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本人想開一家自選式的麻辣燙店,有開過的朋友請給支個招:鍋底都用什麼原料味道會更好呢多謝!
多菌湯 原料: 各種干菇(茶樹菇、花菇、牛肝菌、青杠菌、姬松茸等)、排骨兩塊。 做法: 各種干菇溫水發泡,洗凈後倒入煲內,加適量水,排骨焯過,和干菇一起煲2-3小時。 大骨三菌湯 原料: 三種菇、白靈菇兩朵、雞腿菇3多、茶樹菇一小把,洗凈。該切片的切片,不用切的放一邊、兩棵小油菜。濃湯寶一個、豬骨的、這個完全是跟風買的。味道還可以。不過喝完後會覺得口很乾。 做法: 1、鍋燒水,將開之際加幾滴食用油,下小油菜略焯,撈出。之後下入三種菇,焯至變軟。撈出控干水分。 2、鍋里再加入合適的水,(說明上說是三碗。我倒這些水後來鹹度正好。放入濃湯寶。不斷攪拌至融化。湯變白了。 3、開鍋後下入焯好的菇,再次開後關火下入小油菜就可以了。 紅湯火鍋底料的炒制 原料:菜油100克 牛油150克 郫縣豆瓣500克(一袋) 干辣椒二十個到三十個(上海的辣椒似乎比四川的要辣,所以少放點) 花椒20~30粒 生薑20克 冰糖30克 桂皮10克(一塊就夠了) 小茴10克(約20粒) 草果5 白果(不是銀杏,是一種香料)5個 香葉2克(五到十片) 丁香10粒 ,最好能找到一個罌粟殼 也可適當再加一點其他香料,但是不要放八角三奈,香料並不是加得越多越好,多了有股葯味,感覺是在吃中葯火鍋。 偶還真吃過一次朋友的哥哥做的鍋底,可能是他初學,加了N種香料,感覺濃濃的中葯味,真恐怖!不過後來他的鍋底很有名,他老婆也開了個火鍋店,日進萬金。 牛油的購買:我在上海沒有看到過現成的煉好的牛油,通常是在菜場賣牛肉的地方買一斤牛油回去自己煉的,跟煉豬油方法一樣,很簡單。 製法: 1、干辣椒用水洗一洗,最好泡幾分鍾,讓他有點濕潤、五個左右切成小段;生薑拍破;冰糖敲碎;草果、白果拍破。 2、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後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薑、辣椒段,接著下入郫縣豆瓣 冰糖 轉用小火慢慢炒約半小時,基本上豆瓣變成黑紅色、辣椒顏色也變深了,能聞到很濃的香味道就可以了。 這一步非常關鍵,幾個要點:不要炒焦、一定要炒香、冰糖要炒化、如果掌握不了火候,就用小點的火炒。 3、炒香了料以後,加入半鍋水(基本上就是你燙火鍋想放的那些水量,當然如果你能做出下面那種高湯放進去更好)然後加入上面准備的香料:紅辣椒、花椒 、丁香、回香、草果、白果、香葉、罌粟殼,大火煮十分鍾然後小火煮一到二小時就可以放入你想燙的東西進去燙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聞到四川火鍋那種獨特的香味充滿你家,如果沒有聞到香味,說明這次鍋底是失敗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4、開燙了:燙菜的順序也有點講究,先湯肉類、菌菇類把鮮味道吊起來、再燙蔬菜、要注意一點的是,如果你准備不要這鍋湯的時候才開始放入土豆、粉絲、粉條這類容易混湯的菜進去,最後才湯葉類蔬菜,如果放得太早,蔬菜葉子把辣椒都捲走了,吃起來也很辣。燙菜過程中,可以點大蒜苗、大蔥,這樣有助於去掉肉類的腥味。 提示:如果人多,燙的時間比較長,如果湯中的油沒有了,可以再加一些牛油。正常的情況下,新熬的鍋底煮四五個小時候的味道是最香的,當然如果是家裡人自己吃,燙完了第一次,可以把湯中的菜肉撈起來,把湯放好(冰凍)下次再放點牛油和香料進去還可以吃的,味道更香。(理解了吧?為什麼說店裡的好湯,一定有部份是以前的鍋底,至於是不是別人已經燙過的湯,天知道!) 5、關於油碟(也就是沾料),正宗的四川火鍋油碟很簡單:麻油、蒜泥、鹽、味精(現在的人講究一點用雞精,其實這個雞精主要成份還是味精),麻油和蒜泥要多,作用是降溫和消毒(店裡那鍋湯不知道有多少人吃過了,當然得多放點蒜泥來消毒)自己在家裡吃就可以少放點。鹽和味精看各人的口味而放。比較另類點的油碟,在上述四種基本調料的基礎上,有的人再加點啤酒、有的人加醋、也有加可樂、雪碧的。 二、清湯火鍋的做法:(這個很適合不吃辣椒的朋友,偶現在也主要吃這種) 熬一隻雞或者一根骨頭或者一條魚,然後放點鹽和幾根大蔥就成了。簡單吧? 店裡為了好看,再加幾顆枸杞、幾片黃芪、沙參、黨參什麼的,美其名曰滋補火鍋,這不是蒙人嗎?你在家裡也可以做個這樣的滋補火鍋。 偶試過鯽魚湯涮羊肉牛肉,沒看見「鮮」字就是這么寫的么? 清湯火鍋就不一定要用上面那種麻油蒜泥油碟了,也以用大家喜歡的那種現成的沙茶、海鮮火鍋調料。 成都風格火鍋的做法,偶覺得太麻煩了,也不是很喜歡這種風格,但是還是很有代表性,給大家參考一下。 四川麻辣子火鍋底料的做法(轉帖 2007-7-27 四川飲食網) 川味火鍋雖然品種繁多,但歸結起來無非只有兩大類:一類是白湯火鍋,一類是紅湯火鍋。當然,最具川味特色的還要數紅湯火鍋。 紅湯火鍋的典型代表當推「毛肚火鍋」。「毛肚火鍋」起源於山城重慶,它是紅湯火鍋的鼻祖,如今許多紅湯火鍋品種都是在它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 正宗的重慶「毛肚火鍋」調制時重用牛油,它主要還是依靠牛油來提香,而且其傳統做法幾乎就不加別的香料 花椒除外 。這種火鍋的特點是,味道厚重,麻辣味特別突出,湯汁紅亮略顯濃稠。 但是,自這種「毛肚火鍋」被引入成都地區以後,為了適應當地消費者的口味,成都地區的同行便陸續對它做了一些改進,最終形成了一種成都風味的紅湯火鍋。成都地區的紅湯火鍋調制時主要用菜油,同時輔以適量的牛油,並加入了各種香料。可以說成都地區的火鍋依靠的是牛油和香料混合產生的復合味來提香。此外,成都火鍋還適當減低了傳統毛肚火鍋中的麻辣刺激味,使之麻辣適度而不燥烈,味道鮮香而不油膩,湯汁紅亮而不濃稠。本文下面介紹的就是成都地區的紅湯火鍋。 製作紅湯火鍋的關鍵在於火鍋底料的炒制。炒制火鍋底料時,不僅要掌握好各種原料的用量和比例,而且要掌握好正確的炒制方法。雖然各個火鍋店炒制火鍋底料時所選用的原料和採用的方法有一定差異,但基本原料和基本方法還是一致的。 下面,筆者就根據自己的經驗,將成都紅湯火鍋底料的炒制方法作一詳細介紹,並順便介紹火鍋湯料的調制及其一些相關問題,希望能對各地從事火鍋製作的廚師有所幫助。 一、火鍋底料的炒制 原料:菜油500克 牛油300克 郫縣豆瓣300克 干辣椒350克 生薑20克 大蒜40克 大蔥60克 冰糖30克 醪糟汁100克 八角20克 三奈10克 桂皮10克 小茴10克 草果5 紫草5克 香葉2克 香草2克 公丁香1克 製法: 1、菜油先煉熟;牛油切成小塊;郫縣豆瓣剁細;干辣椒入沸水鍋中煮約2分鍾後,撈出絞成茸,即成糍粑辣椒;生薑拍破;大蒜去皮剝成瓣;大蔥挽結;冰糖敲碎;八角、三奈、桂皮掰成小塊;草果拍破。 2、炒鍋置中火上,炙鍋後倒入菜油燒熱,放入牛油熬化,投入生薑、蒜瓣、蔥結爆香,接著下入郫縣豆瓣和糍粑辣椒,轉用小火慢慢炒約1~1 5小時,至豆瓣水氣炒干、香氣四溢且辣椒微微發白時,揀出鍋中蔥結不用。 3、隨即下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草果、紫草、香葉、香草、公丁香等,繼續用小火炒約15~20分鍾,至鍋中香料色澤變深時,下入冰糖、醪糟汁,用小火慢慢熬至醪糟汁中的水分完全蒸發,這時將鍋端離火口,加蓋焐至鍋中原料冷卻,即成火鍋底料。 二、火鍋湯料的調制 原料:豬棒子骨300克 牛棒子骨300克 雞爪骨100克 生薑10克 大蔥30克 料酒20克 雞精30克 味精15克。 製法: 1、豬棒子骨、牛棒子骨洗凈後敲破;雞爪骨洗凈;生薑拍破;大蔥挽結。 2、先將豬棒子骨、牛棒子骨、雞爪骨入沸水鍋中焯一水,撈出放入清水鍋中,加入生薑、大蔥、料酒,用大火燒開後,轉用小火熬至湯色乳白,打去料渣不用,即得鮮湯。 3、接著調入雞精、味精,另將干辣椒、花椒投入炒鍋內加菜油炒香,隨後分別撒入5口火鍋中 每口火鍋撒干辣椒150克、花椒25克 ,這時就可將火鍋端上桌,待燒沸數分鍾後,即可動手涮燙各種原料了。 三、操作時的一些相關問題 1、在火鍋底料的炒制過程中一定要用小火,這樣一是可避免將原料炒煳,二是可使原料內部的香味和色素等充分滲出。 2、炒制過程中還要用手勺或鍋鏟不停地翻動,以使原料受熱均勻並避免粘鍋。 3、火鍋底料中加入的郫縣豆瓣主要用於提味,而糍粑辣椒則主要用於提色,不過兩者均要慢慢炒干水氣,這樣才能使其味道和色素充分地溶於油中。 4、火鍋底料中加入冰糖可以起到「亮」湯汁的作用。而加入醪糟汁,則為的是促使豆瓣和辣椒中的辣味、香料中的香味充分滲出並溶入油中。此外,加入醪糟汁還可起到調和諸味並除去某些香料中苦澀味的作用。 5、火鍋底料中加入香料無疑是為了增香 其中加入的紫草是為了增加紅色 ,但香料的用量不可過大,否則會產生苦澀味。同時,所加香料的種類也不宜過多,以加入八角、三奈、桂皮、小茴等常用香料為主,再加入少量其它香料輔助即可。注意,通常火鍋底料中所加入的香料要比調制鹵水時所加入的香料為少。 6、在調制火鍋湯料時,如果口味要求不是太辣,那麼其中的干辣椒便不用直接入炒鍋用油炒香,而是先入沸水鍋中焯一水後 以減其辣味 ,再撈出撒入火鍋中。 7、火鍋底料大批量的炒制方法和小批量的炒制方法有一定差異。小批量的炒制一般要將其中的香料打成粉末,並減少其用量,同時還要適當地縮短香料的炒制時間。 8、火鍋底料炒制好以後,面上都浮有一層油。我們可將這層油打出一部分作為老油,以備下次炒制時作「母油」使用,因為這樣做可使火鍋底料的香味更加濃郁醇厚。 總結一下,重慶火鍋重點是辣香;成都火鍋側重在麻上;偶個人比較喜歡川東達州地區的風格,麻椒香正好,香料也不是加得滿滿一鍋,紅湯清湯都很分明。 最好的貯藏方式當然是冷凍!
採納哦
❷ 我想做麻辣燙生意,有朋友做過的請傳授點經驗給我吧,謝謝了。
希望你用的上
按照先後順序分類分為:
串菜—配製大料—炒制大料—湯料熬制—湯料調味—燙菜過程—裝碗過程
1.可燙制菜類: (根據當地的菜類品種大概可以有40種左右)
1.1 素菜類:
青菜白菜花菜香菜 生菜 菠菜 黃花菜 空心菜綠豆芽黃豆芽豆腐日本豆腐豆腐乾豆腐皮腐竹平菇香菇金針菇絲瓜黃瓜海帶藕片冬瓜片土豆片油豆腐火腿腸胡蘿卜油條年糕鴨血粉絲粉條等(買粉絲的時候,一定要買比較好的,不容易煮爛的;因為吃麻辣燙時,基本上每個人都會點一份粉絲,如果粉絲質量不好,會影響總體的口感)
1.2葷菜類:
牛肉鹹肉鴨腸油炸肉皮牛百葉及各種貢丸蟹柳類等(註:串菜這一環節比較靈活,最主要的是串了覺得比較美觀;用比較少的材料,串好了以後讓顧客看了覺得份量比較多,吃起來又吃得不會太飽,讓人吃了一次,下次還想吃)
2.湯料配方:
2.1主要配製大料: (另提供每種大料的市場價格,僅供參考)
我原來做的時候,每次配底料的時候也不會用標准電子秤去稱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手去抓來估計的(配料時比例不要差別太大,基本是不會影響口感的)因我的手在正常的男性當中稍微大一點,下面我將提供一下我用手抓的大概比例,以給你們提供參考. (解釋:①一隻手的滿把: 即用右手抓滿一下的量;②一隻手的大半把即右手抓一半多一點(比第①項用量少一小半左右);③以個數計:直接按個數就可以了)
白寇(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 ;香砂(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 桂皮(8元/斤;用量:折成小段,一隻手的大半把) ;小茴香(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大茴香(6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再多一點) ;草果(25元/斤;用量:6-7個) ;孜然(10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 ;丁香(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大半把);香葉(7.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 ;涼姜(8元/斤;用量:6-7個);花椒(25元/斤;用量:一隻手的滿把再多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麻」的關鍵,能吃「麻」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辣椒:(用量:一隻手滿把,想辣就多加一點,不想太辣就少加一點,在麻辣燙中此料是「辣」的關鍵,能吃」辣「則在此用量基礎上增加,反之則減少)
註:①因為我之前每次配料時,習慣一下配三天的料;以上的配方是我配三天料的用量,但是炒料這前一定要把三天的用量分開,即每次只炒三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不習慣一下配三天的料,那你也可以每次只配一天的用量,也就是說每種料的用量要除以3,即是每天的用量,這一點重要。
②試做時草果、香砂、丁香這三種大料的用量一定要按照我的用量去做,一定不能多加,如果加多了很容易造成湯比較苦,味怪。
2.2 炒料時輔料(主要為炒料,油燒熱時,放入油內起到炸香的作用)
生薑(0.3斤左右,切片) ; 大蒜頭(整2個,刀切一分為二,不用切的太小) ; 山東大蔥(2根,切成3寸的段)
2.3 湯內增鮮的輔料(不銹鋼湯桶內注入水時,直接放入湯桶內)
牛腿骨(1個,大概4-5斤左右。也可用牛身上其他部分骨頭,但腿骨比較好) ;
冷凍雞架(2個即那種沒有多少肉的雞骨頭,一般的菜市場即可有售 )
註:試做時,增鮮的東西加的多一點可以,加的越多就越鮮(如牛骨、雞架)
2.4湯內輔料:
火鍋底料(重慶三五牌,用1袋150克) ; 陴縣豆辦醬(200克,選用桶裝的四川郫縣油豆辦醬;試做時,買袋裝的就行)
3.炒制大料過程:
3.1 先把之前一次配三天的用量,平均分成三分;(因為之前一次配的是三天用量,現在只炒一天的料就可以了,如果說你配料時,只配了一天的用量,那就不用分了).
3.2炒鍋置旺火,先加入牛油400克熬化,再加入色拉油300克,燒到7-8成熱時,再加入2.2的輔料炸香。
3.3 再加入2.1的大料用大火炒出香味.(炒料這一步其實也沒有什麼,基本上日常家裡面炒菜的過程相同,但也不要把大料炒糊了)
4.熬湯過程
4.1 在不銹鋼桶(選用直徑35厘米,深為38-40厘米的不銹鋼桶,此桶大概能裝25公斤水左右)內先加入2.3增鮮的輔料;桶內注滿水用中火把湯熬開(熬湯過程中,注意隨時把湯表面上的一層浮沫撇除,如果想湯味比較鮮一點,湯熬開後,可以改成小火再適當的多熬一會兒),再放入2.4的湯內輔料和炒好的大料,用中小火進行熬制,大概再需用半小時左右。
4.2 用網狀的漏勺把熬好的湯和大料分開,湯放入另外一個桶內(此料即後來燙菜用的湯和加入碗內喝的湯),在裝大料的桶內重新加入水,可反復熬制三桶湯料左右.
4.3 第二鍋和第三鍋湯料是用中小火熬開後,然後再改用小火再多熬20分鍾左右.
4.4把熬好的湯上面一層辣油用勺子撇起,裝入另外的一個小桶內備用.
注;因這個辣油比較香、麻、辣,如果不撇開的直接放在湯內的話,對不能吃辣的朋友,吃的時候會受不了;當然如果你能吃辣,麻辣燙裝碗前可根據口味直接加入碗內,或者燙到最後,湯內沒有什麼味道,也可加入一點此辣油。
5.調制燙料:
5.1 三桶湯料熬好以後,把三桶湯料進行混合(因第一鍋湯內大料的味道比較重,第三鍋的味道比較淡;混合的目的,就是讓其味道比較平均)
5.2 湯混好以後,根據個人在口味,在湯內加入適量的鹽,再加入味精、雞精、湯料王(湯料王選用排骨味的那種)
註:調湯時,味精不能多放,多放味道會苦;雞精和湯料王一定要加很多,多到相當於我們日常家庭用量的5倍以上;當然也有的朋友不喜歡把味米\雞精和湯料王直接加到湯桶內,那麼你也可以把這些調料直接加到碗內也可以,但是鹽是直接加到湯桶內的,如果不直接加到湯桶內,則燙出的菜會沒有什麼味道.
6.燙制過程:
6.1 把調過味的湯放入爐火中,使之保持小沸,即可燙菜。
6.2 燙菜時,按照各種菜燙制時間的長短,先後放入燙勺內(一般不容易熟的先放,容易熟的後放)
6.3 麻辣燙裝碗,然後加入湯;如果能吃辣的,可以在碗內加入適量的辣油(這個辣油,也就是之前提到過,從熬好的湯表面提煉出來的)
另外,以下幾要點需要掌握:
1.炒制大料時,加入鍋內的油一定要多,基本是用的油差不多要淹過大料.(如果油太少,湯熬好後,表面油太少,就無法提煉辣油)
2.炒制大料時,油燒熱時,要用大火炒制(炒制大概需要3-5分鍾),但是要注意大料一定不要炒糊了。
3.炒好的大料,加入多少水進行熬制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加入的水太少,熬出的湯就會發黑,味道會苦且不好吃;如果加入的水太多,則熬出的湯就會比較淡(打個比方來說:我們日常買的辣椒都有辣和不怎麼辣的;所以每種調料的味道,都有味重和味不重的;所以你們剛開始試做時,燙熬好後,如果苦,則水的用量再增加一點;如果味道淡了,則水的用量要再減少一點;「麻辣燙」湯料的好壞,在這一點特別重要,有很多朋友試做時,遇到的問題,基本上是出在這個方面。
4.另外有些朋友就是搞不懂所謂的「紅湯」與「白湯」的區別:其實熬好的湯上面有一層紅紅的辣油;如果把這一層辣油完全撇開,湯則變成清湯(當然這個湯也不能完全說是清湯;也是有麻辣味的,只不過口味沒有那麼重);如果比較能吃麻、辣的朋友;可以在清湯裡面加入這個撇開的辣油,也就變成了所謂的「紅湯」
5.建議各位試做時,如果為了避免太浪費原料,可以按照我提供的大料和水的配比;縮小比例進行試做. 6.熬好的燙上面的一層辣油,一定要分開,如果不分開,你喝湯時會覺得湯比較麻辣,對於不能吃麻辣的朋友也許會覺得受不了;能吃辣的朋友,可以在碗裡面加入這個辣油。7.現在有的朋友不喜歡太麻、辣的麻辣燙,比較喜歡那種有三鮮味但又稍帶一點麻辣的麻辣燙;如果你喜歡三鮮的那種,那麼你做這種麻辣燙時,就重點把骨頭和雞架等增鮮的原料多一點,但大料的比例要減少一點,至於怎樣能達到你的要求,你自己則要多試驗幾次。8.我再次說明一下,我這個配方確實很不錯,也許有的朋友第一次試做,有可能用量方面把握不信,造成第一次試做不是太理想;如果真有這種情況,那你也不要灰心,你可以打電話給我,我們再進行溝通一下,看問題到底出在那裡。9.因有的朋友第一次試做,如果買少批量的牛油,太好買;那你試做時,也可以用雞油來替代,(雞油買那種半成品,自己回來提煉),如果沒有牛油和雞油,那麼也可以用豬油來替代,不過豬油是效果最差的;如果試做時不方便買牛骨,那也可以用豬骨來代替)
10.如果你有看不懂的地方,或者在試做過程中,遇到有什麼問題,請和我聯系,我抽空給你們答復。註:紅色字體部分,為重點部分,請一定要注意。說句實在話,我自己覺得我這個配方口味是非常不錯,因為有的朋友可能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在大料用量方面,第一次可能把握不準;所以我希望有的朋友只要你是誠意想做,不管你第一次試做的味道如何,但是你也不要灰心;希望你能打個電話給我,我們再溝通一下,看看問題點出在那裡。附:所有的大料在當地的調味品市場全部有售,有的地方叫法不一可以參照如下:
1.草果: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
2.香砂:又叫砂仁、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
3.桂皮:又稱肉桂.這種東西比較常見.
4.小茴香: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
5.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或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
6.花椒:這是一種較熟悉的調料,不用介紹.
7.丁香: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
8.白蔻:又叫白豆蔻 、圓豆蔻、百叩、叩仁. 9.香葉:即桂樹有葉子,呈灰綠狀.10.涼姜:有的地方也叫三奈、沙姜、山辣,為根狀莖。
❸ 有什麼好的火鍋店可以加盟
小編介紹幾家比較知名的火鍋品牌供您選擇。
1、海底撈火鍋
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個品牌,以服務周到聞名全國,店裡的整體裝修也十分的柔和,環境較好,沒有吃過的朋友們可以去嘗試一下。
不知道有沒有你熟悉的品牌呢,每家火鍋店都有它的特色,個人比較喜歡渝味楠老火鍋這個火鍋品牌,因為老品牌、老味道深入人心,不過還是要看你自己喜歡那種風格。
❹ 如何開一家火鍋店火鍋店最常見的經營模式
你好,朝天門火鍋為您解答(以下回答,手打原創)
首先,火鍋店的經營模式很多,舉例:
以菜品為特色的經營路線:比如毛肚火鍋,鴨腸火鍋,牛肉火鍋,魚火鍋等等。
以方向為特色的經營路線:比如市井火鍋,串串火鍋,小火鍋,傳統火鍋,自助火鍋等等。
甚至你可以自己創新式的做一些經營模式,但不管如何,這些經營模式本質其實都是屬於火鍋范疇,開一家火鍋店,本質有兩個要點:
一、火鍋底料決定了口味;
二、火鍋店經營技巧決定了是否能持續經營,是否能做得長久;
如果你仔細分析觀察,生意火,人氣旺的店,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有一個會經營的老闆,所以經營是一個技術活兒,那如果自己欠缺相關經營經驗怎麼辦呢?可以參考:
一、嚴格執行品牌方的經營方案
加盟品牌有一個重要意義就在於,品牌方成熟的經驗(大品牌)可直接拿來運營,一個老字型大小品牌,多年的運營經驗不是小品牌可以比擬的,所以這也顯得自己在選擇品牌的時候相當關鍵。
二、在執行的過程之中不斷學習
火鍋市場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身為管理者或者老闆,需要有一個不斷學習的心態,在日常經營之中學習技巧,比如進貨,到客,鎖客,維系顧客,老顧客的打造等,逐步積累自己的火鍋店運營經驗。
以上,原創回答,同行請勿復制粘貼(否則舉報),如滿意,望採納。
❺ 武漢開一家麻辣燙店要投資多少錢
每一個麻辣燙品牌的加盟費都是不一樣的,基本加盟費在4萬左右,在你當地的房租成本、裝修成本、人員成本來決定。基本在二三線城市,開一家60方左右的麻辣燙店投資在10萬左右。不過這個非常要根據你的情況具體分析。
❻ 我想開個麻辣燙店,我不會做我想加盟,我應該加盟那家好,味道好一點的,要多少錢
張亮麻辣燙是相當有特色的一個麻辣燙品牌,比起其他的品牌它是擁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的,首先品牌的優勢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比較重要的優勢,因為有了品牌的強大,才能使其麻辣燙美味在市場中擴散,才能得到那麼多消費者的喜愛。
張亮麻辣燙的加盟費用一線城市每一年3萬元,縣級城市的加盟費用在兩萬元每年(其中包含1000優惠的提升/增加金)憑借著強大的市場名氣以及完善的品牌管理經驗張亮麻辣燙在市場上遭到了廣大消費者以及很多加盟商們的喜歡與認可,發展的速度也是十分的迅速,成為了國內市場上加盟加盟發展比較快的連鎖企業之一。
總之呢,想要加盟張亮麻辣燙的話,是需要了解張亮麻辣燙加盟費的一些情況的,說實話,您要是真心想要同張亮麻辣燙總部合作的話, 不要被所謂的加盟費嚇到,因為您看過之後就會知道,該項目所需的加盟費根本就不高!所以還是要敢於嘗試!
加盟張亮麻辣燙?張亮資料包?點擊官方預約申請
❼ 想開麻辣燙店,怎麼找到一個好的加盟品牌
知道內蒙古烏海市嗎?那裡人口不多城市不大,但是說起麻辣燙,本人走了大半個中國,吃的麻辣燙各種口味!但是唯獨烏海旺薪麻辣燙,讓我吃了回味無窮,三天不吃就會回味的!如果有機會你可以去嘗嘗,烏海就一家,問大人孩子都知道,沒有不知道的!他家開了20年啦!
❽ 我想開個麻辣燙,之前沒有做過餐飲,是加盟好還是自己干好
很多人選擇進入餐飲業的時候,看重的正是餐飲業的門檻低。不過在疫情的沖擊下,現金流、私域流量、新零售、直播等新概念沖擊著餐飲人,很明顯,餐飲行業的門檻,已經變得越來越高了。進入品牌化時代,相比於自己單干,加盟像楊國福之類成熟的品牌方能夠有效降低經營的門檻。
加盟一個成熟的餐飲品牌,最重要的是會獲得技術支持、管理支持、團隊支持、產品支持、品牌支持、供應鏈支持等全方位的扶持幫助。
另外,一個品牌的存在需要時間的沉澱,大品牌正是用時間證明了市場價值。比如楊國福麻辣燙已經創立17年,從2003年前身楊記麻辣燙第一家直營店在哈爾濱永和街成立,到如今全國門店已經突破5900家,海外門店也在持續增長,這一點就足以證明品牌對市場需求理解和把握是正確的,加盟這樣的品牌才會具有長期盈利的能力。
楊國福麻辣燙的全國門店都配以優質的中央采購服務,對於沒有餐飲經驗的創業者來說,可以避免少走彎路以及降低風險。
❾ 我想開麻辣燙需要加盟嗎開個店得多少錢
1:麻辣燙點菜櫃(保鮮櫃)一個,有1米5、1米6、1米8、2米、2米2 、2米5等幾種不同長度的,價格也從20003500元不等,舊的、二手的就便宜些。這個東西,麻辣燙店裡要。要是擺攤賣麻辣燙就不需要這個了。
2:如果一個麻辣燙店50平方,大約放8~9張桌子 25元/張=225元,36個凳子13/個=468元。
3:一口燙菜的鍋 一口高湯鍋 120元*2==240元。一個液化氣灶115元左右。
4:現在也有的地方使用麻辣燙機燙菜,一台麻辣燙機大約1700元左右。
你要是擺攤的你也可以自己做,到市場買最大號的不銹鋼盤子。然後找到做電焊的 量好你需要的高度,做個架子。把盤子扣上面就行。下面裝兩個煤氣的灶頭。就好了。簡單便宜。
5:麻辣燙鍋裡面的燙菜鐵筐子 6個 6元/個=36元。
6:麻辣燙點菜夾子10個 2元/個=20元。
7:麻辣燙點菜塑料筐20個 2元個=40元。
8:放菜的塑料筐、塑料婁子50個 2元一個=100元。
9:勺子1把、菜刀1把、辣油盆1個、水桶2個、大料桶1個、洗菜盆3個、醋壺9個,辣椒碟、麻汁碟9個、料碟9個、筷籠子9個、小勺子18個、蒜泥碟9個、碗26個、共約200元。
10:進葯材300500元。
11:進干貨副食品1000元左右。
12:買菜等約200~300元。
13:一次性碗500個,一次性筷子,打包袋10元1000個。
14:其他雜物200元。
做麻辣燙要多少本錢?除去房租、轉讓費,最多一萬左右就把一個40平方的麻辣燙店開起來了,資金回籠的很快。幾天東西賣掉。錢就回來了。這樣循環著。賺錢是很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