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奶茶加盟 > 加盟厦门吴再添小吃店

加盟厦门吴再添小吃店

发布时间:2021-07-17 13:05:26

⑴ 厦门特色小吃

厦门风味小吃

厦门的风味小吃久负盛名,发展至今已有200余种,其中尤以咸食的烧肉粽、鱼丸汤、虾面、薄饼、芋包、蚝仔煎、韭菜盒、土笋冻、沙茶面、油葱米果、炒条;甜食的花生汤、圆仔汤、贡糖夹饼、炸麻花、栗米炸、炸枣、炸蒜、面茶等最为长盛不衰。而且,不少具有传统特色的小吃名点,逐渐演进为精致、小型、高档、多样化的菜肴而跃上正规宴席,登上雅之堂。

1、蚝仔煎
蚝仔煎为厦门最具风味的传统大众化名点。它以鲜牡蛎为主料,掺入适量的地瓜粉,再加入已切成小丁节的鲜蒜或韭菜及少许的盐,倒入热油锅煎炒而成。其味鲜甘美,糯芳香,富有营养。若再加上一点沙茶、辣酱等佐料,或加蛋在一起煎制,味道更为可口,滋味更香。

2、油葱火果
油葱火果以其柔韧细腻,鲜甜爽口,芳香美味而深受人们喜爱。其制作先要磨、拌好米浆,然后配好绒料,有猪腿肉丝、葱白、荸荠,再加一研碎的扁鱼、虾攴、五香粉、白糖、地瓜粉、食盐等等,而后再将已拌匀的米浆倒入碗里,并洒下葱油和调匀的鸭蛋液,如果是加料的还可另加入虾米、熟栗子、香茹等料。该点也可进行蒸炊,吃时,调上沙茶、辣酱、蒜泥、桔汁等。

3、薄饼
薄饼又称春饼。其饼皮薄而柔韧,鲜美可口,油而不腻。每逢“清明节”、“三月节”、“春节”等节日,许多地方都有吃薄饼习俗。烹制薄饼菜的方法是:将适量的各种荤素菜料煎炒焖熟后,调入适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锅里要经常保持一定的汤汁和热度,吃时才有风味。卷薄饼时,若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乘热吃更有滋味。如果把卷好的薄饼油炸就成为“炸春卷”,另有一番滋味。

4、韭菜盒
韭菜盒是厦门、闽南和台湾民间的传统佳点。厦门的韭菜盒早负盛名。其主要原料为瘦肉、豆干、韭菜、红萝卜、葛薯等,昀要切成碎丁,做工考究,讲究开头与火候。制作成的韭菜盒呈螺旋状,表皮层层酥脆,内馅鲜美,吃起来香脆可口。

5、虾肉面
虾肉面以虾为主料,具有味道香醇鲜美可口之特色。旧时较有名的是开设在思明北路的“章记”虾面店和赖厝埕的虾面店。烹制虾面关键在于虾汤的调制,要将虾洗净,剥掉虾头、虾壳;然后捣碎,反复洗出虾汁,滤渣后,将虾汁面倒入炸葱头油的锅里滚沸成虾汤,再和之以猪骨汤,即成色泽赤红、味道鲜美的虾面汤。

6、烧肉粽
厦门的烧肉粽在港台及东南亚一带颇有名气,其中以“好清香“的烧肉粽最为闻名。其制法五关:第一关是选料要精,第二关是精工细作,第三关要掌握好火候,第四关是配好蘸料,第五关烧好的肉粽要随时保持热度,只有热吃才有香味扑鼻之感。

7、炸五香
炸五香既是小酌佳点,亦是佐餐食品下酒好菜。其味香酥可口,制作较为简便,不少家庭逢年过节都有自行制作炸五香的习惯,在各大餐厅、酒楼或街头小摊也随处可见。制作炸五香,首先要将猪肉切成条状或块状,青葱白切片,荸荠或荠薯等剁成米粒丁,鸭蛋搅成蛋液,同适量的五香粉、白糖、味精、食盐等混合拌匀,再加上地瓜粉做成内料,然后用豆皮包裹成条状,在接口处抹点面粉粘住,然后下次油锅炸至呈赤黄色即成。

8、土笋冻
土笋冻是用海产的“笋”(厦门人叫“土蚯”)加工烹制的冻品,具有鲜嫩清脆、晶莹剔透、凉喉爽口等特点,成为风味独特的名点。吃时要蘸点芥辣椒酱、芝麻酱、乌醋、蒜绒、调味酱油等调味料方有味道。

9、炒面线
炒面线为厦门早期的“全福楼”和“双全酒家”几位老厨师钻研创新的厦门风味佳肴,它的烹制方法是:把面线放入七成熟的油锅炸至金赤黄色,捞上等用,还得将炸好的面线放入七成熟的油锅炸至金赤黄色,捞上待用,在下锅同配料和炒之前,还是将炸好的面线放入开水锅里过氽一下去咸方可。

二、列入中华名小吃的厦门风味小吃

1、厦门黄则和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系以厦门饮食服务公司小点名师黄则和命名。此店始创于1951年,至今已有48年历史,不仅在厦门家喻户晓,而且享誉海内外。
黄则和花生汤取料精细,泡发考究,烧煮时间及火候恰到好处。其中成品具有花生片完整无缺、清香酥烂、入口即化、汤甜而不腻的特色,曾获1986年福建省小点比赛“金奖”殊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解放初期和近期先后两次到过厦门,都特地光临品尝花生汤,对黄则和花生汤的美味大加赞赏,给予高度的评价。

2、厦门好清香烧肉粽
厦门“好清香”座落于厦门市大元路32号,旧称“赖厝埕”,1940年王朝基先生创办,以经营饶有风味的“烧肉粽,”、“芋包”等小吃驰名中外。
厦门好清香大酒楼数十次应邀于日本、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及省内外的大宾馆、酒店举办厦门风味美食节;多次在全国烹饪大赛上荣摘金、银、铜、名优奖,成为风格独具的“中华老字号”。
厦门“好清香烧肉粽”,50多年来,以“三精”取胜(精选、精配、精制),不断至美,以味浓鲜香、油而不腻、糯软爽口,芳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赢得市民和海内外侨胞由衷厚爱,以致有“不到好清香,枉费鹭岛行”之赞语。

3、厦门吴再添沙茶猪肉面
厦门吴再添小吃店座落于厦门市大同49号,以本市擅长烹制厦门风味小吃名师吴再添姓名为店名。小吃荟萃厦门名点风味小吃于一炉,有其富有浓郁独特的乡土风味而蜚声海内外。
厦门“吴再添沙茶猪肉面”是闽南地区备受喜爱的名品小吃。闽南气候温和,四季如春,不论春厦夏秋冬食用沙茶猪肉面均适中。这道小吃特点是肉鲜嫩脆,面条柔润爽滑,汤甘甜、香辣,增人食欲。

厦门风味小吃

风味佳肴

厦门的风味小吃款式繁多,乡土味浓,价格便宜,主要有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炒面线、 薄饼、烧肉粽、花生汤、韭菜盒、炸五香、油葱果、 沙茶面、虾面、东粉鸭、海蟹糯米粥、芋包、圆子汤、炸枣、糯米炸、贡糖夹饼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鲜风味四季火锅等风味佳肴, 更是让人吃得香,喝得美,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943.jpg[/img]

海蛎煎

其主要原料是牡蛎,也称之为海蛎子。
厦门出产的牡蛎,是僧帽牡蛎,体积小,壳成长形或三角形。取出的肉,肉白鳃黑,每只1-2厘米,肉粒均匀。其味道鲜美,临食时,可配上芥辣酱或辣椒酱、芫荽,甚为可口。
面线糊

面线又称线面,是厦门著名特产,用上等面粉制成,质地洁白纤细。而面线糊,便是用线面煮成的糊,但讲究糊而不乱。面线糊,主要是依靠汤的滋味,以虾、牡蛎、海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制成面线糊,风味极佳。除海鲜外,还常加入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煮炖,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吃起来更为浓烈可口。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513.jpg[/img]
春卷

又叫春饼,厦门人叫薄饼。吃法尤为简便,即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吃薄饼的习俗,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更为普遍。厦门薄饼,颇负盛名,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豆干切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的津液,使薄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724.jpg[/img]
花生汤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961.jpg[/img]
韭菜盒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熬至花生仁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119.jpg[/img]
烧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粽最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引力。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称烧肉粽,名符其实。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烹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276.jpg[/img]
油葱果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6822.jpg[/img]
海蟹糯米粥
[img]http://www.xmtour.com.cn/tour/article/uploadfiles/200504/20050430001015831.jpg[/img]
虾面

厦门的特色风味小吃
厦门的风味小吃款式繁多,乡土味浓,价格便宜,主要有土笋冻、海蛎煎、面线糊、炒面线、 薄饼、烧肉粽、花生汤、韭菜盒、炸五香、油葱果、 沙茶面、虾面、东粉鸭、海蟹糯米粥、芋包、圆子汤、炸枣、糯米炸、贡糖夹饼等等,真是应有尽有。
而同安大封蹄膀和海鲜风味四季火锅等风味佳肴, 更是让人吃得香,喝得美,尽兴而来,满意而归。

土笋冻

这是一种由海产加工而成的冻品。土笋能够成冻,是因为它含有胶质。它是环节动物,学名星虫,身长二、三寸,有内脏,还有心脏器官。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冻。闽南各地海滨盛产土笋冻,厦门和海沧出产的尤为肥美,压破洗净制作成冻后,其肉清脆、味美甘鲜。晶润的土笋冻,配上好酱油、香醋、甜酱、辣椒酱、芥辣、蒜蓉、海蜇等;还可有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则成色香味俱佳,现在已成为大小宴会的重要冷盘之一。

海蛎煎

其主要原料是牡蛎,也称之为海蛎子。
厦门出产的牡蛎,是僧帽牡蛎,体积小,壳成长形或三角形。取出的肉,肉白鳃黑,每只1-2厘米,肉粒均匀。其味道鲜美,临食时,可配上芥辣酱或辣椒酱、芫荽,甚为可口。

面线糊

面线又称线面,是厦门著名特产,用上等面粉制成,质地洁白纤细。而面线糊,便是用线面煮成的糊,但讲究糊而不乱。面线糊,主要是依靠汤的滋味,以虾、牡蛎、海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制成面线糊,风味极佳。除海鲜外,还常加入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煮炖,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吃起来更为浓烈可口。

春卷

又叫春饼,厦门人叫薄饼。吃法尤为简便,即用面皮包着各种菜肴食用,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有吃薄饼的习俗,特别是清明节期间更为普遍。厦门薄饼,颇负盛名,作料主要是笋、豌豆、豆芽、豆干、蛋丝、鱼、虾仁、肉丁、海蛎及红萝卜等。豆干切丝,越细越好,用油炸过能吸收其中鱼、虾、肉类的津液,使薄饼皮不致被馅的汤弄湿搞破,吃起来脆嫩甘美,醇甜可口,营养丰富。

花生汤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熬至花生仁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可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炸五香

将瘦猪肉配上青葱、扁鱼、荸荠、薯粉、鸭蛋、味精、上等酱油、白糖和五香粉,搅拌均匀,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锅炸熟,切成小块;吃时要配上沙茶辣、红辣酱、芥辣、萝卜酸、芫荽、甜酱等佐料,味道可谓鲜美无比。

韭菜盒

用面粉拌猪油做皮,选用猪腿肉、虾仁、扁鱼、荸荠、韭菜、红萝卜、冬笋、豆干等混合起来做馅,包成一个个圆饼形,边用手做成波浪状,然后放入热油炸,出锅后趁热吃,更是芳香扑鼻,酥脆鲜美。

烧肉粽

粽子在福建各地都有不少品种,有咸粽、豆粽、甜粽、肉粽等,独数厦门肉粽最有名。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富有引人品尝的吸引力。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称烧肉粽,名符其实。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烹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等,真是美味可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http://bbs.177enjoy.com/printpage.asp?BoardID=3&ID=736

厦门小吃
小吃是厦门食俗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不仅由于厦门小吃体现了厦门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其品种的丰富多样,全国罕见;也不仅由于厦门小吃的风味独特,令人难忘;更因为对厦门人来说,小吃既可是点心,亦能作正餐,甚至可以上宴席待客。没有一个厦门人不吃小吃,它已经深深溶于厦门人饮食习俗之中,成为一种偏好,一种习惯,一种民风。对于厦门人来说,那深夜街巷里叫的"烧肉粽",那马路边骑楼下点着"臭十"(乙炔)灯的煎豆子,便是刻骨铭心的故乡印象。可以说,不了解厦门的小吃,就不仅无法了解厦门的食俗,也无法了解厦门人。

据厦门民俗学会近年的调查,目前厦门的小吃大约有200多种,制作售卖小吃的摊点、酒楼、餐厅仅在岛内就有2600多家,许多黄昏之后才出现的流动摊贩尚不计算在内。这么庞大的数目,只能选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小吃,最负盛名的摊点、酒楼简略介绍了。

最有名和最普遍的厦门小吃有;土笋冻、烧肉粽、五香、芋包、韭菜盒、芋枣、章鱼、油葱馃、卤豆千、卤鸭、蚝仔粥、面线糊、炸枣、捆蹄、夹饼、糖葱饼、薄饼、沙茶面、鱼丸、蚝仔煎、麻籽、贡鱿鱼、"翻煎"豆干、鲨肉、加滋螺、花螺、芋馃炸、蚝仔炸、马蹄酥、炒馃条、面茶、虾面、烧豆花、花生杨、炒面线、豆包仔馃等等。

土笋冻是用生长于海边滩涂的一种名叫"土蚯"的无脊椎软体小动物加工制作的,晶莹剔透,柔韧嫩脆,鲜甜爽口,尤其是沾上各种佐料,更别具风味。据说,制作上笋冻的"黑土蚯",全国只有厦门、海沧、安海一带沿海滩涂才有,而以厦门百谷港出产的品质最佳。可惜围海造地,芫当已不再成港,现在的土笋冻只有靠高浦、海沧、安海等地提供原料了。

五香也是极为可口的美味。它用一种专门的豆皮,裹上剁碎的精肉、荸荠、葱等,包成如春饼的一条条,再放下油锅炸成焦黄,切成几段,蘸佐料进食,香、酥、脆、鲜,妙不可言。

蚝仔煎则是选黑耳白肚(黑白对比越强烈,说明越新鲜)的"珠蚝",拌和青蒜、韭菜、地瓜粉,摊入油锅,两面煎透。讲究一点,还要在入锅后,再摊上搅散的蛋,一道煎熟。起锅后,撒点胡椒,放数叶芫荽,吃时再蘸上芥辣、辣酱、香酷,简直连舌头都会一起吞下去。

虾面的主料是虾和面,然而妙处却不在虾,也不在面,而在汤。先把虾去壳水熟,捞起虾仁,再用这汤熬虾壳,熬了第一遍后,把虾壳过滤出来,捣碎,掺上冰糖再熬。然后和上熬过的猪骨头汤,撒上葱花、蒜末,方才成为虾面汤头。食时,将面搅熟。捞置碗中,放上几只承熟的虾仁和几片猪肉,加上一小匙葱头油及些许蒜泥,再舀进熬好的虾汤,撒上胡椒,味道之鲜美,令人难忘。

糖葱饼,过去有许多小贩挑着担沿街走巷叫卖,现在只有在"好清香"酒家才吃得到了。它是用特制的约五六厘米直径的小春饼皮,包上一小段专门炼制的油葱糖和酸萝卜、葱、蒜、辣酱、莽辣。入口后,甜、酸、辛、辣、咸五味俱全,食欲大振。

沙茶面可算是当今厦门最普遍的小吃了,无论闹市或深巷,几乎无处不有。沙茶面的妙处,也是在汤头。好的沙茶面汤,是用猪的大骨汤加上沙茶辣酱、花生酱等熬成的,又鲜又辣,别具口味。

芋泥、芋枣、芋包,则是把槟榔芋头蒸熟,捣成泥,然后包肉、笋等,用蒸笼蒸过,即成芋包。什么也不包,只加糖,搓成一粒粒如大枣,再油炸,即成芋枣。若是加糖,油炒,则成芋泥。芋泥起锅后,面上油多,很快就不冒烟,但内里却是十分烫,不知底细,就要吃亏。也有咸芋泥,如南普陀素菜的"香泥藏珍",即把苹泥包上各种菜,整碟或整碗蒸熟,边上再撒些油炸过的酥脆可口的青菜叶丝,吃起来十分可口。

蚝仔粥或蟹粥的功夫,在于米要"粒粒清",不能煮烂。主要喝稀饭汤。
传统中,一种小吃总是和最受欢迎的某一摊点的店名或主人名字连在一起,如黄则和的花生汤,"好清香"的烧肉棕,"碰记"和"真好味"的鱼丸场,"章记"的虾面,关隘内治姐的美人薄饼,思明北路程阿树的蚝仔煎,二舍庙陈汉益的炸五香,泰山口吴唇的韭菜盒,打锡箔巷叶栋梁和笛仔仙陈金水的土笋冻,福茂街口何金钗的沙茶面,海关边王奕然的油葱馃,思明北路猫车的贡鱿鱼,赖厝埕蔡淑贞的芋包,十六崎脚陈玲的麻嵫等等。

岁月流逝,数十年前的这些老字号能留存至今的已经不多。但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尤其是80年代以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把小吃又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

一种潮流是将大众化的小吃"宴席化",以"好清香"酒楼为代表。像"九龙盘",借成套餐具为媒介,将九种小吃组成一道风味梅花拼盘,构思相当奇巧。同时将芋包、肉粽、油葱馃、夹饼等小吃小型化精致化,使人们在小吃宴席上,一次可以品尝多种小吃。小吃宴,十二道菜,道道都是厦门街头巷尾可见的风味小吃,但又较那些小摊点工料精致,风味更佳。

另一潮流则是将小吃"家常化"。像芋枣、卤鸭、五香、卤豆干、咸馃等等,各菜市场都有许多摊点,专卖给顾客带回家做家常饭菜。

无论是小吃的"宴席化"或"家常化",都表明厦门人对小吃的喜爱是何等深切。相信厦门的小吃还会再发展,发展得更丰富多彩,更令人难忘。

厦门第一风味小吃“土笋冻”
只要你到厦门,厦门人肯定会向你推荐“土笋冻”,因为大家都把它列为厦门第一风味小吃。虽然州、漳州等沿海一带也都把“土笋冻”列为当地的特色小吃,但要说正宗还是数厦门海沧的“土笋冻”了,海沧有三宝,其中一宝就是“土笋冻”。

“土笋冻”是个什么东西,竟让闽南人如此酷爱?这土笋原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它含有胶质,身长二、三寸,其外形粗陋,颜色黑褐,粗者如食指,细者似稻茎,约有拇指长短,还拖着一条长有一二寸,细如火柴梗、伸缩自如的“尾巴”。“土笋冻”就是用它加工而成的冻品。

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先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为这东西像猪皮一样具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粘粘糊糊,盛出来后装在小碗中,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小碗“土笋冻”了。它们个个颜色白润晶莹剔透,其肉清,味美甘鲜,清香软嫩,滑溜爽口。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了。

土笋的吃法也是很多的,除了制成“土笋冻”外,还可以炒食、煮汤,也可以跟洋参、瘦肉等一起煲来做药膳,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做“土笋冻”其实也很简单,先把土笋泡在水里,让它吐出肚里的泥浆,再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洗去肚里残余的泥浆杂质,然后加水在锅里猛火旺烧,只需滚沸两三分钟就成。经过泡、压、煮三道工序,最后,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

从前到了大热天,“土笋冻”不好冻结,现在有了冰箱,大热天也可以做,一年四季都有“土笋冻”吃。直径一寸多、厚约半寸的“土笋冻”成品,批发价一个卖几角钱,堪称价廉味美。

闽南人有一首用闽南语唱的名叫《哇,土笋冻》的歌曲,歌中唱道:“土笋冻呀土笋冻,最最好吃真正港(正宗),天脚(底)下,笼(全)都真稀罕,独独咱家乡出这项。”“酸醋芥末芫荽香,鸡鸭鱼肉阮(我)都无稀罕,特别爱咱家乡土笋冻,哇,哇,想做土笋冻。”

土笋冻的制作

主料(制20块)新鲜海土笋500克,精盐10克。

辅料香醋4克,酱油6克,蒜泥10克,姜丝3克。

制法

1、用石槌不断碾磨海土笋,滚出全部内脏杂物。把土笋放入清水中,将其体内的泥土漂洗干净,呈白亮时捞起。

2、锅置火上,把750克的水和海土笋一起倒入锅中,放入盐,熬至沸熟,胶质深出后连汤舀起,分装在小瓷碗中,静放在露天过夜,自然冷却凝成固体物(夏天要放入冰箱才会凝结)。

3、用竹签挑出,配以陈香醋、酱油、蒜泥、姜丝等佐料,即可上席。特点:晶莹透明,鲜嫩脆滑,清热补脾润肺。

http://www.xm315.com/info/eat.jsp厦门小吃、厦门风味、厦门美食(餐厅)

⑵ 吴再添小吃店怎么样

我是查了网上资料慕名而去的,但到店后看到环境确实很一般,只点了虾面和芋包,发现味道还不错,而且价钱便宜,性价比高。

⑶ 厦门的小吃有哪些

厦门特色小吃有:沙茶面、海蛎煎、花生汤、芋包芋枣、土笋冻等。

3、沙茶面

厦门闽南美食大师杨继波老先生的沙茶面配方的唯一传授徒弟厨师技师王大全继承传统使之发扬光大。沙茶酱主料有虾干,鱼干,葱头,蒜头,老姜等十几种食材构成,经油炸香酥再研磨细,制成沙茶酱待用。

沙茶面的做法很简单,碱水油面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心、猪肝、猪腰、鸭腱、鸭血、大肠、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一分钟之内一碗面就可上桌了(各地区做法各有不同)。

⑷ 厦门有哪些比较出名的美食

炒面线
大多数人可能听都没听过,但是这确实是最具招牌的厦门菜,绝对厦门制造,很少有外地人吃过,那是因为制作的困难程度非一般炒面可比,关键在炸面线和炒的功夫上,稍不注意就会炒得太硬或太烂。炒面线在过去(现在仍然)是在婚宴上必定有的。双全酒家,在文化宫肯德基下面,原来有很大的店面,可惜现在一楼只有一间店面,门口在卖烧烤果汁之类的,其它一楼的店面都租给卖衣服的,真有些英雄气短的感觉,没落的厦门老字号代表之一,主店在2楼,趁这家店还没有倒闭之前赶紧去尝尝看。

炒面线为厦门独特名菜,系原"全福楼"、"双全酒家"所创。烹制的方法是:选用上等面线(有些地方也叫线面)放在七成热的油锅里炸至赤黄色,捞上盘后用开水烫去油腻待用,以瘦肉、冬笋、香菇、蒜苗为配料,切成丝炒过,和以扁鱼、虾沥,酌加绍兴酒,然后再把炒过的面线拌配料再炒。吃时以沙茶酱、红辣酱为佐料。

土笋冻

西门土笋冻据说是现在唯一一家厦门正宗的,地点在中山公园西门旁边,要是你不知道,可以从有公共汽车站的南门进去,再往西方向走,不过最好问一下路人,因为中山公园西门确实是有够偏僻,没去过的还不一定能找得到。

“目前是廖姓夫妻在经营。这家土笋冻是廖家父亲从肩挑担子卖起的,有70多年的历史。据说,早期廖家父亲经常在西门歇脚,很多吃上瘾的人常常那儿找到他,习惯性地把他的土笋冻叫作西门土笋冻,等他老了开店时,自然就用了这个称谓作店名。

现在是夫妻俩在经营,两人轮班,一个在家里手工生产土笋冻,一个在店里卖。每天都能卖出100多斤。这是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土笋冻,用了黄瓜、生姜、花生酱、上好的酱油,配呛鼻的土芥茉和本地甜辣酱。土笋冻不放在冰箱,还是土箱子加冰块,吃起来冰凉酸辣又呛又QQ的。5元钱一盘。价钱极其公道。”

另外,原来在鹭江电影院外面的马路旁也有在卖正宗土笋冻的地摊,不过自从整顿市容后就没有了踪影。

土笋冻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属环节动物,学名沙虫,身长二、三寸,土笋被从沙子里逮出,先放养一天,以吐清杂物,然后下锅熬煮,因为这东西像猪皮一样具有高度的胶原蛋白,所以熬得一锅粘粘乎乎,盛出来待其自然冷却之后,就凝固成一碗土笋冻了经过熬煮,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蛰及芫荽、白萝卜丝、

辣椒丝、番茄片,则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虾面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是厦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在用纱布过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统一的鲜虾面跟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1999年中国名点、1998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了。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学可能不太习惯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鸭肉粥

大同小学对面的鸭肉粥有没有去尝过?在大同路靠近轮渡这一头,要是不知道的话,从轮渡车站坐到大同小学站就能到,只有一个站而已。店面也是不大,不管中午还是晚上去都能看到里面有很多顾客,而且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人,鸭肉粥清淡便宜,老太婆小孩子都适合,咸稀饭和配料是分开卖的,咬得动的可以加鸭肉、鸭脖子,咬不动就加海蛎、鱼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的配料可以搭配。旁边有一家“公园沙茶面 ”,生意总是没有粥店的好,顾客通常只有粥店的五分之一,面店老板经常羡慕的望着粥店,他可能是在感叹沙茶面店开错了地方。

沙茶烤肉串

烤肉串在中山路到处都有,但是最有名的要属雅坡的沙茶烤肉串。雅坡咖啡厅是厦门最有早喝咖啡的地方,历史据说有几十年了,店面不大,装修也极其普通,看起来还略有些老旧,里面有一个夹层,感觉很低矮。80年代的老式背靠背桌椅,感觉从我小时候去过就再也没换过新的样式。你可能不会相信,就是这样一个有点古董的地方,却总是能吸引一些上自六十多岁老家伙,下自十五六岁的高中生。

地点:从思明电影院往湖滨方向走,经过一家无名子快餐店,再经过一家运动鞋店,之后会看到一家门面并不明亮的小店,招牌上写着“雅坡咖啡厅”,OK,这就到了,进去感受一下80年代老厦门的本土咖啡厅。

沙茶面

来过厦门的人几乎都有尝过沙茶面,有人说味道很好当然也有人说不怎么样,有的嫌太甜了,有的嫌不够辣。不过对于厦门人来说,沙茶面是从小吃到大,大肠、瘦肉、豆干这三种几乎可以说是最经常加的配料,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特别的配料。记得和别人出去吃沙茶面时,为了要显示自己还算得上是位厦门“老饕”,总是点一些古怪的配料,像是什么米血、大肠头、腰花、鸭肠,还有一种叫做“猪肝缘”的肉片等等,感觉选配料还是件挺能显出自己个性的事,不过吃来吃去,感觉还是原来的三样吃起来比较顺口,毕竟没有谁是从小时候经常吃着腰花或是“猪肝缘”长大的。

中山路附近有几家沙茶面店不错:

第九市场的那一家(定安广场旁)不错,可惜人太多了,偶尔沙茶汤卖得太快,就往里头加水稀释,味道会稍淡。

一百后面的那家比较好,可惜店面太小,经常要和陌生人搭台,吃起来难免不够自在。

中山路的文化宫车站附近有一家兼卖烧肉粽,生意奇好,就是店面太小,而且可以说是奇小,可能比你们家厨房大不了多少(我怀疑可能是在厦门店面最小的沙茶面店),只有3张桌子,和陌生人搭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经常吃不到,在你前面还有好几位在门口苦等,谁叫它是在这个风水宝地开的店。可能是因为中山路的店面太贵的原因(一般的都要每月6000元),老板十几年来从未扩充过店面,或许还能产生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这种挤破头的地方吃东西也可以算是一绝吧。

思明电影院对面那家算起来应该是最好的,店面适中(其实也是小),顾客也适中,夹层还有够冷的空调,就是有时候会多加一些你并没点过的配料,最后当然是要多算你钱的啰。

月华沙茶面(很少有人能吃完面后,出来抬起头看看面店的大名,这家例外,因为它上过报纸),地点大概在思明西路和升平路附近,可以沿着一百旁的马路走进去慢慢找。也可以从轮渡车站,沿华联商厦和海关大厦中间的升平路直走200米左右,看到右边一所“名立小学”,左边有一条巷子,巷子门口有一家理发店,巷子里面10米处就是“月华沙茶面”,正所谓“深街陋巷品正宗”。摘自厦门晚报:“镇邦路78号。本来人们都叫镇邦路的沙茶面,十几年前,才挂上了主人陈月华的名号。 这家店现在主要靠女儿、媳妇们经营。但月华老婆婆每天势必一大早过来配料。据说,她80多岁的脑袋很灵活,配料算钱都极其准确,分毫不差。配完料,她也不回家,再热的天都在店边悠闲地坐着。

这家沙茶面汤汁浓厚,对外地人来说,尝不出令人生厌的甜,对本地人来说,甜得恰恰合口。汤是用冰糖、花生酱等熬制的。这家店的好东西还真不少,其中有加进面里的肉筋,也就是猪腰条后的那一层薄膜,通常都要被我们毫不留情扔掉的那部分,他们片下来,连着丝丝缕缕的瘦肉,稍微烫一下,又嫩又Q,口感味道都棒。还有一种料他们叫做猪肝缘的,即猪肝边上的一小块连着膜的瘦肉,吃起来特别的香。附近市场卖肉的,都知道要为他们留下这些边边角角的东西,在这些女人们的手里,它们就变成美味了。 ”

新南轩和黄则和的沙茶面都不行,配料少且次,特别是汤的味道有问题,感觉不够正。

吴再添的沙茶面 有得过中华名小吃。

肉粽

吴再添小吃店的比较有名,在轮渡车站附近。

厦门肉粽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多以香菇、虾米、栗子、猪肉、糯米为原料,包好后的粽子要等开水煮沸时鲜粽才下锅烧,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蓉、红辣酱、调味酱油、芫荽,真是味道可口。需提醒一点,肉粽要趁热吃,否则味道大减,因此烧肉粽,名副其实。

芋包

吴再添的比较好,新南轩的好看不好吃,最近新南轩改头换面后,很多小吃都变味了,沙茶面简直可以用糟糕二字来形容,肉粽的火候差了一些感觉有点硬,新南轩的市场化在厦门的老字号中做得是最好的,分店越开越多,但东西的味道却越来越不正宗,感觉是不是里面的摊位被被别人承包掉。

芋包,夏秋季节小吃。系将摈榔芋削皮洗净捣成生芋泥,和上少量淀粉、精盐、搅拌均匀,在碗的内壁涂上一层油,放进预先准备好的猪肉、虾仁、香菇、冬笋、荸荠等片丝馅料,再盖上一层芋泥。轻轻倒扣取出放在蒸笼里蒸炊而成。食用时佐以辣椒、芥辣、沙茶酱等,味道更好。

花生汤

黄则和花生汤店,在轮渡肯德基对面。

厦门花生汤用料简单,煮法却考究。花生米先剔去疵粒,用开水浸泡后去膜,加水置砂锅内以文火熬煮,等花生熟了才能放糖,续水熬至花生烂透为止。然后食用时配佐甜咸点心,如油条、炸枣、韭菜盒、肉包、甜包、糯米炸等均是上品。

油葱果

吴再添的比较不错。

中秋节俗称"七月半";有以咸仔果祭祖的旧民俗。其做法是:将肉丝、荸荠丁、炸过碾碎的扁鱼或虾皮、米酱、白糖、地瓜粉、葱白、五香粉、食盐制成团状,放进碗里的米浆蒸煮而成。吃时要切开,放些沙茶酱、桔汁、蒜泥、萝卜酸、芫荽,吃起来柔韧芳香,美味可口。

海蛎煎

据考证台湾的海蛎煎可是从厦门流传过去的。双全酒家的海蛎煎有得奖,新南轩的也还可以。一般的大排档都有,不过叫之前最好先看看海蛎是否新鲜,曾经吃过不新鲜的海蛎煎,那种味道简直是吓人,味道特别腥,海蛎海有点发黑,像这种千万不能要。

海蛎煎选用海蛎中的上品"珠蚝"(一种较小的海蛎)为主要原料,把鸡蛋、地瓜粉和切碎的大蒜调匀,然后用适量的猪油在锅里煎至两面酥黄。吃时,以蒜泥、芫荽、沙茶酱等为作料,方能达到香脆细、美昧可口之功效。

面线糊

黄则和花生汤店里能够尝到。另外,记得10年前在旧霞溪市场里有两家做得很好,旧霞溪市场拆了后就不知去向,你们要是有谁知道原来旧的那两家搬到哪里请告诉我。

面线糊系以虾、蚝、蛏、淡菜等味美质鲜的海产品熬汤,与面线煮成糊。煮时要掌握好火候,达到糊而不乱,糊得清楚。面线糊,除以海鲜作配料外,还可加鸭血或猪血或以一大串猪大肠放入面线糊中,使油脂融入其中,大肠也烂熟,再配上油条,炸葱花、胡椒末作为调味,气味更浓烈可口。

炸五香

几家老字号都有,味道也差不多,其实做起来不难,你自己都可以动手试试看,美人宫市场有一家据说做得最好,不过我怎么吃都觉得不如我老妈做的好吃。

炸五香系将瘦肉配上青葱、扁鱼、荸荠、鸭蛋、味精、上等酱油、白糖、五香粉。搅拌均匀,用豆皮包成卷,入油锅炸熟。 切成小块,食用时配上沙茶酱。红辣酱、芥辣、萝卜酸、芜英、甜酱等佐料,味道更加鲜美。

另外,吴再添的肉羹汤和卤面,新南轩的咸稞和鱼丸汤,黄则和的蚝仔面线糊,双全酒家的加力鱼炖白菜也都是厦门的名点。“厦港卤鸭”(沃尔玛可以买得到,据说由于有特殊的香味,有人怀疑是否在里面加入了罂粟壳,),“友利盐水鸭”(大生里铁路口旁有分店)也都是厦门本地人必买的下酒卤料(卤鸭最好要热吃,盐水鸭这一定要凉吃)。

⑸ 厦门岛内美食 100-200 环境好 的餐厅 求推荐

厦门岛内美食 100-200 环境好 的餐厅特别推荐:
1:早茶,鹭江宾馆--味道很正宗,价钱又不贵.
2:海鲜酒楼,鹭江道的东南海鲜大酒楼
3:厦门的小吃,
鼓浪屿美味小吃:
龙头鱼丸:龙头路183号,特色:鱼丸
黄金香肉松:龙头路95号,特色:肉松、肉干
叶氏麻糍:黄金香的对面,小推车。
北仔饼:龙头路302号,菜市场边上。特色:贡糖夹北仔饼
汪记馅饼:泉州路上
林氏鱼丸:泉州路,带庭院的那家。
碗仔糕:海坛路31号的碗仔糕
面线糊:龙头菜市场,向阳坊对面那里
思明区:
中山路段:
炸肉串:中山路东海华联边上的小巷子。营业时间是下午4点多到晚上8点多。
黄则和:中山路华联对面。特色:花生汤、韭菜盒、年糕
大中沙茶面:中山路巴黎春天,对面的巷子里。特色:沙茶面、面线糊
素花鸭肉粥:中山路李宁巷子走进去50米左右。特色:鸭肉粥
甜不辣:中山路李宁巷子走进去150米左右。
豪香炸肉串:思明西路上。
海蛎炸:思明西路上,局口街的尽头对面。营业时间:下午4点左右,卖完为止。
思西沙茶烤肉:思明西路上,原侬侬婚纱现奥斯卡边上,有两家沙茶烤肉,这两家是兄弟两人。
特色:沙茶烤肉、烤鸡腿
肉夹馍:局口街,唯一一家东北味的肉夹馍。
鸡蛋汉堡:局口街边上的巷子里,躲在肉夹馍后面。营业时间:下午3点左右,卖完为止。个人觉得这家的鸡蛋汉堡做得最好,又Q又脆。
花莲海蛎煎:在局口街有一条非常小的巷子走进去,特色:海蛎煎、猪脚面
局口拌面:在局口街有一条非常小的巷子走进去,花莲海蛎煎边上,营业时间:下午5点到晚上粉晚。特色:拌面、扁食、拌面线、冬粉鸭、鸭杂汤
春卷:局口街头,靠近口山路的第一家春卷,生意每次超好!可是个人觉得口味一般
炸鱿鱼须:局口街入口,特色:炸鱿鱼须、炸地瓜
津津甘蔗汁:局口街入口,特色:甘蔗汁、炸豆干、炸黄瓜。
麻糍:中山路上,局口街入口对面的工商银行门口,营业时间:下午4点到晚上
贡糖夹饼:中山路上小推车,局口街入口处。特色:贡糖夹饼、土笋冻
关东煮:中山路局口街入口对面,从工商银行这边街进去,太平路上一排都是卖关东煮。随便吃!
福伯烧烧仙草:在中山路边上的小巷子(比较不好找),原闽客隆原址的对面。
八婆婆烧仙草:局口街对面,太平路上。从中山路要通往老虎城。特色:烧仙草、三角饼
古早棒冰:局口街对面,太平路上,从中山路通往老虎城。
霞西扁食:在霞西市场边上,安德鲁森的隔壁。特色:扁食、拌面
1980沙茶面:中山路原文化宫上来些,特色:沙茶面、肉粽
花生汤:去大同和思明路交界的那个老花生汤店,开了很多年了。特色:韭菜盒、糯米炸、炸枣、花生汤
白粥:以面这家老店花生汤的边上,开了一家只做晚上的白粥店,里面居然有我儿时喜欢的包面,而且也有卖花生汤。特色:儿时面包、花生汤、白粥
吴再添小吃店:轮渡海关钟楼走进来的路,特色:芋包、肉粽、油葱果、扁食、五香、叉烧、大肉包、咸年糕
厦新虾面:吴再添边上的小巷子,有个小招牌,写着厦新虾面,店面很小,不过,虾面好粗。特色:虾面
扁食:在鹭江电影院边上有家卖扁食的,就是原来最早“扁食嫂”。特色:扁食、拌面
悦华沙茶面:民立小学附近,镇邦路上。
金宝油葱果店:美仁宫,快到二市边。特色:油葱果、麻糍
双宏面线糊:豆仔尾路靠湖滨南路那头。特色:面线糊
西门土笋冻:中山公园西门边上。特色:土笋冻、章鱼
浮屿鸭肉粥:厦禾路174号,大同小学对面的路上
劳松扁食:大同小学对面的路上
乌糖沙茶面:在民族路、外贸宿舍附近
椰子饼:南普陀,好粗
盛意小笼包:博物馆,海味大厦走向夜市,这家原来是双十中学边上那家。特色:小笼汤包
油葱果:槟榔菜市场内有一家,味道也不错
小李鲜包坊:虎园路11号 特色:鲜肉包、花生汤
阿玲面线糊:公园靠近二市的那条路进去,往花市走。特色:面线糊、下午海蛎汤、春卷
锅边糊:香江花园后面一家。特色:锅边糊、油饼
谷谷香生煎包:奔马新村边上新开的店。特色:生煎包。绝对好吃!
吃过桂林米粉的酸辣粉,非常好吃,地点:后埭溪路皇达大厦对面,靠近湖滨南路这头,陆缘桂林米粉。
原泰山口扁食:松柏公园斜对面,一家扁食店。特色:肉燕、扁食、拌面。
陆缘桂林米粉:后埭溪路皇达大厦对面,靠近湖滨南路这头。
泉州牛肉:一家是斗西路口靠近滨南的.特色:咸饭和牛杂汤....味道很浓郁。
兰州拉面:在豆仔尾菜市场边上的兰州拉面,号称厦门第一家拉面的,汤头很赞

⑹ 厦门有什么好玩好吃的地方

好玩的地方:
--鼓浪屿,别去大家都去的那个沙滩,去其他的沙滩,找个属于自己的沙滩。
--白鹭洲,可以放风筝,白天去可以感受到开阔的视野,晚上去的话可以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因为周末晚上都有音乐喷泉。
--环岛路,也是一样,找片没有别人的沙滩,整个大海,甚至整个世界,都是属于自己的一样。还可以租辆自行车,如果是有同伴的话,可以租双人或三人协力自行车,享受下风中穿行的感觉,如果有mp3的话,还可以一边听周杰伦的《简单爱》,可是超级享受哦。
--厦门大学校园,一种文化气息,清晨时,坐在芙蓉湖边,读读小说,或是打打羽毛球,或着只是呼吸新鲜空气都不错。
--购物商城或地方,有中山路啦,SM商城啦,禾祥东路啦,屈辰氏啦,都可以享受SHOPPING的快乐。
--K歌,很多都不错,康康柳丁,欢唱,等等。价格方面都还可以接受。
--保龄球,在白鹭洲那一带挺多的。
--台球,银河系不错。就在帝毫欢唱楼上。
--公园,中山公园,金榜山公园都是建设的很好的,而且也早就没有门票之类的了。
--光合作用书坊,可以去厦大西村站那家,享受下咖啡和书香融合在一起的香浓气息。

好吃的地方:
--小吃综合店,集中地方有火车站世贸楼上,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各种小吃,厦门的地方小吃也基本齐全。中山路的吴再添小吃店,厦门的小吃一应俱全,又干净又卫生又便宜。
--分类小吃店,烤肉的话,思明南路的那家原思西烤肉店味道很特别,仅此一家,无可取代。肉棕的话,文化宫下面那家肉棕母可是内外闻名。牛排的话,毫享来,毫佳香,到处都是分店。面包的话,安德鲁森,向阳坊,也到处都是分店,不过味道确实好。甜点的话,陈佳甜品不错。套餐的话,我家茶餐厅和音乐厨房都不错。
--酒家的话,潮福城,粤菜为主,新鲜好吃。其他的可能有点贵。
--大排挡的话,最近流行小眼镜那家。

⑺ 厦门吴再添的小吃什么最好吃

吴再添小吃店的虾面味道很特别,是厦门的招牌小吃,全厦门能做到这种程度的也就只有吴再添这一家,所以知道吃的人就不多。
其特别在于汤头,“唱戏的腔,厨师的汤”,使用的是一种叫做“狗虾”的小虾,去壳取肉煮熟,面用的汤是用虾壳、虾头剁碎后和猪骨熬煮而成,在用纱布过滤掉残渣。配料倒是挺简单的:小虾仁、瘦肉片。整碗面一定要加上蒜泥和韭菜段,这是绝对的点睛之笔,起到提香去腥的作用,保证每次吃完后,都会有一种“齿颊流香”的感觉,你一定会觉得,泡面中的极品康师傅/统一的鲜虾面跟吴再添虾面简直是没得比,“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吴再添的虾面是1999年中国名点、1998年福建名小吃 ,但是知道的外地人实在太少了。
不过要提醒一点,内陆的同胞可能不太习惯那种过于鲜虾的味道,还有大蒜头熏人的气味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⑻ 厦门吴再添小吃和佳味再添小吃店的区别

这个说来历史长,上世纪五十年末以风味小吃名师吴再添师傅之名为店号。2004年9月28日,吴再添正式退休,辞去终身顾问职务,不再授权任何单位个人将他的姓名作商业使用。后来吴再添自己又创办一个小吃店,暂命名“味中香小吃店”。而原“吴再添小吃店”经过改制后更名为“佳味再添小吃店”。2006年,由于中山路“中华城”拆迁,“味中香小吃店”搬迁至现址(禾祥西路美湖路25号之7号)。随后,正式更名为“吴再添小吃店”。

⑼ 厦门有哪些好吃的小吃

一、中山路周围的老市区 1. 中山路的加料烧肉粽,地址:中山路 353 号。 2. 中山路靠轮渡的老字号黄则和花生汤店,花生汤做得最好,很多厦门的小点心也很好吃,又便宜,最适合在这吃早点了。 3. 九市的卤面,地址:局口街 71 号。 4. 浮屿鸭肉粥:厦禾路 174 号。 5. 民族路酱油厂的乌糖沙茶面,民族路 27 号。 6. 思明南路 127 号定安广场对面的广州小吃的叉烧煲仔饭。 7. 天竺人家:镇海路 23 号之一(中医院对面)。特色:原料均土生土长,以农家风味见长。 8. 新厦虾面:人和路 51 号。 9. 谢记牛肉饭庄:公园南路 38 号(牛肉蛋炒饭) 10. 思西沙茶烤肉:局口街 132 号(沙茶烤肉,海蛎炸) 11. 名人居东北菜馆:忠孝里 8 号(拌肘花、溜肥肠)。 12. 小李鲜包坊:虎园路 11 号(精肉包,红糖馒头)。 13. 野战排:公园西路 43 号别墅(海豹煎蟹,澎澎土豆)。 14. 王老吉凉茶铺:中山路 206 号(各式四季凉茶)。 15. 广西信都鸡餐馆:鹭江道海滨美食城外围 1 号(信都鸡,田螺鸡)。 17. 轮渡地下通道的 “ 快可立 ” 珍珠奶茶。 20. 鹭江宾馆的晚茶。 22. 在轮渡 “ 春天 ” 的拐角处的台湾小吃店,有正宗的台湾小吃。 23. 大同路的老字号吴再添小吃店很有名气,厦门的许多小吃都可以在这找到,而且很正宗。电话:2034820。现在老人家在人民电影院开了 原因不想多说家事 24. 九市(定安夜市路口)第一个巷口的麻糍。 25. 银行中心附近有家海鲜大排档做的丝丁鱼饼、凉拌骡肚、凉拌骡肠实在是极品。 26. 局口街的中山路口春卷也很棒。 27. 民立小学对面的 “ 月华 ” 的沙茶面和肉粽,特别是沙茶面,现在还是由 80 岁的月华阿婆亲自配料,地址:镇邦路 78 号。 28. 镇邦路有条很小的巷子,里头有户人家做沙茶面、炖罐的小生意,猪心罐、乌鸡罐、番鸭罐都加了不知道什么药材,口味绝佳。 29. 公园西门的土笋冻,地址是斗西路 33 号。 30. 大中路每天下午有个老阿姨推着自行车在弄口卖厦门特色的春卷,里面有麦芽糖,花生,萝卜丝 …… 很好吃啊,价钱是每个 1 元。 31.大灰狼美食馆:镇邦路14号。特色菜有台湾香蜜鸭、海鲜酸辣汤、百合炒板栗、锅仔枝竹羊腩等 32. 豆仔尾路的沙茶面和面线糊很不错,老厦门都知道。 33. THE HOUSE 西餐厅,中山公园东门对面一个桑拿的小路进去,好象是什么宾馆的旁边的一栋小别墅,很有情调的,做的西餐味道也很好,但是价格有点高,而且收10%的服务费 34.真锅咖啡馆:鹭江道52号—3海滨大厦一楼。风景独好 35.必胜客海滨店。电话:2033876 36.麦当劳中华店外卖。电话:2097630 二、厦大、白城一带 37. 洋洋小吃:厦大建行斜坡边(闽南家常菜,红烧豆腐做得最好吃)。经济划算很便宜哦 38. 陶然居:演武路普大广场二楼,厦门大学西校门对面。(川菜,特色菜有辣子田螺,晾杆白肉、辣子串串兔等,特色小吃有豆沙脆锅饼等)电话是 2191968 。 39. 三千里韩国料理:海滨街 76 号(拌饭、红烧鸡块、冷面口味极佳)。 41. 南普陀素菜:南普陀寺内。代表作有鹭岛名珠、丝雨菇云、南海金莲等。 42. 公共汽车博物馆站旁(建行往前 5 米)有个红记肉夹馍,贡糖夹馍等。 43. 光合作用书房:厦大店(思明南路408—6号)。特色:在咖啡香气中读书,在书香中喝咖啡。另外,咖啡冻做得很好。 44. 文心阁:南华路 25 号。书卷气最重的品茶去处。 45. 雅舍咖啡:南华路29号。怀旧的地方,就像奶奶家的老屋。同时还有美味的蒜味排骨饭。 46. 维尼西亚音乐餐厅:南华路3号。庭院中有藤摇椅,可以“摇摇晃晃”地享受午后的阳光和精致的食物。 三、鼓浪屿 47. 黄金香:龙头路 95 号(肉松、肉脯)。 48. 叶氏麻糍:新华书店三叉路口。 49. 龙头鱼丸汤:龙头路各餐厅的鱼丸汤都很地道。 四、湖滨东西南北路 50. 滨北转盘附近的 “ 宝贵 ” 八宝饭(炖罐特别好),地址在石亭路 165 号之一。 51. 湖滨北路的舒友海鲜大酒楼场地很大,订桌电话: 5080675 。推荐 丝丁鱼煮酱油水,环境好,服务好,但是价格比较贵。 52. 湖滨四里菜市场里的四里的沙茶面。 54. 湖滨旧货市场对面的 “ 好再来 ” 川菜馆。 55. 湖明路潇湘湘菜馆,做的湘菜很正宗。 56. 鑫客家府第:官任路 38 号(汀洲米粉,黄骨鱼炖豆腐)。 57. 胡一刀小吃:后埭溪路 102 号(西安凉皮)。 58. 荣记鱼粥:厦禾路 871 号之九(深海鱼粥)。 62. 白鹭洲欢乐园的鱼头,还有小菜里的鸡爪做得最好,电话: 5118888 。 63. 斗西路祥和广场亚珠大酒楼的白灼章鱼、芡实煲,小鲍捞饭 . 电话: 2288756 。 64. 厦禾路银行中心福满楼的多宝鱼、鲨鱼骨汤、黄金炒饭,电话: 2683766 65. 湖滨南路北方人独一处的烤羊小腿,味道很正哦。 66. 湖滨南路 24 号北方冰城城饺子馆,特色菜有:小鸡炖蘑菇,贵妃羊肉, 大骨头炖酸菜,四喜丸子等。订桌电话: 2219211 。 67. 湖滨南路 164 号(中山医院对面)的松花花江饺子馆,特色菜有松花江风 味的烤羊腿,帝王纸包肘,红烧鲽鱼头,松花江熏鸡等。电话: 2206839 , 5129598 。 68. 湖滨四里菜市场的振兴大排挡煎豆干以及煎鱼、虾等等。 69. 厦门六中附近的有家石狮牛肉店的牛肉羹很好吃。 70. 巴西万隆烤肉:湖滨北路中信惠扬大厦一楼。是南美洲风味的西式自助餐厅,有鹿肉、火鸡、三角肉、蒜香牛排、牛舌等三十余种肉类可供烧烤。 71. 滨北中行后头的客家菜。 72. 振业大厦对面的西安小吃:凉皮很好。 73. 湖滨北路28号的谭鱼头(大华银行对面)新出的番茄锅很不错。 小肥羊火锅:86路体育东村站下。电话是 5031888。 74. 湖滨北路育秀里谭火锅大酒店,电话: 5 093838。 75. 糊涂火锅:87路到普利大厦站或48路到太湖新城站下,往前走不远就到。 76. 李老六火锅:106或618路到宝龙中心。 77. 草原兴发: 45 路国贸站,对面湖明路进去。 78. 回头火锅:1路车或17路车,金榜公园站下,往里走一些。 79. 大华银行大厦文雅公寓 3 楼西餐厅的海南鸡饭、新加坡肉骨茶、味道不错 ,环境不错,适合小两口去。 80. 唐二煎饺:石亭路。主做江苏风味的煎饺,香辣牛肉面颇受青睐。 81. 宏都老上海餐厅:市府大道宏都大饭店二楼。经典菜有水晶虾仁、八宝全 鸭、烟熏鲳鱼、蟹粉狮子头、八宝辣酱等。 82. 湘厦人湘菜酒楼∶体育东村。特色菜有四道:宋记香辣蟹、宁乡口味蛇、 开胃鱼头王、糯米酥鸭卷。 83. 民间瓦缸煨汤馆:湖滨北路 15 号外贸大厦东侧。该馆完全采用中国民间传统的煨汤方法,味美、汤香。 84. 好清香大酒楼:湖滨中路 85 号。点上一盘 “ 风味小吃大拼盘 ” ,便可阅尽厦门风味小吃的精华。糯米粥、芝麻地瓜、韭菜盒和葱糖卷等都不错。电话: 2219778 。 以前门口有卖 现撤了感觉更有档次 85. 潮福城大酒楼:湖滨北路西段建业大厦裙楼。潮州冻花蟹、荷包鸽吞翅、 椰表炖官燕、绍菜煮东星斑、蚝皇原汁极品干鲍是酒楼的代表作。电话: 5115127 , 5058688 。 86. 湖滨北路体育东村的牡丹大酒楼,订座电话: 5042666 、 5042999 。 87. 湖滨南南路富山对面的佳丽海鲜大酒楼,电话: 5165555 。 88. 湖滨南路 619 号国贸斜对面玉麟阁的杭州菜很好吃,特色菜有叫化鸡、老鸭煲。 89. 名典咖啡语茶:湖滨中路 7 号。特色:和朋友聊天的好去处。 90. 雅子咖喱屋:湖滨北路马可孛罗酒店对面吉祥花园一楼。有着面湖的幽雅环境和精致的食物。比目鱼两吃,把新鲜比目鱼肉做成生鱼片,鱼骨炸着吃,入口 即化。 91. 多桑日本料理:湖滨北路通宝大厦一楼。 92. 品心茶坊:湖滨北路建业大厦综合楼 1―3 楼(滨北中行对面)。带着茶香味的各色茶点、套餐、小炒。比如:绿茶麻薯、茶香橄榄、茶糖、龙井炒虾仁 ……。 五、禾祥东西路 93. 白鹭洲路 267 号之十糊涂火锅的青椒鸡(繁荣广场)。 94. 好好啃大骨头从湖滨南建行红楼边上的路口进去。 95. 逍遥津徽菜(国贸广场和汇禾新城之间)。 96. 小蒙羊的烤羊排特香。 97. 小城故事附近禾祥东路龙翔花园 19 号的山里人家闽北菜馆的大田螺,官饼,草根汤。 98. 汉宫姜母鸭:角滨路双福花园 18 号。 99. 禾祥东路 13 号奔马饮食店的酱排套餐, 8 元/份,可以和无锡酱排相媲美。 100. 禾祥西路上海汤包的汤包配剁骨肉汤。 101. 禾祥东路奔马新村二娃川菜的水煮活鱼。 102. 禾祥东路 12 号之 30 店面的老客家食府,狗肉煲,河田鸡。 103. 禾祥西路美仁新村商场 1 号金永福的酱海螺肉、蟹虎串烧。 104. 海滨小学附近的无名酱油水。 105. 问泉美食园:豆仔尾路 338 号(凉拌海蛰头,椒盐茶树菇)。 106. 阿发酱油水:美仁新村 48 号(海鲜酱油水,炸海蛎)。 107. 玲珑八面馆:禾祥西路 705―709 号(城市光廊后面)。主要经营蜀面,这里有八种面:牛肉面、炸酱面、猪手面、肉丝面、三鲜烩面、鸡汁面、担担面、 小面,其他有特色的热菜有桔香排骨、香煎糯米鸡、生烤鲫鱼等。 108. 我家咖啡连锁:总店在禾祥西路麦当劳斜对面,(48 路车到禾祥商城站下,或者 1 路车到思北站下,往前走,厦禾商城 ) 。特色:德国猪脚,外酥内嫩。另外,这里的我家热调咖啡用了三种不同的咖啡豆子,味道不一般。 109. 城市光廊:禾祥西路 685 号。是一家做缅泰菜的主题音乐餐厅。 110. 桃太郎美食广场:禾祥西路 805 号。自助的日本美食和烧烤,特色菜有 驼峰肉、特选带骨牛小排、牡蛎豆腐雪火锅等。 112. 松鹤日本料理:禾祥西路繁荣广场一楼。推出了百元料理,用一百元吃遍菜单上的菜,颇为实惠。生鱼片品种丰富。 113. 乐也日本料理:后滨路汇禾新城10—C号。 114. 豪佳香禾祥店:48路禾祥商城站,电话2395058。 115. 古镇茶楼:禾祥东路 28 号金祥大厦二楼。古香古色的环境,还有自助餐和 50 多种茶供选择。

⑽ 吴再添小吃店的介绍

吴再添小吃店是一家以荟萃厦门地方风味名点小吃于一炉而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名牌老店。

阅读全文

与加盟厦门吴再添小吃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高清60帧电影网站 浏览:170
翁虹和徐锦江 无敌风火轮 浏览:286
大学女生房间沙龙两个女主叫什么 浏览:366
韩国gl电影 浏览:580
看电影哪个位置好一点2d 浏览:68
卖原味内衣的电影 浏览:572
关于道士的电影 浏览:334
哪里可以看除却巫山这部电影 浏览:387
最黄 影视 浏览:989
看电视剧的免费网址 浏览:307
给老人吃奶的电影 浏览:444
三点尽露的电影 浏览:491
间谍电影香港 浏览:406
电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浏览:22
50度电影有几部 浏览:17
女人为出轨剪头发的电影 浏览: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浏览:793
沐风少女在线观看 浏览:837
强奸电影哪些 浏览:723
美国免费电影专区 浏览: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