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魯道夫·狄塞爾發明了什麼
拖拉機在田野里發出轟鳴,載重汽車在公路上賓士,輪船在海洋上破浪前進,它們都需要柴油機提供的動力。柴油機的應用十分普遍。它作為一種熱效率較高的動力機,直到今天,在許多地方和生產部門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柴油機的發明者,是近代德國的一位工程師,名叫魯道夫·狄塞爾。
1858年3月18日,狄塞爾出生在巴黎一個德國僑民的家庭里。
1879年,21歲的狄塞爾以優異成績在慕尼黑工科大學畢業。畢業後,他成為林德教授的助手。不久,又到瑞士文特圖爾的蘇爾壽機器工廠進行短期實習。第二年,狄塞爾到達巴黎,在林德冷凍公司所屬的巴黎製冰廠工作,擔任這個廠的工程師。從1880年到1890年,狄塞爾在巴黎整整工作了10年。在這10年中,他一直致力於動力機的研究和改進。
研究工作是從對蒸氣機的改造開始的。自從瓦特發明蒸汽機以來,蒸汽機作為惟一的動力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蒸汽機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它的很多缺點。例如:體積大、操作不方便、運行不夠安全,等等。特別是它的效率不高,在10%以下,有的效率甚至只有5%~6%。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需要一種使用方便、效率更高的動力機。
為了克服蒸汽機的缺點,很多人都在進行研究和改進。人們發現,蒸汽機的很多缺點,都是由於它的外部燃燒方式帶來的。只有改變這種外部燃燒方式,使燃料直接在汽缸內部燃燒,熱能直接做功,才會提高動力機的效率。正是根據這些設想,有位名叫里諾的法國工程師,曾在1860年製成一台煤氣機。里諾的煤氣機雖然是比蒸汽機體積要小的一種內燃機,但是燃料消耗很大,熱效率也只有4%左右。
動力機的效率,指的是它在使用過程中,起動力作用的能量在使用的燃料能量中所佔的比例。既然煤氣機的效率還不如蒸汽機的效率高,當然也就沒有應用價值廠。不過,煤氣機的內部燃燒方式優於蒸汽機,因而是可取的。
狄塞爾在研究如何改造蒸汽機的時候,也是本著將外部燃燒方式改變為內部燃燒方式的思路,進行探索的。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新型動力機的研究和製造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打算製造一部用氨氣來驅動的新型動力機。在研究「氨氣發動機」時,他深入地探討了卡諾的理論。卡諾是法國的著名物理學家。他曾設想通過內燃來為熱力發動機提供熱源,從而提高熱力發動機的效率。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找到一種比蒸汽更好的工質。所謂「212質」,是「工作介質」的簡稱,指的是機器中藉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卡諾認為,可以將空氣作為工質。其他一些工程師也曾提出過用空氣、碳酸和乙醇來代替蒸汽,作為工質。狄塞爾在卡諾理論的啟發下,打算用氨氣來作為工質。
狄塞爾為什麼會想到用氨氣來作為工質呢?這同他在巴黎期間的實際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由於他是製冰廠的工程師,非常了解氨氣的性質和用途。在製冰生產過程中,離不開氨。氨是一種製冷劑,它在製冷機中能夠把熱量從低溫處傳送到高溫處。正因為氨氣具有促使熱量轉移的性能,所以狄塞爾就想利用它來代替蒸汽。他想把氨氣作為熱力發動機中的媒介物質,促使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成為動力做功。
可是,狄塞爾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和實驗,結果都失敗了。實踐證明,利用氨氣作為工質來製造熱力發動機,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就果斷地把研製「氨氣發動機」的計劃放棄了。對「氨氣發動機」的研究,可以說是狄塞爾走過的一段彎路。但是,這件事也說明,狄塞爾對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明創造,表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
1890年,狄塞爾回到德國,到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工作。從這時起,他全力投入到內燃機的研究之中,決心製造出一部經濟實用、效率更高的新型熱力發動機。
當時,無論從理論上或者技術上來說,研製內燃機的條件都已經完全具備了。前面已經提到,將熱力發動機從外部燃燒方式改變為內部燃燒方式,從而提高效率,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早就有人進行了。里諾在1860年發明的煤氣機,應用價值不高。1862年,法國人德羅夏提出了四沖程內燃機的理論。理論問題解決了,但是要製造出能夠實際應用的內燃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1876年,有一位名叫奧托的德國工程師,才根據德羅夏的理論,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對里諾的煤氣機進行重大改造,製成了一台四沖程內燃機,使熱效率提高到了14%。但是,奧托的內燃機仍然用煤氣作燃料,缺點不少。1883年,德國的另一位工程師戴姆勒製成了汽油發動機,進一步提高了效率。
狄塞爾早在大學學習期間,就已經萌發了研製內燃機的想法。這時,奧托和戴姆勒的成功又使他受到極大的鼓舞。於是,他便在奧托和戴姆勒發明的內燃機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狄塞爾雄心勃勃,希望超過他們。為了使發動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他打算使用價格低廉的燃料,作為內燃機的熱能來源。
起初,狄塞爾也曾試圖使用煤粉作燃料,設計出煤粉壓燃式內燃機,並於1892年獲得了專利。但這種內燃機在實際操作中並不成功。經過實驗,發現利用壓縮點火方法實現煤粉燃料,非常困難。於是,他便放棄煤粉,改用柴油作為內燃機的燃料了。
不過,使用柴油作燃料,仍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例如:汽油的燃點(也叫「著火點」或「發火點」)低,容易點燃;而柴油的燃點比汽油要高,不容易點燃。因此。利用柴油作燃料,必須解決怎樣在汽缸里點燃柴油的問題。
狄塞爾不畏困難,積極進取。他深入鑽研卡諾等人的有關理論,反復進行計算和實驗,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將自己的研究心得加以總結,於1892年寫成了題為《合理的熱機的理論和設計》的論文。這篇論文發表後,得到了工程界和一些著名教授的重視。
狄塞爾在這篇論文中提出的「合理的熱機」,就是他設計的一種新型內燃機。他認為,這種新型內燃機,可以代替蒸汽機以及當時正在使用的其他內燃機。那麼,這種新型內燃機是怎樣操作的呢?按照狄塞爾的設計,先向汽缸內送人空氣,然後強力壓縮空氣,使空氣的溫度升高。接著,向汽缸內噴人柴油。在高溫高壓之下,柴油就會自然著火。汽缸內的溫度由於柴油的燃燒而變得更高,使氣體急劇膨脹,從而推動活塞做功。
這種內燃機不用設置點火裝置,因此就結構來說比汽油發動機更為簡化了。同時,它開始吸進汽缸內的是純凈的空氣,而不是空氣與燃料的混合物,因此,在加大壓縮壓力時,不會發生「爆燃」。這樣,也就可以提高壓縮壓力,使壓縮的空氣溫度達到或超過柴油的燃點,引燃柴油。狄塞爾認為,柴油燃燒時火力很強,因此,使用柴油的內燃機,是一種輸出功率很大的發動機。
新式內燃機雖然研究設計出來了,但要把它製造出來,還有很長一段路程。首先面臨的是經費問題。為此,狄塞爾又不得不到各地去進行宣傳。他耐心地向工廠老闆們介紹這種機器的性能、優點和實用價值,希望得到他們資助。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說服了克虜伯公司和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的老闆?他們表示,願意在資金方面給予合作。要做成一件事,是多麼不容易啊!
經費問題解決後,狄塞爾干勁倍增,1893年,他製成了第一台使用柴油的發動機,一般稱之為柴油機。但是,這台柴油機在試驗時卻沒有成功。據說,當時在場觀看的人很多;他們懷著各種心態,注視著狄塞爾的試驗操作。試驗開始時,機器運轉得還比較正常。可是,就在往汽缸里噴人燃料的瞬間,突然發生了爆炸。隨著一聲巨響,安裝在汽缸蓋上的測功指示器被炸飛了,一股濃煙從排氣管內噴射出來,火花向四處飛濺。人們見到這種情景,嚇得紛紛逃跑了。
第一次試驗失敗後,各種各樣的議論接踵而來。除了冷嘲熱諷之外,還有人對狄塞爾的設計是否合理表示懷疑。面對著失敗帶來的沉重打擊,狄塞爾並沒有灰心喪氣。他鎮靜地總結經驗教訓,尤其是仔細檢查機器結構和操作過程,以便發現問題,找到解決辦法。狄塞爾認為,這次試驗雖然總的說來沒有成功,但是其中也有成功的地方。例如,通過試驗證明,將燃料噴入高壓空氣中是能夠自動著火的。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它符合狄塞爾設計時所依據的原理。於是,狄塞爾的信心反而進一步增強了。
狄塞爾針對發現的問題,繼續進行研究和改進。經過7個月的辛勤勞動,1894年2月,他又製成了一台柴油發動機。這台柴油機在試驗時實現了運轉,可是運轉的時間很短,僅僅有1分鍾,就停了下來。故障在哪裡呢?經過檢查發現,原因在於汽缸內承受的壓力太大,使汽缸內壁產生了裂痕。這次試驗雖然仍未完全成功,但是同第一次試驗比較起來,顯然是前進了一大步。
狄塞爾毫不氣餒,鼓起干勁繼續進行研究和改進。針對汽缸出現的問題,他取消了原來設計的等溫燃燒過程,採用水冷式汽缸,並且適當降低了壓縮空氣的壓力。這次重新設計和改制的柴油機,又花費了長達三年的時間,直到1897年,才算最後完成。
這是何等勞累的三年啊。狄塞爾在這次研製工作中,特別慎重。他根據前兩次試驗失敗中獲得的教訓,重新審視了自己原來提出的理論和設計,經過反復推敲,毅然拋棄了不正確的部分。同時,他還把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的新知識,特別是有關內燃機方面的技術知識吸收進來。正因為如此,狄塞爾的內燃機理論,在幾年的研製過程中進行了不斷的修改,也就更為完善了。
當然,在新型柴油機製造過程中,狄塞爾還遇到了經費不足、材料缺乏和技術跟不上等困難。但所有這些困難,他都以頑強的精神一個個地克服了。他的研製工作,一直是在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進行的。除了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對他的支持外,他還得到了克虜伯公司在財力上的援助。應當承認,這些也都是狄塞爾獲得成功的條件。
狄塞爾研製的柴油發動機,在1897年正式誕生了。它運轉時輸出的功率,起初為18馬力,後來達到25馬力。柴油機的熱能損耗較少,使用時效率可以達到38%,超過了其他熱力發動機的效率。1898年,在慕尼黑舉行的國際展覽會上,狄塞爾發明的新式柴油機首次公開展出,得到人們的普遍贊揚。由於柴油機與狄塞爾的名字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人們也將他的柴油機稱為「狄塞爾機」。
⑵ 加盟一家魯道夫漢堡店需要多少錢
要不要開玩具店呢,二胎政策後玩具生意不錯,我是愛就推門玩具公司的
⑶ 魯道夫·狄塞爾是誰一生有何作為
拖拉機在田野里發出轟鳴,載重汽車在公路上賓士,輪船在海洋上破浪前進,它們都需要柴油機提供的動力。柴油機的應用十分普遍。它作為一種熱效率較高的動力機,直到今天,在許多地方和生產部門中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柴油機的發明者,是近代德國的一位工程師,名叫魯道夫·狄塞爾。
1858年3月18日,狄塞爾出生在巴黎一個德國僑民的家庭里。
1879年,21歲的狄塞爾以優異成績在慕尼黑工科大學畢業。畢業後,他成為林德教授的助手。不久,又到瑞士文特圖爾的蘇爾壽機器工廠進行短期實習。第二年,狄塞爾到達巴黎,在林德冷凍公司所屬的巴黎製冰廠工作,擔任這個廠的工程師。從1880年到1890年,狄塞爾在巴黎整整工作了10年。在這10年中,他一直致力於動力機的研究和改進。
研究工作是從對蒸氣機的改造開始的。自從瓦特發明蒸汽機以來,蒸汽機作為惟一的動力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蒸汽機在使用過程中,暴露出它的很多缺點。例如:體積大、操作不方便、運行不夠安全,等等。特別是它的效率不高,在10%以下,有的效率甚至只有5%~6%。隨著工業生產的發展,需要一種使用方便、效率更高的動力機。
為了克服蒸汽機的缺點,很多人都在進行研究和改進。人們發現,蒸汽機的很多缺點,都是由於它的外部燃燒方式帶來的。只有改變這種外部燃燒方式,使燃料直接在汽缸內部燃燒,熱能直接做功,才會提高動力機的效率。正是根據這些設想,有位名叫里諾的法國工程師,曾在1860年製成一台煤氣機。里諾的煤氣機雖然是比蒸汽機體積要小的一種內燃機,但是燃料消耗很大,熱效率也只有4%左右。
動力機的效率,指的是它在使用過程中,起動力作用的能量在使用的燃料能量中所佔的比例。既然煤氣機的效率還不如蒸汽機的效率高,當然也就沒有應用價值廠。不過,煤氣機的內部燃燒方式優於蒸汽機,因而是可取的。
狄塞爾在研究如何改造蒸汽機的時候,也是本著將外部燃燒方式改變為內部燃燒方式的思路,進行探索的。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進行新型動力機的研究和製造工作。在這個過程中,他打算製造一部用氨氣來驅動的新型動力機。在研究「氨氣發動機」時,他深入地探討了卡諾的理論。卡諾是法國的著名物理學家。他曾設想通過內燃來為熱力發動機提供熱源,從而提高熱力發動機的效率。要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找到一種比蒸汽更好的工質。所謂「212質」,是「工作介質」的簡稱,指的是機器中藉以完成能量轉化的媒介物質。卡諾認為,可以將空氣作為工質。其他一些工程師也曾提出過用空氣、碳酸和乙醇來代替蒸汽,作為工質。狄塞爾在卡諾理論的啟發下,打算用氨氣來作為工質。
狄塞爾為什麼會想到用氨氣來作為工質呢?這同他在巴黎期間的實際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由於他是製冰廠的工程師,非常了解氨氣的性質和用途。在製冰生產過程中,離不開氨。氨是一種製冷劑,它在製冷機中能夠把熱量從低溫處傳送到高溫處。正因為氨氣具有促使熱量轉移的性能,所以狄塞爾就想利用它來代替蒸汽。他想把氨氣作為熱力發動機中的媒介物質,促使熱能轉化為機械能,成為動力做功。
可是,狄塞爾花了大量時間進行研究和實驗,結果都失敗了。實踐證明,利用氨氣作為工質來製造熱力發動機,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認識到這一點之後,就果斷地把研製「氨氣發動機」的計劃放棄了。對「氨氣發動機」的研究,可以說是狄塞爾走過的一段彎路。但是,這件事也說明,狄塞爾對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明創造,表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
1890年,狄塞爾回到德國,到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工作。從這時起,他全力投入到內燃機的研究之中,決心製造出一部經濟實用、效率更高的新型熱力發動機。
當時,無論從理論上或者技術上來說,研製內燃機的條件都已經完全具備了。前面已經提到,將熱力發動機從外部燃燒方式改變為內部燃燒方式,從而提高效率,這方面的研究工作早就有人進行了。里諾在1860年發明的煤氣機,應用價值不高。1862年,法國人德羅夏提出了四沖程內燃機的理論。理論問題解決了,但是要製造出能夠實際應用的內燃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直到1876年,有一位名叫奧托的德國工程師,才根據德羅夏的理論,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對里諾的煤氣機進行重大改造,製成了一台四沖程內燃機,使熱效率提高到了14%。但是,奧托的內燃機仍然用煤氣作燃料,缺點不少。1883年,德國的另一位工程師戴姆勒製成了汽油發動機,進一步提高了效率。
狄塞爾早在大學學習期間,就已經萌發了研製內燃機的想法。這時,奧托和戴姆勒的成功又使他受到極大的鼓舞。於是,他便在奧托和戴姆勒發明的內燃機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研究。狄塞爾雄心勃勃,希望超過他們。為了使發動機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他打算使用價格低廉的燃料,作為內燃機的熱能來源。
起初,狄塞爾也曾試圖使用煤粉作燃料,設計出煤粉壓燃式內燃機,並於1892年獲得了專利。但這種內燃機在實際操作中並不成功。經過實驗,發現利用壓縮點火方法實現煤粉燃料,非常困難。於是,他便放棄煤粉,改用柴油作為內燃機的燃料了。
不過,使用柴油作燃料,仍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例如:汽油的燃點(也叫「著火點」或「發火點」)低,容易點燃;而柴油的燃點比汽油要高,不容易點燃。因此。利用柴油作燃料,必須解決怎樣在汽缸里點燃柴油的問題。
狄塞爾不畏困難,積極進取。他深入鑽研卡諾等人的有關理論,反復進行計算和實驗,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將自己的研究心得加以總結,於1892年寫成了題為《合理的熱機的理論和設計》的論文。這篇論文發表後,得到了工程界和一些著名教授的重視。
狄塞爾在這篇論文中提出的「合理的熱機」,就是他設計的一種新型內燃機。他認為,這種新型內燃機,可以代替蒸汽機以及當時正在使用的其他內燃機。那麼,這種新型內燃機是怎樣操作的呢?按照狄塞爾的設計,先向汽缸內送人空氣,然後強力壓縮空氣,使空氣的溫度升高。接著,向汽缸內噴人柴油。在高溫高壓之下,柴油就會自然著火。汽缸內的溫度由於柴油的燃燒而變得更高,使氣體急劇膨脹,從而推動活塞做功。
這種內燃機不用設置點火裝置,因此就結構來說比汽油發動機更為簡化了。同時,它開始吸進汽缸內的是純凈的空氣,而不是空氣與燃料的混合物,因此,在加大壓縮壓力時,不會發生「爆燃」。這樣,也就可以提高壓縮壓力,使壓縮的空氣溫度達到或超過柴油的燃點,引燃柴油。狄塞爾認為,柴油燃燒時火力很強,因此,使用柴油的內燃機,是一種輸出功率很大的發動機。
新式內燃機雖然研究設計出來了,但要把它製造出來,還有很長一段路程。首先面臨的是經費問題。為此,狄塞爾又不得不到各地去進行宣傳。他耐心地向工廠老闆們介紹這種機器的性能、優點和實用價值,希望得到他們資助。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說服了克虜伯公司和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的老闆?他們表示,願意在資金方面給予合作。要做成一件事,是多麼不容易啊!
經費問題解決後,狄塞爾干勁倍增,1893年,他製成了第一台使用柴油的發動機,一般稱之為柴油機。但是,這台柴油機在試驗時卻沒有成功。據說,當時在場觀看的人很多;他們懷著各種心態,注視著狄塞爾的試驗操作。試驗開始時,機器運轉得還比較正常。可是,就在往汽缸里噴人燃料的瞬間,突然發生了爆炸。隨著一聲巨響,安裝在汽缸蓋上的測功指示器被炸飛了,一股濃煙從排氣管內噴射出來,火花向四處飛濺。人們見到這種情景,嚇得紛紛逃跑了。
第一次試驗失敗後,各種各樣的議論接踵而來。除了冷嘲熱諷之外,還有人對狄塞爾的設計是否合理表示懷疑。面對著失敗帶來的沉重打擊,狄塞爾並沒有灰心喪氣。他鎮靜地總結經驗教訓,尤其是仔細檢查機器結構和操作過程,以便發現問題,找到解決辦法。狄塞爾認為,這次試驗雖然總的說來沒有成功,但是其中也有成功的地方。例如,通過試驗證明,將燃料噴入高壓空氣中是能夠自動著火的。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它符合狄塞爾設計時所依據的原理。於是,狄塞爾的信心反而進一步增強了。
狄塞爾針對發現的問題,繼續進行研究和改進。經過7個月的辛勤勞動,1894年2月,他又製成了一台柴油發動機。這台柴油機在試驗時實現了運轉,可是運轉的時間很短,僅僅有1分鍾,就停了下來。故障在哪裡呢?經過檢查發現,原因在於汽缸內承受的壓力太大,使汽缸內壁產生了裂痕。這次試驗雖然仍未完全成功,但是同第一次試驗比較起來,顯然是前進了一大步。
狄塞爾毫不氣餒,鼓起干勁繼續進行研究和改進。針對汽缸出現的問題,他取消了原來設計的等溫燃燒過程,採用水冷式汽缸,並且適當降低了壓縮空氣的壓力。這次重新設計和改制的柴油機,又花費了長達三年的時間,直到1897年,才算最後完成。
這是何等勞累的三年啊。狄塞爾在這次研製工作中,特別慎重。他根據前兩次試驗失敗中獲得的教訓,重新審視了自己原來提出的理論和設計,經過反復推敲,毅然拋棄了不正確的部分。同時,他還把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的新知識,特別是有關內燃機方面的技術知識吸收進來。正因為如此,狄塞爾的內燃機理論,在幾年的研製過程中進行了不斷的修改,也就更為完善了。
當然,在新型柴油機製造過程中,狄塞爾還遇到了經費不足、材料缺乏和技術跟不上等困難。但所有這些困難,他都以頑強的精神一個個地克服了。他的研製工作,一直是在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進行的。除了奧格斯堡機器製造廠對他的支持外,他還得到了克虜伯公司在財力上的援助。應當承認,這些也都是狄塞爾獲得成功的條件。
狄塞爾研製的柴油發動機,在1897年正式誕生了。它運轉時輸出的功率,起初為18馬力,後來達到25馬力。柴油機的熱能損耗較少,使用時效率可以達到38%,超過了其他熱力發動機的效率。1898年,在慕尼黑舉行的國際展覽會上,狄塞爾發明的新式柴油機首次公開展出,得到人們的普遍贊揚。由於柴油機與狄塞爾的名字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因此人們也將他的柴油機稱為「狄塞爾機」。
⑷ 魯道夫快餐店怎麼加盟代理
魯道夫怎麼加盟,需要多少錢
⑸ 魯道夫加盟要多少錢
膩害我好萌,非常萌,超級萌,能萌萌,一直很萌,從未被超越。
⑹ 德國魯道夫光觸媒怎麼樣,好嗎
沒聽過,只知道光觸媒是一種以二氧化鈦為代表的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光半導體材料的總稱。
光觸媒在陽光的照射下,會產生類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應,可氧化分解各種有機化合物和部分無機物,把有機污染物分解成無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較強的除臭、防霉、防污自潔、凈化空氣功能。
光觸媒不但能分解空氣中漂浮的有機分子,還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但光觸媒也有局限性,因為光觸媒發生作用最主要的一個條件就是光照條件下,普通室內條件往往光照不足,導致光觸媒不能很好的發揮作用。光觸媒木質精油可以刷在木製傢具或地板上,光觸媒對除甲醛的效果總體來說還是可以的,釋放到空氣中的甲醛用些瑪雅藍除甲醛材料無二次污染效果好。
⑺ 阿迪達斯和彪馬的創始是親兄弟倆
adidas(阿迪達斯)的創始人阿道夫·達斯勒和彪馬的創始人魯道夫·達斯勒是親兄弟倆。
哥哥魯道夫比弟弟阿道夫大2歲。1924年,兄弟倆成立達斯勒鞋廠,哥哥負責銷售,弟弟負責研發,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4年後,達斯勒鞋廠遠近聞名,達斯勒家族也成為遠近聞名的豪門。
但有,傳言兄弟二人不合,或說兩人的妻子不和,或說阿道夫經營中以權謀私。二戰時期,希特勒上台之後,兄弟倆受其演講的蠱惑雙雙加入了納粹黨。可是,盡管如此,二人的政見卻並不相同。
哥哥魯道夫對納粹十分「效忠」,而弟弟阿道夫則暗地裡解救了不少猶太人。如果說之前經營上的矛盾是芥蒂,政見上的矛盾則如天河,直接讓兩人分道揚鑣。
1948年,二戰結束,阿道夫·達斯勒以其自身姓名的組合Adi與das,將公司更名為:adidas。
魯道夫則以自立門戶,以自己的名字建立魯迪鞋廠(不久改名為PUMA)。
PUMA 於1948年成立於德國荷索金米蘭,PUMA中文作彪馬,意為美洲獅,德國一家以生產鞋與運動服為主的大型跨國公司。創始人:魯道夫·達斯勒(Rudolf Dassler)。
魯道夫·達斯勒於1924年加入了弟弟阿道夫·達斯勒(昵稱阿迪Adi)位於赫若拉赫的達斯勒公司,並將公司更名為達斯勒兄弟公司。1930年代中期,達斯勒兄弟公司成長為具有近百名員工、有三十餘種款式的全球運動鞋領導品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達斯勒兄弟公司復業,有47名員工,並以帆布與美軍燃油槽提煉出橡膠,製成戰後第一款運動鞋。
1948年阿道夫·達斯勒以其自身姓名的組合Adi與das將達斯勒兄弟公司更名為adidas,兩兄弟從此分道揚鑣,哥哥魯道夫·達斯勒另成立了PUMA公司,與adidas的方向相同,都以體育用品生產為主,兩人從此成為競爭對手。
彪馬 (Puma) 是全球著名的運動品牌。 彪馬 (Puma) 的鞋與服飾在嘻哈塗鴉文化中受到全球各地年輕人的極度歡迎。同時彪馬 (Puma) 與阿迪達斯(Adidas) 更是1970與1980年代嘻哈文化的代表。
adidas(阿迪達斯)創辦於1949年,是德國運動用品製造商阿迪達斯AG成員公司。以其創辦人阿道夫·阿迪·達斯勒(Adolf Adi Dassler)命名,1920年在黑措根奧拉赫開始生產鞋類產品。
1949年8月18日以adidas AG名字登記。阿迪達斯原本由兩兄弟共同開設,在分道揚鑣後,阿道夫的哥哥魯道夫·達斯勒 (Rudolf Dassler)開設了運動品牌puma。
其經典廣告語:「沒有不可能」(Impossible is nothing)。2011年3月,斥資1.6億歐元啟用全新口號——adidas is all in(全傾全力)。
2017年6月,adidas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7 年度全球50 大最聰明公司」榜單。2018年7月19日,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adidas位列480位。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adidas排名第49位。
⑻ 購買了魯道夫凈化系列產品的話需要我自己動手的嗎
魯道夫凈化教您:如何選擇真正對消費者有用的負離子產品?
2018-09-27
負離子對人體的好處已經得到了科學的驗證,有著"空氣維生素"美譽的負離子,它在空氣中的含量越高,空氣質量越好!負離子現在已經被廣泛應用到環保與保健等朝陽行業中。負離子的大熱催生了整個負離子行業,可當打開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選購時,才發現並非易事,一來品牌繁多,讓人眼花繚亂;二來由於普通的負離子准入門檻低、行業標准缺失,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導致消費者面對大量信息時去選擇產品時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那到底什麼樣的負離子產品才是滿足我們需要呢?記者通過采訪負離子相關專家得到了答案。
負離子產品市場魚龍混雜,而用戶對負離子的作用評價也是兩級分化,有用戶認為幾乎沒有作用,只是起個心裡安慰的作用,而有的用戶認為負離子的作用的是實實在在的,親身體驗確實有效。為什麼消費者對負離子作用的評價會出現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呢?
中國負離子暨臭氧研究協會研究專員陶名章教授咨詢,陶名章教授指出:負離子的作用是無需置疑的,這是經過國內外眾多的權威機構驗證的。而消費者乎會有完全不同的使用效果主要是因為廣大消費者在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離子品牌的訊息中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這往往體現在兩個相對極端的理念上。其一是貪圖便宜的心理,一方面要求負離子產品能達到相應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求價格底線,這也使得大量以次充好的負離子產品應運而生,其二便是相信最貴的、才是最好的,殊不知在負離子領域,不是最貴的才是最好的,需要的是負氧離子生成時無輻射,生態級小粒徑負離子才會對人體有意。
陶名章教授介紹能否生成小粒徑負離子是選負氧離子產品的重要標准之一,在負離子領域的權威書籍的《環境、健康與負氧離子》一書就提到過:負離子按遷移率大小分為大、中、小離子,而小粒徑負離子活性最高,並且只有小離子或稱為小離子團才能進入生物體。所以在此也勸告廣大想購買負離子產品的消費者,一定要仔細看自己購買產品的相關說明,保證買到的是對人體健康有作用的負氧離子產品。
在記者對相關專家采訪過後得出的結論就是:對於要購買的負離子發生器的三大要求:高濃度、小粒徑、無輻射。只有滿足這三個條件,負離子發生器才會對人體的健康有效果。而大多數消費者在選擇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這幾個問題。
1、高濃度:相關調查研究發現負氧離子濃度對人體的療養保健效果越好,按照世衛組織的標准負氧離子濃度超過1500個/立方厘米才能達到清新空氣的標准,負離子濃度超過2萬個以上有療養保健的效果,負氧離子濃度超過10萬個以上就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如果負氧離子產品產生的負離子濃度過低,那麼產生的負離子將對你毫無作用。所以如果你需要的是負離子產品達到健康養生的效果的話,高濃度是篩選負氧離子產品重要條件之一。
2、小粒徑:研究發現小粒徑負離子更易於進入人體從而對人體產生良好的療養保健作用,而小粒徑的特性是高活性,正因如此小粒徑的負離子也極易跟空氣中的顆粒污染物相結合從而起到良好的凈化作用。
3、無輻射:有一種負氧離子噴塗產品,這類產品可噴塗在牆壁,桌面等;還有就是做成膏體狀的負氧離子產品,這類可以放在車子里及室內小空間內。以目前科技來講這兩類產品,因為工藝問題,很少有輻射不超標的。在這里我就要推薦一下負氧離子產品了!!
採用「碳化植物改性活化技術」
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通過光合作用可以釋放負氧離子,而我們是將多種植物收割後,進行碳化並加工成粉末以及精華液,並且對這些植物粉末和精華液進行改性,使其具有高活性的小粒徑負氧離子釋放。
總結:
雖然目前負離子行業產品良莠不齊,但消費者只要在選購之前提前做好功課,認准產品應用技術,看清生成的是否為高濃度、無輻射的高活性小粒徑負離子,消費者都可以選到合適的負離子產品。
⑼ 阿迪達斯創辦人阿道夫和彪馬創辦人魯道夫本身是共同開設阿迪達斯,但後來是為什麼翻臉的呢
後來各奔東西,開了AD/PUMA,以前也不叫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