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宜昌特色小吃
虾
凉虾是湖北宜昌、四川、重庆等一带十分常见的特色的一种小吃,滑糯清爽,柔软清甜。它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再放置红糖水。是人们消暑的一道甜品。
秭归粽子
秭归粽子,是宜昌秭归县有名的特色小吃,又称秭归清水粽子,色晶莹洁白,质地柔糯,具芦叶香味,清甜爽口。在屈原故里秭归县,每年端午节都以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花籽
赤花籽,方言称其为“瓷娃子”,是宜昌所特有的消暑小吃。透明胶状饮品,口感细嫩幼爽,多为路边小贩经营,也可家庭自制。
三游神仙鸡
三游神仙鸡,是湖北宜昌市一道传统菜,系选用肥嫩仔鸡为原料,经宰杀治净后,以整鸡置砂钵用多种调味料腌渍,再加高汤及香料、冰糖等调料烧沸,然后移小火至汁浓鸡熟装盘。色亮香醇,原汁原味。
油脆
是宜昌风味小吃之一,用糯米蒸成糍巴,包入白糖和芝麻馅,做成棱子形,炸成金黄色即成。食之外脆内软、香甜可口。
家蒸肉
土家蒸肉属于鄂菜系。由玉米面、鲜肉、南瓜、土豆、炸辣椒制成。然后把做好的蒸肉盛进土家蒸蒸肉的专用蒸格并放于锅里煮,约半个小时光景见蒸格有大气冒出即可食用。其香奇醇其味奇美,鲜香,色香味俱全。
炕土豆
“炕”是湖北宜昌地区、恩施地区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介于用少量食用油煎与炸之间的一种烹饪方式。“洋芋”就是土豆。俗话说“高山的洋芋,低山的苕。”就是说高山上的洋芋味道好,在湖北西部高山上出产..
凉拌鱼腥草
凉拌鱼腥草,一道凉菜,主料是鱼腥草。有清火解毒、止咳之功效。是湖北宜昌当地热门的特色家常菜之一。适合在夏季使用。特点是清火稍有苦涩。
烧铜鱼
宜昌以上长江干支流中盛产的铜鱼与鳊鲂齐名。鱼身呈古铜色,身体圆,头小肉厚,肉质特别细嫩,味道异常鲜美。干烧铜元是将一斤多重的铜鱼配以肉丁、辣椒、蒜、姜、酱油、高汤、白糖等佐料制作,色泽红亮,红油包汁,味香鲜...
泥桃花鱼
鸡泥桃花鱼是长江三峡附近的宜昌城的一道传统的汉族名菜,用桃花鱼、鸡脯肉、鱼等原料制成的,成菜在汤碗里边犹如一朵朵清新艳丽的桃花,特别惹人喜爱。此汤汤味清香,营养丰富,乃汤中上品。
谈炎记水饺
"谈炎记"是武汉地区有着悠久历史的专营特色水饺的老字号风味小品牌。始创于1920年。20世纪20年代,湖北黄陂人谈志祥下汉口开作坊经营小吃馄饨,以其独特的精制手法,诚信地服务手段,赢得了食客们的普遍赞赏,被誉为水饺大.
梦鱼面
“云梦鱼面”是用面粉及青鱼、鲤鱼(或草鱼)鱼肉为主料制作而成食品,是湖北地区的名吃。主产于湖北省云梦县,并因此而得名。这种食品营养十分丰富,食之易于消化吸收,并具有温补益气的作用,被人们美誉为“长寿面”。
感麻糖
湖北孝感地区的特色地方名产孝感麻糖,被美食家评价为香、甜、薄、脆、老少咸宜的风味佳品,早已闻名于全国。麻糖以香、甜、薄、脆的独特风味闻名于世,具有香而不艳,甜而不腻,回味无穷,形似玉梳白似壁,薄如蝉翼甜如蜜...
❷ 宜昌小吃连锁加盟
不知道宜昌有没有皇帝嘴的加盟店,郑州倒是不少!
❸ 宜昌有哪些小吃
1、 峡口豆花
豆花(又叫豆腐脑)是长江西陵峡特有的菜肴和美味小吃,由于水质优良,加之制作精细,故其豆花以洁白细腻,如乳似脂而闻名遐迩。
豆花和豆腐是同一家族,但又有一定的区别,即豆腐是凝固体,豆花则是半凝固的流质。豆花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将豆花先用石磨磨成豆瓣,去皮后放清水中侵泡,直至豆瓣膨胀发白时捞出,加清水用石磨磨成细豆浆,用粗白布袋将豆浆过滤,取出豆渣将过滤的浆汁倒入大铁锅里,用旺火煮开后,凿入专用的木桶、木盆或陶瓷罐里,再将熟石膏用清水化水倒入热豆浆内,用木瓢拌和几下,约五分钟即可成豆花。
2、 香辣虾&祥记卤菜
在宜昌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地方不大,不用地图自己走走就可以大概逛走遍主要的街道。餐厅不是每条街上都有而是集中在几条街上的。强烈不建议去沿江大道旁的夜市吃东西,价钱不公道,味道不好吃。还是要去红星路一带去吃东西,价钱便宜量又足,关键是过分的好吃。
3、 鸡泥桃花鱼
桃花色是这道汤菜的精华所在,但桃花鱼并不是鱼,它是一种水藻类的透明体。桃花鱼生于彝陵峡口和香溪河里,它与桃花共生死,在桃花盛开的时节,它也出现在荡漾的碧波中,只见它酷似一瓣瓣桃花,有的洁白无瑕,有的红妆淡抹,有的色呈乳黄,伴随着清清的水波而上下起伏,与香溪河两岸如同丹霞般的桃花交相辉映,使人难辨真伪。桃花谢后,桃花鱼也就无影无踪,回归到神秘的大自然中去了。
4、 肥鱼
这是一道传统名菜,采用虎牙滩到南津关一带出产的肥鱼(回鱼),和肥膘肉共蒸而成,鱼肉鲜嫩,鱼汤肥美,菜肴清淡,原汁原味,深受中外食者好评。在此基础上,还制作有乡球肥鱼,牡丹珍珠肥鱼等花色。
5、 风味腊肉
味腊肉是精选新鲜猪肉为原料,采用传统配方和现代科学配方相结合,继承土家古老工艺,选用松柏树枝、刨花及木炭烤制而成,具有色鲜纯正、香味独特的土家风味。
6、 萝卜饺子
宜昌著名的风味小吃。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萝卜。其做法是: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4-5小时磨成浆。萝卜切成丝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葱)苗、精盐等调料、油炸时,先在特制的弯月状铁勺中放入底浆,再放上拌好的萝卜丝作馅,再盖上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成。食之外酥内软、辣而不刺,味鲜可口。
7、 夷陵春卷
用鸡蛋、面粉制成薄皮,卷入稍加煸炒的韭菜、腊肉、豆腐干、香菌(或冬菇)等,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此菜外酥内嫩、香软可口,一般在农历新年期间家庭自行制作,深受宜昌市民喜爱。
8、 油脆
油脆是宜昌风味小吃之一,用糯米蒸成糍巴,包入白糖和芝麻馅,做成棱子形,炸成金黄色即成。食之外脆内软、香甜可口。
9、 冰凉糕
用精大米磨成浆,加白糖和苏打、熟石膏、生涝糟(即米酒)、碱等辅料搡合成坯浆。放4-5小时,装盘上笼蒸熟,出笼后切成棱形即成,是夏令佳品。
10、凉虾
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以红糖水为调料,清凉解渴,夏季勾兑冰水后饮用,风味更佳,深受宜昌居民喜爱的饮品。由路边小贩经营,多为家庭自制,价格约为一元一杯。致祥路有一家“郑信记”,是凉虾较有特色的去处,在桌前笼一排盛放凉虾的器皿,像很大的酒杯。一溜是色彩缤纷的品种:金黄的玉米、乌亮的黑米、晶莹的白米,还有柠檬、橙汁儿、葡萄味的凉粉,姹紫嫣红。
11、凉拌鱼腥草
又名节节根、节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药。宜昌市境内均有生长,多为野生,还有人工载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茎肥嫩者为佳。配姜、蒜泥、酱油、醋、葱段、味精、麻油等即成,此菜脆嫩、清香、爽口,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不仅是宜昌市民的一大嗜好,且成为宾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深受欧美食客的喜爱。
12、炕洋芋
据说也是土家人的传统小吃,“炕”是当地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洋芋”就是土豆。其做法是,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客人来了,奉上一碗,作为饭前压肚之食,是一种地道的风味食品。
13、三游神仙鸡
是宜昌一道传统菜,系选用肥嫩仔鸡为原料,经宰杀治净后,以整鸡置砂钵用多种调味料腌渍,再加高汤及香料、冰糖等调料烧沸,然后移小火(火靠)至汁浓鸡熟装盘。色亮香醇,原汁原味。
相传,三游神仙鸡的得名,源于宋代“三苏”。早在北宋嘉裕元年(公元1056年)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故乡眉州(今四川眉山县)赴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途经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被三游古洞的险峻所吸引,遂备上酒菜到此一游。对酒吟诗,胜似神仙。
后人为了借以扬名,便将“三苏”所食之鸡菜命为“三游神仙鸡”。后来南宋诗人陆游,在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亦慕名登三游洞,还汲水煎茶并题诗于三游洞石壁。传说也曾品食过“三游神仙鸡”美肴。
14、踏豆饼
踏豆饼是宜昌的一大名吃。每当岁尾,踏豆饼就跟办年货一样,成为每家每户必备之物。踏豆饼先得把大米、绿豆、黄豆等按一定的比例用水侵泡,然后掺和到一起用磨磨成浆,把浆用勺舀到锅内滩成筛一般大小薄薄的饼,饼一熟即其锅,稍凉一会就叠成一寸左右宽的折儿,再用勺均匀地切细,将切细的折而抖在簸箕或卷席上凉干,这样豆饼就成了。
踏豆饼一家一户是难以胜任的,从磨浆到切细没有七八个人是转不开的。这七八个人是转不开的。这七八个人中有的角色十分重要,比如推饼,刀士有的就临时聘请,还有磨浆须得有力气的小伙子来承担。
15、土家炸广椒
在土家山塞的平民百姓家里,常年珍藏着主妇的一道看家菜,炸广椒。这种菜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可以看到,男女老少人人爱吃百吃不厌。 炸广椒可以说是家家必备的小菜,酸香可口,既可干炒又可能性作汤,其做法大 体是先将红辣椒剁细,和进包谷面里,装进炸坛里并一层一层的压紧,表面放上一层桐麻叶或塑料纸,用篾扎紧,将坛子倒扑在盐水盆里中,一月以后,即为炸好了,要吃时随时可以挖一些出来,蒸熟或放在锅里炒熟,放进油盐也可以炒熟了再加菜叶和水,当汤吃,特别是做蒸肉时更是少和炸广椒,大多用猪肉一起混炒,腊肉炒广椒算是土家族的饮食一绝。
16、土家蒸肉
每逢腊月,土家人大多杀了自家喂养的年猪,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杀年猪后家家都要做蒸肉吃。 土家主妇几乎都会做这道特色小吃,其实工序很简单。首先就是准备必备的材料--玉米面,新鲜肉(瘦的和肥的及骨头各有),南瓜(可以加一点点糖单独搅拌),土豆(剥皮剁成小块块),炸辣椒少许。
然后用大的容器把这些材料及一些调味品(如花椒粉辣子味精等)放在一块搅拌直到全部均匀色调接近中性色。然后把做好的蒸肉盛进土家蒸蒸肉的专用蒸格并放于锅里煮,约莫半个小时光景见蒸格有大气冒出即可食用,其香奇醇其味奇美。实是土家一大特色小吃。
17、顶顶糕
采用大米粉、糯米粉、红糖为原料,放入特制的小木格内,置火上蒸10分钟拿出用木顶顶出糕块即成。其特点是松软带糯,味清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18、红薯干
宜昌本地称之为苕果子,具体做法是将红薯煮(蒸)熟后,切成条状,然后晒干,即可食用;也可与干净的粗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颜色呈橙黄,香脆可口。
❹ 在湖北枝江或者宜昌开个什么加盟店好啊
卖服装的很多
主要是要扎堆.
而且明年解放路就修好了
至于修电脑,在哪开都行,比如小区附近
但是要在报纸上打广告
❺ 宜昌有什么特色小吃,在什么地方
1.红油小面 红油小面说起来应该凌驾于小吃之上了,曾几何时,在喧闹的清晨,等着公交车上班的或是顶着一头乱发刚刚签完到的人,都会驻足在附近的面摊前,要上这可口鲜美的经典小吃。一碗下肚,会发出活着是多么有意义的感叹! 2. 锅贴 在金家台路的那家小吃店,每天早上人头攒动,他的鲜肉锅贴外酥里嫩,让人口水汹涌。不过就算是普通锅贴也是口感坚嫩交错,入口鲜美实质。 3.牛肉包子 桃花岭饭店宿舍后面有家专门卖包子的小店,他的包子又大又饱满,咬上一口,包子里的汽水混合着肉油一道往外涌,多少年来一直流行。如今这家包子店已经不仅仅在早上卖包子,而且将营业时间延长到了晚上6点左右,路人腹肌眼馋,可随见随买,在路上边走边吃,别有一番风味。 4.萝卜饺子 本为上海郊区的传统名点,素负盛名。在宜昌经过改良之后,满足了宜昌人喜欢实在的消费习惯,变成手掌大小,8毛一个,冬天的时候随处可见,如今想吃到要碰运气了,偶尔碰到炸萝卜饺子的小摊,可能还要排队等候呢?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萝卜。其做法是:用百分之90的大米和百分之十的黄豆,浸泡4-5小时磨成浆。萝卜切成丝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葱)苗、精盐等调料、油炸时,先在特制的弯月状铁勺中放入底浆,再放上拌好的萝卜丝作馅,再盖上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成。食之外酥内软、辣而不刺,味鲜可口。 5. 茶叶蛋 说起茶叶蛋,一般人都不以为然,因为它太常见了,宜昌的茶叶蛋也用凉茶叶子卤,和其他地方并没有多少区别,可宜昌的茶叶蛋锅里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你也不能错过———卤豆腐干,5角钱一块,抹上老板特制的辣椒酱,吃一口,你是不是觉得曾经错过了多好的美味? 6.顶顶糕:采用大米粉、糯米粉、红糖为原料,放入特制的小木格内,置火上蒸10分钟拿出用木顶顶出糕块即成。其特点是松软带糯,味清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7.凉虾: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红糖水,是夏季解渴佳品,香甜软嫩,入口冰凉。 8.赤花籽:回忆透明,细碎,斑斓多彩的果冻最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每当看到那些果冻,在我脑海里浮现的总是自然的赤花籽。那时候环境差、条件少,也没有这么多丰富多样的零食小吃,赤花籽就成了度夏的小吃精品。那时都是家里自己做的,每每怀着急切的心情在旁边看着,等着,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总要被大人取笑嗔怪。做好了,急急放进碗中、拌上糖,吃在嘴里,甜甜蜜蜜,清凉嫩滑,比起果冻更加柔爽有趣。现在想起来,那一幅亲密欢娱的图像依然就在眼前。制法将买回来的赤花籽用细纱布包裹起来,放在凉水盆里轻轻揉搓,要领是在水下,要将赤花籽里的黏液从纱布中渗透出来,融入到凉水中。同时把上好的石灰,放到一个白瓷碗里澄净,当赤花籽揉搓到合适的浓度,把白瓷碗里的清凉石灰水小心倒入盆中,碗底的石灰舍弃不要。这时轻轻搅动均匀,然后等上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 9.红薯干:宜昌本地称之为苕果子,具体做法是将红薯煮(蒸)熟后,切成条状,然后晒干,即可食用;也可与干净的粗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颜色呈橙黄,香脆可口。 10.夷陵春卷:用鸡蛋、面粉制成薄皮,卷入稍加煸炒的韭菜、腊肉、豆腐干、香菌(或冬菇)等,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此菜外酥内嫩、香软可口,一般在农历新年期间家庭自行制作,深受宜昌市民喜爱。 11.油脆:是宜昌风味小吃之一,用糯米蒸成糍巴,包入白糖和芝麻馅,做成棱子形,炸成金黄色即成。食之外脆内软、香甜可口。 12.冰凉糕:用精大米磨成浆,加白糖和苏打、熟石膏、生涝糟(即米酒)、碱等辅料搡合成坯浆。放4-5小时,装盘上笼蒸熟,出笼后切成棱形即成,是夏令佳品。
❻ 宜昌最地道的小吃店在哪
凉虾
以大米、玉米等为原料,以红糖水为调料,清凉解渴,夏季勾兑冰水后饮用,风味更佳,深受宜昌居民喜爱的饮品。由路边小贩经营,多为家庭自制,价格为五角到一元一杯。说到凉虾,先想到的却是齐白石的虾画,微微波澜、淡然自在,很有闲趣凉虾也有此意旨,它虽不能裹腹,却衬心解渴。端在手上,望着在清水中做碧波荡漾的凉虾,似若白玉翩然翻舞,沁沁凉爽,微微甜蜜,即可赏心悦目又能品茗玩味,真是驻足小憩的衬心之乐。致祥路有一家“郑信记”,是凉虾在宜昌行业的领头人。在桌前笼一排盛放凉虾的器皿,像很大的酒杯。一溜是色彩缤纷的品种:金黄的玉米、乌亮的黑米、晶莹的白米,还有柠檬、橙汁儿、葡萄味的凉粉,姹紫嫣红。
凉虾
萝卜饺子
独一无二的本地特产,外地人都不知道萝卜还能炸制成小吃。萝卜饺子虽好,也得看季节。逢着萝卜上市,那多半不久,街边、市场、小巷的路口就有一准香的萝卜饺子馋人,叫外地的游客觑见,总是非常希罕。不过吃萝卜饺子还有经验,那就是价格高的,自然要比一般好,原因简单,一般人只怕贵了卖不出去,但高手只怕别人吃了还再来,自己忙不赢。
制作:萝卜饺子好吃,做也不难。它的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红萝卜,用90%的大米和10%的黄豆浸泡5小时再磨成浆;萝卜切丝拌盐、蒜葱、辣椒粉等,有香菜更佳。油炸时,先在弯月状铁勺中放入底浆,再放上萝卜丝作馅,盖上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可。有心人大可一试,不妨看作是生活的闲情与浪漫。
凉拌鱼腥草
又名节节根、节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因茎叶有鱼腥味而得名,全草可入中药。宜昌市境内均有生长,多为野生,还有人工载植。一年四季都有上市(春季最多),以茎肥嫩者为佳。配姜、蒜泥、酱油、醋、葱段、味精、麻油等即成,此菜脆嫩、清香、爽口,有清热、解毒、消炎之功效。不仅是宜昌市民的一大嗜好,且成为宾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深受欧美食客的喜爱。
香辣虾
据说这个小吃是来源于四川、重庆一带。也难怪,宜昌是个和重庆比较相似的城市,方言、饮食、生活习惯等都是如此,当然香辣虾的味道也是辣得过瘾。
合渣
又名懒豆花,是土家族的传统小吃。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稍辛苦些,因此人们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制作豆腐要简单得多,不用过滤,不用压榨,一般也不用点卤,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合渣的营养搭配也很科学,黄豆中的蛋白质与萝卜菜中的维生素、无机盐配在一起,达到了合理膳食的效果。
炕洋芋
据说也是土家人的传统小吃,“炕”是当地的方言,是煎炒焖炸之外的一种做菜方式。“洋芋”就是土豆。其做法是,先将洋芋刮皮洗净,放在锅里煮一煮,不等全熟捞起来,立即放在锅里炕,放进菜油或漆油,翻来复去将表皮炕得焦黄,再放进盐,蒜末、辣椒粉,拌匀即可。客人来了,奉上一碗,作为饭前压肚之食,是一种地道的风味食品。
❼ 宜昌有什么特色小吃
在举世瞩目的“三峡明珠”——宜昌,有着琳琅满目的特色风味小吃。
其中颇有名气的“王记千层饼”更是被三峡人津津乐道。
追根溯源,拥有十几年历史的王记千层饼还是现代千层饼技术的正宗,其创始人王华军先生已成功培养学徒百余人,王记千层饼也传遍大江南北。
“王记家的饼,不一样的味”。
王记千层饼汲取了北方千层饼的精华,并精心调制出了由十几种香料、佐料混合而成的“王记配方”,采用新加坡进口起酥油,再运用现代电热技术烹制而成。
其千层饼外酥内嫩,焦香爽口,清香四溢,为男女老少所喜爱,成为宜昌地区颇负盛名的特色风味小吃 。
❽ 宜昌有什么小吃最好吃
1.红油小面 红油小面说起来应该凌驾于小吃之上了,曾几何时,在喧闹的清晨,等着公交车上班的或是顶着一头乱发刚刚签完到的人,都会驻足在附近的面摊前,要上这可口鲜美的经典小吃。一碗下肚,会发出活着是多么有意义的感叹! 2. 锅贴 在金家台路的那家小吃店,每天早上人头攒动,他的鲜肉锅贴外酥里嫩,让人口水汹涌。不过就算是普通锅贴也是口感坚嫩交错,入口鲜美实质。 3.牛肉包子 桃花岭饭店宿舍后面有家专门卖包子的小店,他的包子又大又饱满,咬上一口,包子里的汽水混合着肉油一道往外涌,多少年来一直流行。如今这家包子店已经不仅仅在早上卖包子,而且将营业时间延长到了晚上6点左右,路人腹肌眼馋,可随见随买,在路上边走边吃,别有一番风味。 4.萝卜饺子 本为上海郊区的传统名点,素负盛名。在宜昌经过改良之后,满足了宜昌人喜欢实在的消费习惯,变成手掌大小,8毛一个,冬天的时候随处可见,如今想吃到要碰运气了,偶尔碰到炸萝卜饺子的小摊,可能还要排队等候呢?主要原料是大米、黄豆和萝卜。其做法是:用百分之90的大米和百分之十的黄豆,浸泡4-5小时磨成浆。萝卜切成丝拌上辣椒面、花椒粉、蒜(葱)苗、精盐等调料、油炸时,先在特制的弯月状铁勺中放入底浆,再放上拌好的萝卜丝作馅,再盖上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即成。食之外酥内软、辣而不刺,味鲜可口。 5. 茶叶蛋 说起茶叶蛋,一般人都不以为然,因为它太常见了,宜昌的茶叶蛋也用凉茶叶子卤,和其他地方并没有多少区别,可宜昌的茶叶蛋锅里还有另外一种东西你也不能错过———卤豆腐干,5角钱一块,抹上老板特制的辣椒酱,吃一口,你是不是觉得曾经错过了多好的美味? 6.顶顶糕:采用大米粉、糯米粉、红糖为原料,放入特制的小木格内,置火上蒸10分钟拿出用木顶顶出糕块即成。其特点是松软带糯,味清香甜正,最受老人和小孩的喜爱。 7.凉虾:用大米制浆煮熟,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而成。因头大尾细形似虾,故此得名。用它配入红糖水,是夏季解渴佳品,香甜软嫩,入口冰凉。 8.赤花籽:回忆透明,细碎,斑斓多彩的果冻最是孩子们喜爱的零食。每当看到那些果冻,在我脑海里浮现的总是自然的赤花籽。那时候环境差、条件少,也没有这么多丰富多样的零食小吃,赤花籽就成了度夏的小吃精品。那时都是家里自己做的,每每怀着急切的心情在旁边看着,等着,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总要被大人取笑嗔怪。做好了,急急放进碗中、拌上糖,吃在嘴里,甜甜蜜蜜,清凉嫩滑,比起果冻更加柔爽有趣。现在想起来,那一幅亲密欢娱的图像依然就在眼前。制法将买回来的赤花籽用细纱布包裹起来,放在凉水盆里轻轻揉搓,要领是在水下,要将赤花籽里的黏液从纱布中渗透出来,融入到凉水中。同时把上好的石灰,放到一个白瓷碗里澄净,当赤花籽揉搓到合适的浓度,把白瓷碗里的清凉石灰水小心倒入盆中,碗底的石灰舍弃不要。这时轻轻搅动均匀,然后等上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 9.红薯干:宜昌本地称之为苕果子,具体做法是将红薯煮(蒸)熟后,切成条状,然后晒干,即可食用;也可与干净的粗沙,一同放置于铁锅中烘炒,待其变脆后,即可在筛网中过滤沙子。颜色呈橙黄,香脆可口。 10.夷陵春卷:用鸡蛋、面粉制成薄皮,卷入稍加煸炒的韭菜、腊肉、豆腐干、香菌(或冬菇)等,油炸至金黄色即可食,此菜外酥内嫩、香软可口,一般在农历新年期间家庭自行制作,深受宜昌市民喜爱
❾ 宜昌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1、长阳蒸肉:长阳人每逢腊月,农村大多杀了自家喂养的年猪,最吸引人的莫过于杀年猪后家家都要做蒸肉吃。还有关于蒸肉的诗句:独居席面大蒸笼,萝卜南瓜伴肉充。乡宰年猪宴邻菜,荣登宾馆雅厅中。
4、玉米粑粑:高山多产玉米,当地人想了很多做玉米的办法。玉米粑粑是最能规模化生产的一种。当地有一家湾潭人做的玉米粑粑,十分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