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排骨湯米線怎麼做
您好!用料
主料
米線
適量
輔料
豬大排適量
香菇適量
調料
香菜適量
蔥適量
姜適量
豆瓣醬適量
排骨醬適量
海鮮醬適量
花椒適量
茴香籽適量
料酒適量
植物油適量
方法與步驟:
步驟 1
排骨適量
步驟 2
蔥、姜
步驟 3
米線
步驟 4
香菇
步驟 5
香菜
步驟 6
豆瓣醬、排骨醬、海鮮醬和料酒
步驟 7
排骨過水去除血水
步驟 8
米線放清水裡浸泡一下備用
步驟 9
蔥切大段姜切片備用
步驟 10
香菇手撕片備用
步驟 11
鍋內放清水,加入料酒、蔥段、薑片煮
步驟 12
水沸騰後,控去水備用
步驟 13
炒鍋放油,下入花椒大茴炸香
步驟 14
放入豆瓣醬煸炒出紅油
步驟 15
將控干水的排骨倒入鍋內翻炒
步驟 16
加入排骨醬和海鮮醬各一勺翻炒
步驟 17
醬汁均勻裹上排骨
步驟 18
加入淹沒排骨的水,下如香菇片、蔥、姜和料酒,因為選用的醬料里含較高的鹽分,不再另外加鹽
步驟 19
移入電壓力鍋,選擇排骨進行烹制,如果不用壓力鍋,直接煮志排骨酥爛即可
步驟 20
米線放開水鍋里燙軟備用
步驟 21
香菜切小段
步驟 22
將燙軟的米線放入碗中,加適量香菜碎
步驟 23
澆入排骨湯,如果湯咸,再配以其他不含鹽的湯調勻使用
步驟 24
最後加上排骨,排骨米線製作完成
參考《美食傑》
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祝您生活愉快!
⑵ 西安哪家排骨米線好吃
食材
主料米線600g排骨500g輔料鹽適量排骨湯適量油麥適量香菜適量花生仁適量芝麻適量辣椒油適量醋適量香油適量
步驟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11.買回的米線,過水沖一下。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22.油麥菜,香菜,蔥洗凈切好。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33.芝麻,辣椒油,花生仁我炸的多,可以下餐當菜吃。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44.花生過油炸一下。盛盤備用。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55.提前煮好的排骨,排骨湯。添加水,煮開。根據排骨湯的鹹度可適量放鹽。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66.鍋開入米線,煮米線的時間,也得說看買的米線筋道程度,耐火侯的可以多煮一會兒,不耐火侯的,開兩滾就好。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77.鍋開一次入油麥菜。攪一下。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88.再稍微開,入香菜,蔥花攪勻。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99.等再煮開,放炸好的花生仁,芝麻。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1010.放適量辣椒油。兒子嫌放的少,最後盛碗後又加了一大勺子。攪和勻,鍋開就可以盛碗吃了。
排骨米線的做法步驟1111.按個人口味往米線碗里添加香油醋汁。
⑶ 排骨米線的正宗的做法
主料
⑷ 誰有成都餐飲加盟店排行榜提供下。
排行榜沒有,但是可以給你列舉一些如:廖排骨、龍抄手、賴湯圓、鍾水餃、三大跑、冷串串、擔擔面、甜水麵、怪味面、肥腸粉、鍋盔、夫妻肺片等太多了,你還是在成都這邊來慢慢去吃發掘吧!~
這里特別推薦:「廖排骨」 31年品牌!你可以在網上了解一下。
⑸ 排骨米線怎麼做
排骨米線做法
步驟
1.排骨斬塊放清水裡洗去血水備用。
2.米線按人口量准備,用溫水提前泡發備用。
3.蔥切大段姜切片備用。
4.香菇手撕片備用。
5.鍋內放清水,加入料酒、蔥段、薑片煮,水沸騰後,控去水備用。
6.炒鍋放油,下入花椒大茴炸香,放入豆瓣醬煸炒出紅油。
7.將控干水的排骨倒入鍋內翻炒,加入排骨醬和海鮮醬各一勺翻炒。
8.加入淹沒排骨的水,下如香菇片、蔥、姜和料酒,因為選用的醬料里含較高的鹽分,不再另外加鹽。
9.移入電壓力鍋,選擇排骨進行烹制,如果不用壓力鍋,直接煮志排骨酥爛即可。
10.米線放開水鍋里燙軟備用。
11.香菜切小段,將燙軟的米線放入碗中,加適量香菜碎。
12.澆入排骨湯,如果湯咸,再配以其他不含鹽的湯調勻使用,最後加上排骨,排骨米線製作完成。
⑹ 成都特色小吃加盟排行榜
因為口味多嘛,驢肉味和牛肉味的很受歡迎呢~
⑺ 排骨米線怎樣做
教你個沙鍋排骨米線吧!
沙鍋最好是用高湯,先放鹽,味精,雞精,胡椒粉,十三香,麻料,薑末,老抽。然後放排骨(排骨就用高壓鍋悶熟就可以,放鹽味精,蔥,姜,料酒,老抽)海帶絲,豆腐皮,然後再放些上海青,最後放入米線,記住米線不要煮的時間長,煮久了沒口感了!起鍋點香油,放香菜~!
我說的雜亂,不太准確,不過我就是這樣做的!
⑻ 中國快餐品牌排行50強有哪些
中國快餐品牌排行50強有真功夫、永和大王、味千中國、大娘水餃、常州麗華、東方既白、北京慶豐包子鋪、重慶鄉村基、安徽老鄉雞、寧波海曙四方餐飲等。
一、永和大王餐飲集團
永和大王是全國連鎖快餐企業,產品均是符合國人的口味的早點以及中式的小點心。最有特色的是他們家的現做大油條,可以蘸上醬料一起吃,而且他們24小時營業,打個電話就可以送上家門。
顧名思義,北京慶豐包子鋪最出名的當然是包子,這里的包子配炒肝備受追捧。由於質量上乘,又符合中國人的飲食習慣,自然成為了京城百姓認可的著名快餐品牌。1991年由著名書法家徐柏濤為「慶豐包子鋪」題寫了牌匾,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