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舌尖上的中國二里出現的所有美食,每一集里都有什麼呀
第一集:
1.西藏——酥油蜜
2.四川——豆花
3.陝西——藍田褲帶面
4.小花菇
5.三門灣——小章魚,彈塗魚
6.山東——煎餅,貴陽絲娃娃,福建潤餅,新加坡薄餅
7.貴州——腌魚(稻花鯉魚),爬岩魚(雷山魚醬)
8.泉州——蘿卜飯
第二集:
1.徽州——人工壓打菜籽油(臭豆腐,油炸鍋巴)
2.陝西——掛面
3.蘇州——蘇式糕點,糯米卷,蘇式小方糕
4.湖南——蕨根糍粑
5.汕頭——蚝烙
6.揚州——燙干絲,葵花大斬肉
7.上海——三套鴨,扣三絲,油爆河蝦,啫啫煲
第三集:
1.黑龍江——鐵鍋燉魚貼餅子,凍豆腐
2.浙江——雷筍,多味筍干,黃泥拱
3.江西——黎蒿炒臘肉,蒿粑,九層皮。
4.北京——榆錢飯,香椿芽
5.浙江——清水螺螄,家魚
6.台灣——飛魚干
7.新疆——葡萄乾,瑪仁糖(切糕),手抓飯
8.安徽——蝦籽+小刀面
9.蘇州——桂花醬(桂花糯米藕),板栗燒雞,扎肝,雁來蕈醬(老鴨雁來蕈)
第四集:
1.山西——小凹饃,涼皮,棗花饃
2.湖北——天門蒸菜
3.上海——紅燒肉
4.四川——泡菜魚,芽菜(腌菜),燃面,下飯菜
5.山東——西瓜醬
6.遼寧——蒲筍干
7.揚州——蒲菜餃子,奶湯蒲菜
8.珠海——糖水,陳皮紅豆沙,姜撞奶,木瓜鯽魚煲,冬瓜荷葉燉老鴨,燉湯
第五集:
1.內蒙古——口蘑,燴南北
2.四川——重慶火鍋
3.深圳——盆菜
4.杭州——西湖醋魚
5.開封——鯉魚焙面,灌湯包,片兒川
6.上海——羅宋湯,炸豬排
7.新疆——大盤雞
8.台灣——眷村牛肉麵
9.寧波——殼菜(淡菜,貽貝)
第六集:
1.內蒙古——華子魚
2.廣西——沙蟹汁
3.莫爾格勒——韭花醬+手把羊肉
4.新疆——饢,紅柳枝烤羊肉
5.寧夏——手抓羊肉,洋芋擦擦
6.珠海——清蒸魚干
7.雲南——雞樅
8.吉林——蕨菜
第七集:
1.青海——酥油茶,糌粑,鍋巴菜
2.天津——煎餅果子,重慶小面,蘇州細面,大肉面,武漢面窩,三鮮豆皮,熱乾麵,廣州
茶,腸粉,艇仔粥,蝦餃
3.廣州——五味鴨,西洋菜豬骨湯,清蒸鱸魚
4.安徽毛坦廠中學——剁椒魚頭,蒿子粑粑,豆乾子燒肉
5.香港——冰皮月餅
6.四川——古藺鎮的米粑,手工面,麻辣雞,鹽酸菜黃蠟丁魚
7.雲南——洱海鯽魚+白木瓜,見手青(紅網牛肝菌)
❷ 舌尖上的中國哪一集是講火鍋的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六集的時候有講到火鍋。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作為一部探討中國人與食物之間關系的美食紀錄片,以食物為窗口,讀懂中國——通過美食,使人們可以有滋有味地認知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度。 「一方水土一方人」,該片將通過展示人們日常生活中與美食相關的多重側面,描繪與感知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家族觀念、生活態度與故土難離。人們收獲、保存、烹飪、生產美食,並在其過程中留存和傳承食物所承載的味覺記憶、飲食習俗、文化樣態與家常情感。該片共8集,從時節、腳步、心傳、家常、秘境、相逢、三餐七個角度來講述中國美食故事,另外第八集揭秘「舌尖」拍攝背後的故事。
火鍋吃法
火鍋的吃法不同於中餐菜,不是將已烹調好的菜餚端到桌子上就可以吃;而是把一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親手操作(烹飪),自燙自食;菜品的燙(煮)食火候,就掌握在食客的手中。因此,食客必須了解火鍋的吃法,才能吃得好。
1、燙,在鍋中燙熟。
其要決是:首先要區別各種用料,不是各種用料都是能燙食的。一般來說,質地嫩脆,頃刻即熟的用料涮:即將用料夾好適用於燙(涮)食,如鴨腸、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等;而質地稍密一些,頃刻不易熟的,要多燙一會兒,如毛肚、菌肝、牛肉片等;其次要觀察湯鹵變化,當湯鹵滾沸、不斷翻滾、並且湯鹵上油脂充足時,燙食味美又可保溫;再次,要控制火候,火候過頭,食物則變老,火候不到,則是生的;第四,燙時必須夾穩食物,否則掉入鍋中,則易煮老、煮化。
2、煮:即把用料投入湯中煮熟。
其要決是:首先要選擇可煮的用料,如帶魚、肉丸、香菇等這些質地較緊密的,必須經過長時間加熱才能食用的原料;其次,要掌握火候,有的煮久了要煮散、煮化。
3、吃火鍋的經驗應是先葷後素。
燙食時湯汁一定要滾開,要全部浸入湯汁中燙食;其次是喜歡麻辣味的,調節麻辣味,方法是:喜麻辣者,可從火鍋邊上油處燙食;反之則從中間沸騰處燙食;再次就是吃火鍋時,必須配一杯茶,以開胃消食,解油去膩,換換口味,減輕麻辣之感。
4.火鍋中放中葯同煎。
用中葯石斛、元參、麥冬各10克,用紗布包好。放在火鍋中同煮15-20分鍾後,去紗布葯包,即可食用。有滋陰降火生津作用,可防止吃火鍋誘發的「上火」現象。
5.火鍋中放些蔬菜或豆腐。
蔬菜如菠菜、芹菜、青豆等。豆腐及其製品如老豆腐、百葉等。蔬菜中含大量維生素和葉綠素、豆腐中含有石膏成分,性都偏涼,均有清熱瀉火除煩等功效。可以防止吃火鍋「上火」。
6.火鍋中加入少許啤酒。
在火鍋中加入2匙啤酒,可使火鍋湯汁醇香味美,因啤酒中富含多種營養素,不僅能均衡營養,而且是防止火鍋「上火」妙法。
7.在品嘗火鍋後,吃些水果。
吃火鍋後,隔20-30分鍾,吃些涼性水果,如梨、藕、蘋果、橙子等,可防「上火」,但不要吃發熱的橘子。
❸ 舌尖上的中國如何形容火鍋
火鍋店吧這樣形容:一鍋煮天下
❹ 《舌尖上的中國》中的所有美食
自然的饋贈
香格里拉:松茸
江浙地區:冬筍,油燜冬筍
廣西柳州: 酸筍,黃豆酸筍小黃魚
雲南大理 諾鄧山區:諾鄧鹽,血腸,火腿,萵筍炒火腿,火腿炒飯
湖北嘉魚:藕,蓮藕燉排骨
吉林查干湖:湖水大魚,魚頭泡餅(北京)
海南:香煎馬鮫魚,酸菜魚湯,水煮紅螺
主食的故事
山西襄汾縣:花饃,花捲,油卷
陝西綏德:黃饃饃(糜子面)
新疆庫車:饢餅
中原地區:饅頭
貴州黎平:米粉,湯粉
廣州沙河:河粉,干炒牛河
陝西:西安涼皮
陝西:肉夾饃,牛羊肉泡饃
蘭州:拉麵
廣州:竹升面,雲吞撈面
中原地區:手擀麵
陝西::岐山臊子面
嘉興:粽肉子,蛋黃棕
寧波:年糕(粳米),梭子蟹炒年糕
北方:餃子,燜面(陝西河南)
轉化的靈感
雲南紅河建木縣:碳烤豆腐球,石屏縣,老豆腐
中原地區:石膏豆腐
內蒙古:錫林郭勒旗,奶茶,奶豆腐,奶製品
雲南白族:豆腐皮
北京:蒙古餐廳,烤羊背
浙江:天台山,僧人的素食中豆製品很重要
安徽:毛豆腐
❺ 舌尖上的中國哪幾集有介紹川菜
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第6集中介紹川菜。
五味的調和:
中國飲食素有「味」是靈魂之說。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調味品,不同的調制手法,不同的調味大師,引領食物到達更加美味的境界。
咸鮮,甜咸,酸甜,酸辣,麻辣,香辣,苦香,鮮香……每一種美食,經過中國人的精心烹飪製作,呈現了不同的味型與氣質。本集要探究中國人烹制各種口味所需不同調味料,展示豐富的調味料的製作工藝,解密中國人高超的調味技術。
10個故事,涉及川、魯、粵、淮揚四大基礎菜系和新疆、雲南等有代表性的地域美食,通過展現豐富多彩的烹飪文化,講述當下中國人的真實生活,表達他們的真實情感。
(5)舌尖上的中國火鍋食材加盟費多少擴展閱讀
川菜:
1、麻婆豆腐
是四川省傳統名菜之一,屬於川菜。主要原料為配料和豆腐,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末(也可以用豬肉)、辣椒和花椒等。麻來自花椒,辣來自辣椒,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點。其口味獨特,口感順滑。
2、水煮牛肉
特色傳統名菜,屬川菜系。主料瘦黃牛肉。輔料豆芽、鴨血、肉湯、萵筍或者其他蔬菜、粉絲。調料蔥、精鹽、醬油、花椒、味精、熟菜油、干辣椒、辣椒油、胡椒粉、醪糟汁、濕澱粉、鄲縣豆瓣醬。因菜中牛肉片是在辣味湯中燙熟,故名水煮牛肉。
3、辣子雞
辣子雞,是一道經典的川渝地區的特色傳統名餚。一般以整雞為主料,加上蔥、干辣椒、花椒、鹽、胡椒、味精等多種材料精製而成,雖然是同一道菜,各地製作也各有特色。
❻ 親,我想問問你,之前你詢問的江北老灶火鍋的加盟電話,問到了嗎我在網上也一直沒找到。
曉宇火鍋在重慶火鍋50強排名第一,已被舌尖上的中國和爽食行天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