啥子玉林麻辣烫好吃多了,而且比较卫生。玉林麻辣烫我最反感的就是及其不卫生。乱七八糟的。 (113、48路)
北门张家巷有家“江门荤豆花”,两道菜:“泡豇豆炒牛肉末”“鱼香茄子”,鱼香茄子是先用油跑过一道,再淋汁,是绝对正宗的川菜做法。
沙湾的膳鱼火锅,新开,味道还不错(27、34、70、75、63、3路)
锦江区
四川大学东区电信科斜后方有家卖饺子的,什么馅都有,而且好吃,每天中午人爆满。(19、35路)
锦江区红旗橡胶厂后门处有家饺子馆叫"春阳水饺",有点历史了,有红味和清汤两种,分饺子和抄手,味道巴士惨了,好霸道哦,呵呵
郭家桥西街上有个“老捏儿”每天晚上摆一盆“钵钵鸡”,比那个廖记棒棒鸡好吃多了!(19、35路)
盐市口广场斜对面的小巷里头那家荞面是全成都最好吃的。(55、1、43、56、38、45路)
华兴煎蛋面的红糖粽子好吃得不得了。 (109、61路)
玉林华兴煎蛋面附近有家中餐馆的招牌肉园子好吃! (109、61路)
文化宫背后旦旦面那条小巷里面,有家沙锅饭,冬天去吃正爽。 (4、98、58、81、45路)
“红星兔丁”相信很多人都晓得。(好象拆迁了)
金家坝有家光头鱼火锅,用花链肉烫,味道比较正宗,不过相对辣一点,而且铺面很小,稍晚就没有位置了。
烟袋巷的火锅粉,好吃。
伊藤楼下的牛肉粉。好吃。 (6、28路)
何氏冷锅鱼。总府街王府井背后,即春熙路之马路正对面, 有小巷,不知名。且行且看,路遇全城闻名之王嫂串串香,目斜视,即睹冷锅鱼。店上牌匾只写冷锅鱼三字,名头却是浩大,曰王府井背后‘s冷锅鱼,妇孺皆知。所谓冷锅鱼,即红汤煮沸之鱼片也。味极美,鲜中带辣,辣中带鲜。且有新鲜笋干辅之,更具风味。汝问何鱼?不晓得也。(4、98、81、58路)
赖汤圆。此店遍布成都城,其密集程度麦当劳亦不及。吾最爱其中珍珠圆子,个小,入口冰凉,糯而不腻。厌甜食者忌。 (4、98、81、58路-老字号之一)
大慈寺,锦江区政府旁边的小街上有一家云南过桥米线,味道不错! (4、98、81、58路)
盐市口广场,大业百货的对门,有一家张烤鸭 ,不错。(55、1、43、56、38、45路)
孔亮鳝鱼火锅,味道鲜美!价格合理,是我吃过众多中比较好的一家。 在二环路成温立交桥下
1,交大西门“好口福米线”好吃。
2,交大北门“翘脚牛肉”的汤鲜美。
3,九里堤公交站往右边的1个小路口进去,有家“富顺荤豆花”好吃,但她们的沾碟很辣哈。
4,科华北路的“自贡好吃客,跳水蛙”味道好。
5,玉林有家“子姜王”,里面的青蛙和很多炒菜味道都不错。
6,游乐圆旁边有家“晶晶火锅兔”很好吃,一定要点芋儿。
7,彩虹桥旁边有家光大银行,旁边有家烧烤味道非常好,我们都喊她光大烧烤。
8,新华公园正门对到有家爆竹鸡,味道不错。
9,双流乔一乔兔头。那个味道才叫安逸。
10,内光荣小区生资市场附近的清真牛肉面很好。
11,新南路空军礼堂附近的徐老八原汁面不错(脆绍、怪味、鸡杂、白味元子面推荐)
12,商业场后面华兴街上的雨田烧菜。
13,龙江路交通饭店旁边的非常泰泰国菜不错(刺生很好)。
14,宽巷子画院那边出来的三岔路口的味道宽的香辣蟹不错。
15,长顺街那边的牛蛙火锅“太安居”不错。
16,天府广场附近的小街金家坝的清真馆子回堂春的菜味道很好。
17,九眼桥苏活对面的素民海鲜烧烤不错。
18,方正东街和北书院街交叉那儿的小路上的三哥田螺相当好吃。
19,抚琴路小巷子里面有家牛杂火锅多不错的,8点钟切绝对没牛杂了。
20,成大这边的富顺酸菜豆花和韩国小火锅还是可以。
21,盐市口法式签名饼屋 奥普拉。
22,人民南路 亚非拉 忘了本来叫啥子名字,喊它“酸奶水果沙拉披萨”,好吃。
23,芳草东街顺姐水饺的水饺,番茄牛肉面。
24,大世界佳乐幅那边阿玛尼韩国烧烤、眼肉。
25,双桥子佳乐幅对面的肥肠粉。
26,新华公园后门 公交车站背后的那家店牛肉火锅粉超级推荐。
27,大世界佳乐幅对面有个砂锅居。
28,电子科大第五大道里面的那家李记烧烤,他们家的烤五花肉味道巴适得很。
29,九眼桥后面有家老千手提串串的火锅粉好好吃。
30,还有听朋友说过犀浦夜市有家烤鱼好好吃,虽然有很多家,但是在直走的第1小路口的左边那家味道最好,晚上生意之好,老板娘态度奇差…
31,交大西门对面的左边,有家肥肠粉,开了很多年了,味道正。
32,推荐“老麻抄手”,够味。推荐抚琴路和方正街这两家。
33,成都饭店旁边叻小区头有家“甜不辣”好吃。
34,青羊实验中学(西区)前面那条路,有家滋味鲜钵钵鸡,他们的抄手暴好吃。就是要吃滋味鲜抄手哈,青椒和小米辣切成小段,红红绿绿特别有食欲,就是有点麻,白味的鸡汤抄手,味道也鲜。
35,学道街那里的1个“燕来小火锅”味道很好,推荐牛肉,不管煮多久,都是滑滑的。
36,双林的电脑城对面得那个巷子里(旁边有个电信营业点),再七拐八拐的进去里面有个香辣鹅唇、兔头、香辣蟹,好吃。
37,紫荆小区那边的家乐富那边有个露天烧烤的烤鱼很好吃,还有各种口味的啤酒。(有黑色的葡萄味道的啤酒,可以当饮料)
38,四道街前头的焦家巷里的贺水饺味道巴适,比锺水饺安逸。现在贺水饺就在轿子大厦前面个口子,耗子洞张鸭子那个口子进切。
39,在张老五(39的)的边边上那家的锅盔才筋道哦。人家都还是手工面,拿炉子烤的。
40,3中旁边那条巷子,左边上在1个像馆旁边1家川菜馆子多好吃的,最爱那个“牙签牛肉”里头的麻花。
41,如果你们哪天想吃面了,7中旁边的徐老八怪味面绝对是不二的选择!要1两1两的喊。
42,川师外面的商业有家面馆的燃面刀削面还有凉糕很好吃。
43,2中出门左转过街的口口上有家花溪米粉,超赞,比成都任何的1家花溪米粉都好吃。
44,交子街的二哥烧烤好吃。
45,川大东二舍地下的刨冰超赞超便宜。
50,科华北路的彼得西餐,吃了简直不想去其他西餐店。尤其是他的自制冰淇淋,狂好吃。
51,盐市口新世界楼下的异域菜不错,韩国烤肉。新加坡鸡饭
52,新鸿路新鸿社区里头,就是新鸿路上那个门,进去大概50米,就有个串串店,忘记叫什么名字了,反正是对公公婆婆开的,看招牌就晓得了。他们锅底里好象放的有茶叶还是中药什么,反正不怎么辣的,一点都不上火。
53,蜀汉路欧尚对面,花好月圆广场1楼,有1家卖煎蛋面的,不仅有面,还有饭,味道还不错,价格也很便宜。
54,莲花小区好吃街的芋儿鸡, 一定要吃傻大幕隔壁子那家贵州啥子的,那家芋儿鸡全成都最最好吃咯。
55,18中附近金罗路陶然居旁边的眼镜烧烤哈!那个烤脑花拿锡箔纸包起洒起香料那些的太好吃咯`
56,川师南大门的雅风面馆和佑佑面。
57,交大北门那边的乐山烧烤。
58,西安路“重庆老火锅王”。
59,清江东路“大宅门”火锅。
60,玉林中路“老码头” 火锅。
61,玉林西路“飘香火锅”。
62,“蜀九香”火锅。(玉林、紫荆、百花潭都有分店,双楠店名叫“家家福”)
63,“川江号子”。(玉林芳草街、八宝街)
64,“孔亮鳝鱼火锅”。(成温立交桥、广福桥、人民北路)
65,“周记火锅”。(石人小区、抚琴小区、海椒市)
66,“三只耳鱼头火锅”。(玉林、玉双路、)
67,肖家河街上那家“绝之美味蛙王”味道之巴适,推荐泡椒味的,那个碟啊…安逸翻了,生青椒的。
68,老会展的加州酒店三楼上的顺兴老茶馆里面的一道菜:冲菜拌鸡。
69,田砍小学对面(就是蜀都花园后门)的一家名字叫“重庆特色面庄”的小面,味道很正也,好好吃哦,非常香,老板说他家的牛肉面是正宗重庆味的,非常辣。
70,川大南门外的山东煎饼,2¥一套。那里的糍饭棒也不错,3¥一套。
71,红瓦寺进去走到丁字路口可以看到一个小巷巷门口放了一个大牌牌在地上,上面写着“牛肉豆腐脑”,从那后面进去走到底,那个地方看起来有点脏乱,但是味道没得摆的,也便宜,3.5¥一碗。我最喜欢牛肉豆腐脑面,4.5¥,好吃又抵肚子。
72,马鞍北路的甘记肥肠粉,天天都是人满为患。旁边的脆绍面也不错哦。
73,红星路四段孔亮旁边小街,街口一边是超市一边有个厕所,就那个路口进去,有一家买干锅串串的,串串的品种少,但是美味无比。主要是兔肚、兔腰一点腥味都没有,而且很入味。他的干锅也好吃。
74,玉林那边蓝天路的彭州一绝,干锅兔脑壳,鹅唇,翅中,鹅掌。
75,青羊小区菜市里头的“眼镜面。
76,玉林中路香辣蟹高锅庄,边上是中国银行,味道不错,特别推荐辣炒花甲。
77,祥和里里面有家滋味烤鱼,他们家的烤鱼和排骨真得很好吃。
78,在西门奥林公园后面的小街上,店名叫思味轩,里面卖的牛肉的真的很好吃,那个酱烧牛肉…不摆了,不过店很小,看起有点邋遢,但是牛肉确实作的好吃。
79,布后街和慈慧堂街那口子上有个卖面的,牛肉脆臊刀削多好吃的哈。
83,川大南门往锅家桥走50米左右一个小区里头的饽饽鸡。他家的稀饭用豆浆煮的,好吃的遭不住。
下面特推荐
1,游乐圆旁边有家“晶晶火锅兔”很好吃,一定要点芋儿。
2,彩虹桥旁边有家光大银行,旁边有家烧烤味道非常好,我们都喊她光大烧烤。
3,新华公园正门对到有家爆竹鸡,味道不错。
4,双流乔一乔兔头。那个味道才叫安逸。
5,龙江路交通饭店旁边的非常泰泰国菜不错(刺生很好)。
6,宽巷子画院那边出来的三岔路口的味道宽的香辣蟹不错。
7,成大这边的富顺酸菜豆花和韩国小火锅还是可以。
8,“孔亮鳝鱼火锅”。(成温立交桥、广福桥、人民北路)
9,会展中心背后,有两家川菜很有名,朋辈餐当家菜牛肉园子汤和 凉拌白肉,好吃
10,盐市口法式签名饼屋 奥普拉。
文化景点: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文殊院,昭觉寺,永陵博物馆.
公园:人民公园,新华公园,望江公园,游乐园,百花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
休闲处:幸福梅林,三圣花乡,洛带古镇,龙泉桃花沟
特色小吃:三大炮,钟水饺,龙抄手,夫妻肺片
吃在成都玩在成都,你是要到成都来旅游了吧.那你可要好好慰劳一下你的胃了,成都市内有武候祠,杜甫草堂,锦里,文殊坊等等.花一天的时间逛逛在吃吃成都特色餐,在周边还有峨嵋山,青城山,乐山大佛可以花两天到三天时间可以游览观光每个山逛一天,可以先去乐山大佛逛几个小时下午在逛青城山第二天在逛峨眉山,他们都在乐山市,还可以去周边玩,黄龙溪,都江堰```要说吃的.问我就行了,有双流的老妈兔头,宣兔头,廖记棒棒鸡,廖记兔丁、肺片,现在成都市内有很多的廖记加盟店.你应该随处都能看到.比较有四川特色的菜在他们店内都可以看到.祝你玩得愉快,吃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