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邢台地震的級數
時間:1966年3月8日5時29分14秒/3月22日16時19分46秒
地點:河北隆堯縣/寧晉縣
震經/震中:6.8級/9度;7.2級/10度
波及范圍/損失:北到內蒙多倫,東到煙台,南到南京,西到銅川/地震發生後,漫天飄雪
死亡人數: 8064人
簡介
1966年3月8日5時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區隆堯縣東,發生了6.8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為 9度強。繼這次地震之後,3月22日在寧晉縣東南分別發生了6.7級和7.2級地震各一次,3月26日在老震區以北的束鹿南發生了6.2級地震,3月29日在老震區以東的巨鹿北發生了6級地震。從3月8日至29日在21天的時間里,邢台地區連續發生了5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時19分在寧晉縣東南發生的7.2級地震。〔6.8級地震波及142個縣市,7.2級地震破壞范圍包括136個縣市。有感范圍北到內蒙多倫,東到煙台,南到南京,西到銅川等廣大地區。〕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為10度、這一地震群統稱為邢台地震。
邢台地震的破壞范圍很大,一瞬間便襲擊了河北省邢台、石家莊、衡水、邯鄲、保定、滄州6個地區,80個縣市、1639個鄉鎮、17633個村莊,使這一地區造成8064人死亡,38451人受傷,倒塌房屋508萬余間,這次地震襲擊了110多個工廠和礦山,襲擊了52個縣市郵局,破壞了京廣和石太等5條鐵路沿線的橋墩和路塹16處,震毀和損壞公路橋梁77座,地方鐵路橋2座。毀壞農業生產用橋粱22座共540米。
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3月22日7.2級地震時,邢台、石家莊、邯鄲、保定4個地區,發生山石崩塌361處,山崩飛石撞擊引起火災22處,燒毀山林3000畝。
震後次生火災連續發生。根據邢台、衡水、石家莊、邯鄲、保定5個地區統計,1966年3月中旬至4月初,就發生火災422起、燒傷74人,燒毀防震棚470座。
在震後短短的時間里,地震謠言和地震誤傳事件迅速泛濫,僅謠言就涉及河北、河南、北京等3個省市、8個地區、40個縣市,影響面積達數百萬人,致使災區及其鄰區廣大群眾驚慌不安,一度無心勞動,工業產量下降,農業出勤率降低,其間接損失是巨大的。
相關資料
震區處於滹陀河沖積扇的西南緣,太行山山前洪積——沖積傾斜平原的前緣,古寧晉泊湖積——沖積窪地及沖積平原之間。滏陽河自西南向東北流經震區中部。
震區在構造上屬於邢台地塹區,它東鄰滄縣隆起,北接翼中拗陷,西界太行隆起,南鄰內黃隆起。這次地震活動嚴格限制在邢台地塹內部。
邢台地塹的總體構造方向為北北東向,內部發育一系列較大的北北東——北東向斷裂帶,局部尚發育有北西——北西西向斷裂。根據物探資料,地塹的凸起和凹陷之間有兩條隱伏斷裂;一條在南部,方向由西端的北西西向轉為東端的北東向;一條在北部,方向為北北東。前者的東北端點與後者的西南端點相距20公里。根據地區破壞和地震活動特點判斷,這兩條隱伏斷裂經這次地震活動已經相互溝通。
這次地震造成的地面破壞以地裂縫和噴水冒砂為主。地裂縫沿著滏陽河、古寧晉泊和古河道範圍成帶壯分布,總體走向為北30o~35o東。噴水冒砂比較普遍,多分布在古河道、地形低窪和土質疏鬆地區。
沿古河道,不僅地裂縫及噴水冒砂普遍,而且位於古河道上的村莊比相鄰村莊的破壞嚴重;在同一村莊中,古河道通過地段的房屋又比其它地段破壞嚴重。
極震區內的居民點多為土坯牆結構的平房,多數分布在巨厚的亞粘土、粘土、粉砂土等沉積物之上。在地震中,受噴水冒砂、砂土液化的影響,土層承壓能力顯著降低。另外,這里過去是澇窪鹽鹼地區,由於地下水和鹽鹼的長期腐蝕,地基、牆腳很不結實,使房屋的抗震能力大大減弱,因而破壞嚴重。
極震區地形地貌變化顯著,出現大量地裂縫、滑坡、崩塌、錯動、湧泉、水位變化、地面沉陷等現象,噴水冒沙現象普遍,最大的噴沙孔直徑達2米。地下水普遍上升2米多,許多水井向外冒水。低窪的田地和乾涸的池塘充滿了地下冒出的水。淹沒了農田和水利設施。地面裂縫縱橫交錯,延綿數十米,有的長達數公里,馬蘭一個村就有大小地裂縫150餘條。有的地面上下錯動幾十厘米。冀縣閻家寨附近百津渠的堤壩原高出地面2米,震後陷入地表以下2米,在長110米、寬11米的地段上,裂開寬有5米大縫,縫深4米。震區內滏陽河兩岸造成嚴重坍塌,任村滏陽河故道被擠壓成一條長48米、寬3米、高1米的土粱。
目擊者的回憶
一陣巨響驚醒了沉浸在睡夢中的村莊。時而如怪獸嘶吼,時而如悶雷滾過,時而如巨潮襲來。人們正在納悶時,大地猛然劇烈地晃動起來。村民叫喊著摸爬著往屋外跑,「嘩啦啦———」房子紛紛倒塌了。跑出來的人們或趴在地上,或死命抱住樹木,看見一切都像在浪尖上打滾似的晃個不停。房子跟那大風里的麥子一樣,一晃朝著西邊地面倒了下來,一晃又朝著東面的地面倒了下來,再一晃房子散架了。天上刮著黑風,響著怪雷,就像誰把老天捅了個窟窿似的……
40年後的悼念
2006年3月8日5時29分,邢台隆堯縣馬欄村。
村民薛大娘今天起得特別早,她要到村頭的墳地里憑吊40年前在地震中逝去的幾位親人。和薛大娘一樣,村裡有好多人在今天的這一時刻都去祭祀親人。
在村中心的十字路口上,記者還看到有30多個村民正自發地聚集在一起———默哀,他們用這種緬懷的方式來悼念在地震中逝去的鄉親。
40年前的這一刻,也就是1966年3月8日5時29分,6.8級地震使馬欄村的1920間房屋瞬間倒塌,502人死於這場災難,484人受到重傷。
40年彈指一揮間,回首過去如在眼前。
「就在這次恐怖地震發生後不久,3月22日16時19分我市的寧晉縣又發生了7.2級強烈地震,那一年從3月8日到29日這21天的時間里,邢台地區共發生了5次6級以上的地震,後來把這一地震群統稱為邢台大地震。」邢台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市委對外宣傳局局長李志怡說,邢台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發生在平原人口稠密地區、持續時間長、破壞嚴重、傷亡慘重的強烈地震災害。
馬欄村位於邢台大地震的震中。
邢台大地震波及60多個縣,受災面積達2.3萬平方公里,毀壞房屋500餘萬間,其中260餘萬間嚴重破壞和倒塌,8064人喪生,3.8萬餘人受傷。砸死砸傷大牲畜1700多頭。僅邢台地區不完全統計,損失就高達10億多元。這個數額在當時的國民經濟狀況下,已是天文數字。
親歷者的追憶
提起當年的那場地震,馬欄村親身經歷這場災難的74歲老人薛桂巧皺著眉頭說:「哎呀,真是不敢想啊!眨眼間房塌了,地裂了,人沒了!一切都沒了。俺們覺著就跟做了場噩夢一樣。」
薛桂巧老人醒來後,用手使勁掐了一下大腿,感覺著疼,她才意識到這不是做夢。
由於當年科普知識的匱乏,有村裡的老人說是地里的鰲魚翻身呢,當時人們把地震按照自己的想像稱之為「地動」。
事實上,在3月8日大地震發生的前幾天,隆堯和周邊地區就曾有過數次強度不是太大的「震感」,「3月6日早上,房子顫動得特厲害,有的還裂了小縫兒,村民都說是鬧『地動』了,我當時覺得就不對頭,立馬想起近來幾天井水反常的怪現象。」如今,馬欄村的村民袁桂所已經成了隆堯縣地震局的在編「土專家」。
但當時沒有人經歷過大的地震,所以沒有人太在意,直到災難降臨。
白家寨離馬欄村只有兩公里遠,村民國老漢在地震中共失去了4個孩子。他告訴記者,當年村民住的房子絕大部分都是土坯房,村裡惟一在地震中沒有倒塌的就是僅有的幾間青磚房。
「我當時正睡在縣文教局會議室的兩個長椅上,凌晨兩個長椅忽然裂開,我被摔到地上,只聽院子里一片嘈雜。」隆堯縣城的杜梨老先生回憶起40年前的那場大地震,仍歷歷在目。
3月8日上午,杜梨帶著地震的恐懼仍然坐上了到海河工地的汽車,10點時,只見前面的汽車突然扭起了秧歌,扭著扭著又跳起了舞,接著一頭栽進了路溝。正看得目瞪口呆時,自己的車也跳了起來,司機趕緊制動。
「只見路邊的麥田平地躥起三尺高的黑水,黑水卷著泥沙漫過了公路,填滿了路溝,公路也裂開了一尺寬的裂縫。附近村莊騰起的煙塵匯成一片黃雲,瓦片亂飛,雞鳴狗吠,大小牲口到處亂竄。」杜梨說。
11點,車行至小呂寨村,杜梨看到街道到處是嚇暈了的人群,卻沒有人哭叫。
記錄和備忘
「當人們還在睡夢中,突然地聲隆隆、地光閃閃、山河顫抖、房屋搖晃、地面驟裂、黃沙黑水噴向高空。」邢台市地震局編纂的地震資料里就有這樣的描述。
震後災區地形地貌變化顯著,出現大量地裂縫、滑坡、崩塌、錯動、湧泉、水位變化、地面沉陷等現象,噴水冒沙現象普遍,最大的噴沙孔直徑達2米。
地下水普遍上升2米多,許多水井向外冒水。低窪的田地和乾涸的池塘充滿了地下冒出的水,淹沒了農田和水利設施。地面裂縫縱橫交錯,綿延數十米,有的達數公里,馬欄一個村就有大小地裂縫150餘條。有的地面上下錯動幾十厘米。
震區內滏陽河兩岸造成嚴重坍塌,任村滏陽河故道被擠壓成一條長48米、寬3米、高1米的土梁。
在記者查閱的大量資料中,還有這樣的記錄: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僅邢台、石家莊、邯鄲、保定4個地區,發生山石崩塌361處,山崩飛石撞擊引起火災22處,燒山3000餘畝。震後次生火災接連發生,僅1966年3月中旬至4月初,就發生火災422起,燒死39人,燒傷74人,燒毀防震棚470座。
在震後短短的時間里,地震謠言和地震誤傳事件迅速泛濫,僅謠言就涉及河北、河南、北京等3個省市、8個地區、40個縣市,影響面積達數百萬人,致使災區及其鄰區廣大群眾驚慌不安,一度無心勞動,工業產量下降,農業出勤率降低,其間接損失是巨大的。
邢台大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極為關注,共和國第一任總理周恩來在地震第二天冒著強烈餘震親臨災區,查詢災情,慰問災區鄉親,發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的號召。
人民解放軍2萬多指戰員在震後一個多小時即趕赴災區,投入搶救。全國各地區、各部門100多個單位,3.7萬人奔赴災區抗震救災。各種救災物資和慰問品源源不斷送往災區,形成了「一方有災,八方支援」的動人場面。
在隆堯縣城東矗立著一座邢台地震紀念碑,是地震20周年時建的。記者看到,碑的兩側有仿「人」字突邊,碑的正前方為兩段10米寬台階,第一段三級,第二段八級。其餘三面各有12級台階。
一位邢台地震資料陳列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人字突邊象徵著『人定勝天』的堅強意志,正前方台階象徵著發生地震的時間1966年3月8日。其餘三面台階象徵著四面八方的支援。」
地震引發的探索
邢台大地震中,馬欄村死傷人數眾多,村民袁桂所的6位親人被砸死,自己也被砸暈。
40年過去了,記者眼前這位66歲的老人滿臉滄桑,在他和村民一樣經歷了那場「大劫難」同時,他還和地震研究結下了不解之緣。
「當時全村哭聲連天,我任村裡的民兵副連長,從廢墟中爬起來,迅速組織青壯年救人。震後我就開始琢磨為啥地震前幾個月,村裡井水老是冒泡,怎麼打水井水也不幹?後來才知道這是地震的前兆!」袁桂所說,周總理到隆堯視察災情時很憂慮地提到,前人只留下地震的記錄,沒有留下經驗。這次地震付出代價慘重,我們必須從中取得經驗。「我把總理的這些話牢牢地記住了。」
那年的3月12日袁桂所開始觀測井水變化,正式搞起了地震預報。袁桂所在村裡找了6個夥伴,成立了隆堯縣第一個地震科研小組,待遇是村裡每年多給記幾個工分,後來縣里每月給誤工補助5元錢。科研小組的人員由於年齡的增長,有的參了軍,有的出了嫁,只有袁桂所硬是把觀井測地震的活兒給堅持下來了。
「就是因為這眼井,才有了中國第一代地下水觀測井網的建立。」如今,袁桂所把自家的房子蓋在「馬欄一號古井」邊上。每天早8點,他都要測量水位並記錄到牆上的坐標圖里,記者3月7日采訪那天的水位是7.28米。
由於邢台大地震具有前震多、主震強、衰減有起伏、餘震持續時間長的特點,這就為地震科學研究和實驗提供了一個天然場所。也正因此,1966年4月由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籌建的紅山地震台在邢台大地震的嚴峻考驗中誕生了。
紅山地震台位於隆堯縣縣城西北約9公里的紅山山丘上。現在,紅山地震台已發展成為擁有測震、地磁、水準、地電等多種觀測手段的綜合地震台,並成為我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地震基準台。
「可以這么跟你說,新中國的地震研究是從我們這里走來的!」隆堯縣委宣傳部的新聞科長國紅科說這話時,眼裡充滿自豪。
邢台地震紀念碑碑文
(節選)
一九六六年三月八日五時二十九分及二十二日十六時十九分,我區隆堯縣白家寨、寧晉縣東汪先後發生六點八級和七點二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十公里左右,震中烈度為九度強和十度,波及百餘縣、市,尤以隆堯、寧晉、巨鹿、新河為烈。
震前,地光閃閃,地聲隆隆。隨後大地顛簸,地面驟裂,張合起伏,急劇抖動,噴黃沙、冒黑水。老幼驚呼,雞犬奔突。瞬間,五百餘萬間房屋夷為墟土,八千零六十四名同胞歿於瓦礫,三萬餘人罹傷致殘,農田工程、公路、橋梁悉遭損毀。災情之重實屬罕見,傷亡慘狀目不忍睹。
震後,周恩來總理冒餘震之險三次親臨現場,體察災情,面慰群眾,提出「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發展生產、重建家園」之救災方針。李先念副總理暨中央慰問團亦即趕來,撫民心,勵自救。黨中央、國務院之深切關懷,使災區人民沒齒難忘。
省、地、縣黨政領導親臨現場指揮抗震救災,組織發展生產,幫助災民重建家園。
……
撫今追昔,倏已廿載。如今災區已是人笑年豐,地換新顏。然地震之慘痛教訓,親人之所遭不幸,終不能忘懷,黨予人民救命之恩情,群眾抗震卓絕之精神,永刻骨銘心。值此地震廿周年之際,特立此碑,以追懷亡者,激勵今人,垂教後人。
中國歷次大地震
2008年6月2日0時59分台北市發生6.0級地震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8.0級)
1999年9月21日台灣花蓮西南地震(7.6級)
1998年1月10日河北尚義地震(6.2級)
1996年2月3日雲南麗江地震(7.0級)
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地震(7.2級)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地震(7.8級)
1976年5月29日雲南龍陵地震(7.4級)
1975年2月4日遼寧海城地震(7.3級)
1974年5月11日雲南大關地震(7.1級)
1973年2月6日四川爐霍地震(7.6級)
1970年1月5日雲南通海地震(7.7級)
1969年7月18日渤海灣地震(7.4級)
1966年年3月8日至29日河北邢台地震(7.2級)
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脫地震(8.6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