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貴州興義的小吃店吃粉,小吃店的餐桌上放一個大玻璃瓶,里邊有黑水泡的青紅辣椒挺好吃的,有誰知道怎樣
先買個玻璃瓶,最好用山泉水,辣椒剛摘的。比例為:水2斤:鹽500克:花椒、大料、八角各50克。製作法:先洗玻璃瓶,倒入山泉水,放入辣椒(裡面還可以放青菜,小黃瓜,小江豆等等),再放花椒、大料、八角,最後把鹽均撒在上面,兩天後就可以吃了。
B. 興義的小吃好吃嗎
興義的小吃有哪些? 5
標簽: 興義, 小吃
一、興義刷把頭。
形象的來說,就是用像絲娃娃一樣的很薄的麵皮,包上特製的鮮肉餡,放在蒸籠裡面蒸,吃的時候自己把熱熱雞湯和調料從上面的開口裡灌進去,呵呵,趁時一口咬下去。
地點:興義街心花園花得來冰室旁邊 售價:4塊錢10個
官方介紹:起始於清同治年間。因其形狀如民間所用竹刷把而得名。
二、鄒家雞肉湯圓
特製的雞肉餡咸湯圓,糯米面一點也不粘人。鮮滑爽口。
官方介紹:興義鄒家小店的湯園,以「眾家皆甜,唯我咸鮮」的獨特風味,迎得省內外顧客的贊譽。鄒家小店的湯園,以雞肉為陷,灌雞湯、點花生醬,鮮香爽口,別具一味。
地址:稻子巷 超群餅屋斜對面
三、興義羊肉粉。
貴州大家多聽過了遵義的羊肉粉,其實興義也有養在深閨的美味小吃,興義羊肉粉它不同於其它地方的羊肉粉,加上了興義獨特的辣醬,我覺得興義羊肉粉的獨特美味全在這個醬,另外它還有很多花椒,麻辣十足。羊肉沒有臊味,可放心食用。調料有泡蘿卜丁、香菜、薄荷等。呵呵,這個算興義人最自豪的小吃了,花溪牛肉粉來興義開分店不到一個月就垮台了。售價;每碗3元,到處都有。
四、蘇記杠子面
「舒家杠子面代代相穿,全部手工製作,製作工藝在文革期間險些失傳,改革開放後重新大放異彩」等等,「取精面按比例放鮮雞蛋和勻,杠子壓多次,切成細絲面條,煮麵一次一碗起鍋,用雞湯調配。面細筋好,入口鮮香。」----這一句是我在網上找到的描述,不過價錢已經由2塊5漲到了3塊。面有三種口味,傳統,辣雞,腸旺。
市中心有連鎖店,方便找到。
五、泡蘿卜+蛋炒飯一條街
泡蘿卜很多地方都有,但是一條街全部用來賣泡菜絕對是興義的特色。幾十種的興義泡菜,加上特製的青椒辣子醬,炒上一碗香香噴噴的蛋炒飯,絕對是最世俗的享受~~~ 地址:興義泡蘿卜街 花費:2個人去的話,30元吃個飽
六、興義沙鍋飯
興義的沙鍋飯是絕對和其它地方不一樣的,飯是用淡油蒸出來的,本身有調料,就是光吃飯也很香,上面配有瘦肉末和萵筍做的餡料,加上和炸荷包蛋,美味哦。吃的時候下水豆腐,還有數種泡菜,很有一番滋味。
地點:街心花園 一問都知道
七、貞豐糯米飯
兄弟城市貞豐的特產。早在清嘉慶年間已是很有名氣的風味小吃。製作時,先將糯米用冷水泡透,經兩次悶蒸,熟豬油炒好裝鐵鍋內,文火保溫待用。精選瘦肉,放入特製的香料腌上數日後,用油炸至半干。上碗時,切肉成薄片蓋糯米飯上食用。貞豐糯米飯,米香肉酥,油而不膩,色彩美觀,味濃爽口,堪稱獨特的傳統美食。
八、興義三合湯
黔西南著名小吃,攤館必備,居家常食。在糯米飯內放適量本縣特產的四季豆米,加酥肉片、醬油、醋、蔥、胡椒粉、辣椒等佐料,摻入雞湯或豬腳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九、興義狗肉。
本人反對吃狗的。但是作為一個著名小吃,還是應該推薦一下。興義狗肉之味美在於選料講究,為保證狗質味,總結出「頭黃二黑三虎 斑,自狗肉味最平淡最平淡」的歌廖。狗殺後砍成幾大塊,放入純罐中清燉,然後剔除骨頭,再將肉加生薑、砂仁、食鹽、草果等文火燒燉後撈起置於鋪 品之上。
吃狗肉更是十分講究,主要把燉好的狗肉切成薄片然後放到一小鍋,再 舀進原湯,拍碎一兩小塊生薑,加進一些大蔥段,再煮進一些白菜。最講究的是蘸水,放進辣椒面、蒜泥、薑末、花椒粉、蔥花、芫荽、味精、鹽、湯 油、原湯 、薄荷等,薄荷是最重要的香料,有了它狗肉才有了獨特的風味。
地點:興源街 據說蔡記口味是最的了
十、聶氏家傳剪粉
位於三月橋路21號橋頭的聶氏家傳剪粉,以其具有薄、軟、韌性好、口味佳特點,聞名全州及省內外。聶氏家傳剪粉以傳統手工藝製作,至今已有90餘年的歷史、剪粉精選優質大米,浸袍後不加任何添加劑,經磨漿、勾兌、蒸熟、冷卻等程序製成色澤潔白、厚薄均勻的剪粉,再配上優質菜油製作的辣椒油、花椒油,芝麻醬、花生醬,大頭菜、香蔥、芫荽、酥豆及鮮脆的綠豆芽佐料涼拌而食味道極佳,吃完剪粉後,再喝上一碗聶家祖傳秘方釀制的白醋,酸甜可口、生津留香。在外地工作的興義人。逢年過節回到興義,都要帶著他們的子孫來品嘗聶家吃剪粉,他們說小時候就背起書包來聶家吃剪粉,幾十年過去了就都令人難以忘懷
小吃還有很多,但是這里不夠寫了哦。有時間請到我們美麗的貴州興義來做客,這里不僅有美味的小吃,還有優美的風景。讓你來了都捨不得走咯。。
最主要的是 你一定要帶夠本噢```
C. 請問貴州興義市有名的小吃有哪些註明具體位置
花月小區有阿奎小吃、周家過橋米線,最近新開的一家柳州螺螄粉店也不錯,打破了興義米粉沒有蔬菜的局面,營養搭配很合理,而且酸辣香湯,特別爽!值得一嘗!
D. 貴州特色小吃有哪些
1,青岩玫瑰糖
青岩玫瑰糖是貴陽市的地方傳統名點。鮮香酥脆,味道回味無窮。問世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1874年青岩街上平正寬家首創的,相傳,一天平正寬逛街看到一小孩叫賣玫瑰花瓣,他想,玫瑰花瓣香味誘人,摻在糖里,又香又甜,一定好。於是就買一些玫瑰花來切碎,加入碗兒糖舂成密餞,用陶缽裝上在太陽下曬干。
然後用糯米和小麥製成麥芽糖稀,加上芝麻、核桃仁、沙糖和玫瑰花蜜餞,搓均後切成薄片或長條,這就成了香甜酥脆的有玫瑰香味的麻片糖。
2,遵義豆花面
遵義豆花面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傳統小吃。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最初由佛教素麵,創制於20世紀初。遵義豆花面遵義豆花面是很有特色的貴州特色小吃,遵義豆花面以面條為主要材料,烹飪的做法以煮菜為主,口味屬於咸鮮。
3,遵義羊肉粉
遵義羊肉粉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地方小吃。用鮮羊肉熬湯,澆米粉,放羊肉片、調料而食。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貴州各地均產羊肉粉,唯有遵義羊肉粉馳名。遵義市的大街小巷,羊肉粉館櫛比鱗次,食客之多,首屈一指。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4,劉二媽米皮
劉二媽米皮是遵義老字型大小的名小吃,製作原料主要有米皮,卷粉、大頭菜等。它起源於90年代,已遍布遵義各個地方。
5,南白黃糕粑
南白黃糕粑為遵義縣南白鎮特產,原料普通,製法獨特,兼具"糕"、"粑"的特點,富有傳統風味。其原料為上好的大米,糯米各一半,再加兩米總和8%-10%黃豆。
將米磨成粉,糯米蒸熟,黃豆磨漿,摻合拌勻,待漿干後搓揉成團,打成長條形塊狀,外包斑竹筍殼,用繩扎緊,然後上甑猛火蒸2-3小時,讓粑熟透。再小火悶24小時左右即可出甑。出甑後水分蒸發"收汗",粑表面黃亮油潤,不沾手、不稀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