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區加盟 > 明理袖

明理袖

發布時間:2024-06-21 11:48:56

A. 「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是什麼意思

用兵有言曰:吾不敢為主而為客,吾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矣。禍莫大於無適,[1]無適近亡吾寶矣。故稱兵相若,[2]則哀者勝矣。[3]


用兵的人有這樣的話:我不敢首先發動戰爭,而寧願接受戰爭;我不敢進攻一寸,而寧願退守一尺。所以如果道路上看不見士兵的行列,人們紛爭時捋起袖子不見胳膊,人們的手裡拿著東西卻不是兵器,到了那時就無敵於天下了。最大的禍患莫過於沒有人歸從,沒有人歸從就會喪失我的寶器。所以舉兵對抗,受到君主愛憐的軍隊會取得勝利。


各家解說舉要
本章歷來難解,難解之因,在於各版本文字差異較大。現將版本之間的差異羅列如下。

帛書甲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矣。禍莫大於無適,無適近亡吾寶矣。

帛書乙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乃無敵。禍莫大於無敵,無敵近亡吾寶矣。

傅奕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仍無敵。禍莫大於無敵,無敵近亡吾寶

王弼注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河上公注本:是謂行無行,攘無臂,仍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

不難看出,各版本的差異主要有二:第一,是「乃無敵」還是「仍(扔)無敵」;第二,是「禍莫大於無敵」還是「禍莫大於輕敵」,抑或是甲本所說的「禍莫大於無適」。由於有了這些文字差異,注讀老子各家也做出了不同的解釋。下面把我所能見到的名家解說列舉如下:

陳鼓應:「這就是說,雖然有陣勢,卻像沒有陣勢可擺;雖然要奮臂,卻像沒有臂膀可舉;雖然面臨敵人,卻像沒有敵人可赴;雖然有兵器,卻像沒有兵器可持。禍患沒有再比輕敵更大的了,輕敵幾乎喪失了我的三寶。」

古棣、周英:「所以就能使敵軍擺不成陣式,若無兵器可執,無臂可舉以號召士卒,無敵人可就,不知我守軍在何地……禍害莫有大於輕敵的,輕敵幾乎喪亡生命。」

許抗生:「這就可以做到所謂無出師之路可行,無臂膀可振,無兵器可執,無敵人可引出來攻擊。禍最大的是無視敵人,無視敵人就會喪失我的法寶。」

張松如:「這就叫做,行進沒有行列,高楊沒有手臂,執持沒有兵器,攻打沒有對敵,災害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近喪失了我的法寶。」

沈善增:「這就叫做推進而不以列陣,捋袖而不揮手臂,威懾而不憑武器,那麼,就沒有人可與匹敵。災禍沒有比人心不歸向更大的了,人心不歸向,接近於使我與我所珍貴的都喪失殆盡。」

從上面列舉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對於第一個差異,「乃(仍,扔)無敵」,大多數專家理解為實際意義上的「沒有敵人可赴(攻打)」,從而和前面的「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構成並列關系。對於第二個差異,大多數專家把「禍莫大於無敵」或「禍莫大於輕敵」理解為「最大的災禍莫過於輕視敵人」。只有沈善增按照帛書甲本的「禍莫大於無適」理解為「災禍沒有比人心不歸向更大的了」。我認為沈善增先生對第二個差異的解釋是對的。

我認為,從版本上考慮,由於楚簡本無此章,所以帛書甲本的表述最古老,最接近原本,因此也最值得採信。除非有特別有力的證據,否則不能輕易否定甲本的文字表達。對於上述的第一個差異,甲本作「乃無敵矣」,這很明顯一種結果表達式,表述的就是前面「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的結果。即使認為「乃」通「仍」, 「仍」也有表達結果的用法。查辭典可得如下解釋並例句:

仍:乃,於是。《史記·淮南衡山列傳贊》:「 淮南衡山親為骨肉……而專挾邪僻之計,謀為畔逆,仍父子再亡國,各不終其身。」

《南史·宋武帝紀帝》:「叱之,皆散,仍收葯而反。」

所以基本可以認定,「行無行,攘無臂,執無兵」的結果,就是天下無敵。

對於第二個差異,我認為應從帛書甲本的「禍莫大於無適」。盡管「適」可通「敵」,但是前面已經有「乃無敵矣」的本字,為何緊接著用借字?這是講不通的。所以我認為應該和沈善增先生一樣,按帛書原文解。

認定文字應從帛書甲本之後,就可以按照原邏輯進行解讀了。

我的解讀
老子在本章的開始,講的還是上章講過的內容,那就是慎戰。在戰爭中,老子主張不要做主動進攻的一方,要做不得已而防守的一方。這個意思,就是國君諸侯不要整天想著打仗,所謂的「善為士者不武」。既然不提倡軍國主義,百姓自然可以安心於自己的生活。所以在大路之上,你看不到行伍之人。「行無行」中的第一個「行」,意思是道路。例如《詩·豳風·七月》:「女執懿筐,遵彼微行。」又如《呂氏春秋·下賢》:「桃李之垂於行者,莫之援也;錐刀之遺於道者,莫之舉也。」第二個「行」,意思是行伍。比如《詩·大雅·常武》:「左右陳行,戒我師旅。」 再如《左傳·隱公十一年》:「 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以詛射潁考叔者。」杜預註:「百人為卒,二十五人為行。」

「攘無臂」稍微費解。「攘臂」在那個時代是常用語,意思是捋起袖子露出胳膊,表示要打架動粗。比如老子在第三十八章中說,「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孟子·盡心上》:「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莊子·人間世》:「上征武士,則支離(一個殘疾人)攘臂而游於其間。」《史記·蘇秦列傳》:「於是韓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那麼「攘無臂」應作何解呢?我認為老子是在說,在不尚武的國家裡,人們有了爭論,即使生氣上火,也就捋捋袖子,但是也只捋那麼一點兒,露不出胳膊,表示不是真正要打架的意思。

按照這種思路,「執無兵」就比較容易解釋。它的意思是說,走在大街之上,你看到的人們,手裡即使拿著東西,也不是兵器。這同樣是不崇尚暴力的結果。

國君不尚武,不發動侵略戰爭,不把老百姓當炮灰,那就是真正的愛民。國君能用這樣的方式愛民,老百姓不但可以休養生息,而且可以天下歸心。天下既已歸心,國家自然天下無敵。所以老子緊接著說,最怕的就是民眾不依附你,不和你一條心。民眾不和你一心,那你就會喪失你的所有。這就是「禍莫大於無適,無適近亡吾寶矣」。

在本章的最後,老子說「故稱兵相若,哀者勝矣」。哀,在這里是愛的意思。而愛,在當時表示吝惜的意思,切不可混淆。那麼這句話的意思,結合上文就是,在戰爭中愛護民眾的那一方會取得勝利。

本章起首說慎戰,中間說慎戰可以養民,養民可以得民心。最後說得民心者可以得勝。這就是全章的邏輯。

閱讀全文

與明理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清60幀電影網站 瀏覽:170
翁虹和徐錦江 無敵風火輪 瀏覽:286
大學女生房間沙龍兩個女主叫什麼 瀏覽:366
韓國gl電影 瀏覽:580
看電影哪個位置好一點2d 瀏覽:68
賣原味內衣的電影 瀏覽:572
關於道士的電影 瀏覽:334
哪裡可以看除卻巫山這部電影 瀏覽:387
最黃 影視 瀏覽:989
看電視劇的免費網址 瀏覽:307
給老人吃奶的電影 瀏覽:444
三點盡露的電影 瀏覽:491
間諜電影香港 瀏覽:406
電影里女主角叫茉莉 瀏覽:22
50度電影有幾部 瀏覽:17
女人為出軌剪頭發的電影 瀏覽:381
李采潭的作品子 瀏覽:793
沐風少女在線觀看 瀏覽:837
強奸電影哪些 瀏覽:723
美國免費電影專區 瀏覽: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