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一家純外賣的炒飯店掙錢嗎
外行看門道,內行看熱鬧。只做外賣的餐飲店是一個大的趨勢。當然專業的東西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你可以找一些外賣代運營來了解一下或者跟有運營服務經驗的米特工炒飯合夥,成立4年,「米特工炒飯」全國門店數近300家,主要是迎合了年輕人的口味,單店均量在6000單月,復購率能達到30%。
截止2019年,餓了么、美團的外賣抽成普遍超過20%。2018年開始,外賣抽成從原先的15%抽成升至了23%。且每筆訂單還要保底抽成4.5元。對於商家來說,由於抽成比例不斷提升,利潤也逐漸被分薄了。
咱們來一筆賬:假設按照平均21%的抽成計算,某位客戶實付15元,平台抽成為3.15元,另外每一筆訂單都要付平台服務費(保底)4.5元。實際到商家手裡的錢僅有7.35元!餐廳在扣除平台抽成、配送費、食材、租金、水電等經營費用後,幾乎無利潤可言!甚至很多商家處於虧損的狀態。如果為了獲得更多的單量,在首頁排名到20位之前,就必須做排名推廣,還要用各種滿減來吸引顧客下單,最後連食材的成本都收不回來,更別說利潤了。
目前M團和e了嗎,這兩個平台越來越看重獨家的重要性,以確保自身在市場中的不可替代性。這里就產生了「戰略合作」這個詞。假設商家只與美團外賣合作,不上其他外賣,那麼平台抽成就會優惠至19%。如果不是獨家綁定,那麼平台抽成是21%甚至更高!外賣商家一旦綁定某個外賣平台,就不能再與其他外賣平台合作,否則抽成比例大幅上漲,連配送范圍也會縮小。平台通過硬性指標來達到市場的佔有率。所以商家一旦上了船基本就被動著順江而而下,你想再上岸,對不起,你自己游上去吧!
很多人會說,既然外賣平台這么狠毒,不上不行么?確切說,還真不行!外賣平台經過近10年的發展,由開始全國無數個送餐平台打到現在剩這幾個巨頭,不知道花費了多少億的錢才形成今天壟斷的局面。什麼是壟斷?壟斷就是唯一,就是離開我不行,所以現在也是平台秋後算賬的時候了!商家也好,消費者也好,都很懷念2014……2016年,那段時光,平台為了競爭,免配送費,單補,獎勵,那時候商家掙的都是真金白銀,消費者也高興啊,各種優惠券,花10元就能吃20多元的菜單,簡直就是共產主義了!所以那幾年資本市場蜂擁而至的捧紅了很多專門外賣的公司:焦耳,笨熊造飯,香腸公主,小恆水餃……現在除了小恆水餃還有幾個線下店帶死不活的挺著,其它幾乎不見蹤影。而消費者在一頓狂補貼的溫柔大棒下舒舒服服的吃了幾年好飯,現在人也讓平台養懶了,嘴也饞了,叫外賣也成習慣了!2018年「嘎」的一下,幾個平台巨頭開始停止各種補貼,開始漲各種費用。抽成從17%,19%,21%……23%!專門做外賣的商家還能活么?
答案是:只要你做餐飲,就離不開流量,這個流量就是稀缺資源,就是錢!
所以說假如你專門做快餐品類的外賣,客單價太低,就全單量上去了,也是賣越多賠的越多,根本活不下去!就算你找個租金特別便宜的店鋪,但除了能省點租金,其他一點也省不下。
那既然活不下去,難道沒別的辦法么?
當然有,沒辦法我就不回答你這個問題了!
剛才分析了成本核算包括:平台傭金,送餐費,推廣費,這些都是標准費用無法省下的!
那咱們就要想辦法提高客單價:把快餐改為特色餐,據外賣平台大數據報告:外賣排前幾位的是:麻辣燙,燒烤,麻辣香鍋,蓋澆飯,炸雞……!這裡面麻辣香鍋、燒烤客單價最高,麻辣燙屬於居中,但麻辣燙利潤是最高的,食材成本僅佔25%左右。
這樣的話就可以在麻辣燙,麻辣香鍋,燒烤這三個品類做市場調研。
通過在外賣平台搜索:找到目前北京專門做麻辣香鍋外賣的「青渝藍」品牌,在北京採取加盟連鎖的方式經營。客單價從21.9開始,也可能自選菜品,如果兩個人按50元給商家付款,21%抽成,保底4.5,還有35元,麻辣香鍋食材成本佔30%,扣除食材成本商家還剩:24.5元,再扣除人工,水電,租金,餐盒費,廣告推廣費一單怎麼也能賺8元,如果味道好,食材品質再好點,回頭客多點,每天做幾百單很正常。
燒烤外賣,麻辣燙外賣基本都是這樣分析,我就不一一闡述了。
總之,外賣平台高收費是不可逆的現實,顧客被養懶了,養饞了,也習慣點外賣這也是不可能改變的。那麼需要變化的就是商家如何找到客單價高,食材成本低,目前平台銷售排名靠前的品類才是關鍵!
以上分析僅代表我個人視角,僅供參考,歡迎條友討論。
㈡ 餐飲外賣如何做,純外賣店如何經營
首先想要做好外賣,品質是最重要的,因為是吃進嘴裡的東西,只有好的品質才能讓顧客放心的消費,食材一定不能使用次品。
02
除了品質之外,推廣宣傳也是比較重要的,否則就算再好吃,別人不知道也是白搭的,我們可以選擇每天在某一個時間出去外面派發傳單,幫店鋪增加多一點曝光率。
03
可以薄利多銷,給顧客留下一個好的印象,例如每次送外賣的時候我們可以在外賣裡面放一些餐紙,這樣既能方便顧客也能讓顧客記住這家店鋪的好,因為大部分的外賣連紙巾都沒有。
04
外賣配送的時間一點要把握好,相信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等一個小時都沒吃到外賣,所以在外賣配送的時間盡量短點,速度快的店鋪回頭客會更多。
㈢ 我想開一家快餐店24小時的。送外賣。 我想加盟。 多給點意思,朋友們
二十四小時沒必要,這樣成本很高,送外賣你首先要找好你的客戶群,是小區住戶還是辦公寫字樓客戶,然後和物業打好關注,在宣傳發傳單、名片、網上訂購等等。前期可能要虧本做一段時間,積累了客戶群就能盈利了。
㈣ 現在哪個外賣餐飲加盟比較火
外賣餐飲大部分都是小吃類,因為小吃了更容易打包,配送過程中也不會導致味道發生變化,例如以下這幾種
一、美味的炸雞雞排
炸雞雞排是現在街邊比較流行的一種小吃,年輕人喜歡的比較多,不過中青年也有很多購買的,屬於受眾群體廣泛的一種小型餐飲類型,製作簡單、投資小、管理起來也容易,適合大部分初次創業的人,炸雞店回本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㈤ 現在做外賣加盟,那個加盟項目最好
隨著外賣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個性化定製成行業新增長點
互聯網餐飲(外賣)指用戶通過在線的形式進行商品預定以及外送服務,主要滿足用戶的就餐需求。與傳統的「到店」餐飲業務不同,以「到家」為核心特點的外賣業務具有較高的中間成本,包括配送費、餐盒費等,故外賣業務的主要客戶群為白領、學生等中檔消費群體。
只專注於廈門美食文化的連鎖品牌品創夜店有專門的運營團隊在幫加盟店運營也同時大大減少了成本,出餐快單量穩定,還有多個廈門特色的成熟產品。。。。
㈥ 開專門外賣的餐店掙錢嗎
1、快餐外賣優勢
1)剛需
外賣一開始就是靠著解決午餐,晚餐的剛需痛點切入市場,快速的積累原始商家和用戶,度過了野蠻擴張的階段。而對於快餐外賣來說具有獨特的優勢,據數據統計顯示有52.4%的人點外賣是為了解決工作餐,工作餐首選是快餐米飯,打開美團餓了么外賣APP,按銷量排行,一般前三名都是快餐便當類。
2)價格偏低
根據餐飲數據顯示,外賣整體的客單價偏低。而快餐外賣平均客單價在13元左右,快餐的主要消費人群是白領,而白領的消費水平的14-40元左右。那麼,對於大部分的消費者來說,快餐是最佳的選擇。
2、快餐外賣劣勢
1)同質化嚴重
快餐類的餐品是外賣商家佔比最多的。據統計,外賣快餐在外賣市場佔比高達74.85%。這就表明了消費者的選擇性增加,對於商家來說,沒有更多的定價權,消費者對於店鋪的忠誠度也不高。
2)價格戰激烈
原本快餐外賣的客單價偏低,在加上店鋪成本,人工成本等支出,店鋪的盈利偏低。
3、如何做好快餐外賣
1)品質
餐飲上,味道永遠是核心。很多吃過快餐的朋友對於快餐的印象就是難吃,覺得花了錢,吃不好,大大降低了顧客的用餐體驗。大家吃飯是為了滿足日常的生活需求,你味道不達標,店鋪很難有復購。所以食材把控要做好,小而美,做新鮮。
2)細節
快餐外賣要想在真正的吸引到顧客,還需從各個細節下手。比如說外賣的包裝。
對於外賣來說,包裝是展示店鋪的第一招牌。餐飲外賣的外包裝漂亮新穎,會給人一種賞心悅目之感,讓消費者感受到商家在餐飲外賣上的煞費苦心,感受到商家的經營理念與態度。使消費者對餐飲外賣商家的外賣毋庸置疑。
3)關注衛生
對於外賣來說,顧客除了對產品的品質存在擔憂,還對餐飲外賣的衛生情況存在質疑。所以商家一定要注意門店的衛生,注重各個環節的衛生情況。其實做外賣也是做良心,只有讓消費者吃得放心,才能真正的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㈦ 開一家外賣加盟店大概費用是多少
當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的生活節奏是變得越來越快的,是沒有精力與時間來做飯吃的,快餐成為年輕人工作之餘最喜歡,是一種青睞的就餐選擇,因此在目前的市場快餐是受歡迎的。這個成本是需要包括選擇的項目要向總部交納的費用,項目不同在費用方面是有所區別的,要考慮所在城市選擇的店面大小面對的店面租金以及裝修費用!
㈧ 誰知道,餐飲外賣加盟啥好啊,愁人
可以啊,特別是翻滾吧蛋炒飯,賣的更響,不僅好吃關鍵是營養
㈨ 肉痴火鍋外賣怎麼樣啊有人做過純外賣加盟店嗎
如今的業中,火鍋外賣市場是個空白,據調查,1000名年輕人中,70%都是潛在客戶,投資人點評,其可能改變火鍋業,雙方互盈;那麼,這樣做的優劣勢是什麼?火鍋配送生意該怎麼做?
火鍋外送是空白點,調查1000名年輕人70%都是潛在客戶
從需求上講,選擇火鍋品類的好處有幾點:
1、相比炒菜容易變涼的缺點,火鍋適合長時間吃。
2、火鍋的集體參與感較強,交流氛圍好。
正是火鍋的這2種特質,決定了它非常適合團餐的形式,一般是公司聚餐和家庭用餐兩種。
從可行性來分析,為什麼做火鍋外送?
首先,現在的很多火鍋品牌是連鎖餐飲企業,這使得就近配送成為可能。
第二,火鍋產品是非常標准化的,同時配送過程幾乎不會影響到最終的口味,而熟食外賣可能會存在高溫變質問題。
第三,相比火鍋堂食,外送的優點是省時,尤其是在大城市出行成本高,可節省交通及等待時間。
第四,相比起在家做火鍋,外送省事且能保證好的味道,尤其是羊蠍子火鍋這種原材料處理過程比較復雜的。
最後,火鍋毛利高,除去食材加工成本火鍋的毛利率達75%,而餐廳承擔了房租、人力等成本,外送則不需要考慮。所以,在滿足了需求和條件上,火鍋外送這個市場很精準的切中了特定人群的痛點。
從商業模式上說,向用戶收取10%的服務費,同時餐廳給以返點,具體折扣點視不同餐廳而定,因此火鍋外送的毛利來自這兩部份,其每單的主要成本是大量的一次性餐具、桌布、和人力配送成本。當然,還有固定成本是被分攤的,包括配送車、可保鮮冷藏的配送箱、幾十個電磁爐等。而隨著一定規模內的擴大,固定成本可重復利用、價值被放大。
從頻次上看,平常外賣最高一天2次,一周天天都吃也不為過;但火鍋外送最多一天一次,一周2、3次左右較適宜。
從營業額來看,一般外賣的單價非常低,起送金額為15--50元,雖然火鍋的單價不高,但因種類和人群系數使得整體起送金額較高,除2人套餐產品外,起送金額是400元,而有的是客單價過千元,人均消費約100元,每天有數十單。據說來一火目前在成都每天大約有三百單,客單價320元,日均營收十萬元。
那麼,消費者接受這種消費模式嗎?
火鍋外送到家,顧客自己在家裡用電磁爐用餐,火鍋店在菜品價格不變的情況下,還能節省一筆電費或燃氣費,更加節省成本。而對於很多年輕客戶而言,雖然每單要額外支付20元的配送費,但相比在火鍋店門前排隊1個小時甚至更長,在家裡吃火鍋帶來的舒適和愜意遠比20元配送費更重要。
火鍋外送的兩種模式
目前外送有兩種不同的模式,一種是依靠火鍋門店的平台模式,他們實際需要依賴火鍋店的菜品原料和門店來倉儲,平台最主要的是承擔最下游的配送作用,好處是可選范圍較多,用戶可以選擇不同商家的火鍋菜品,平台負責送貨上門以及第二次上門取回鍋具。
另外,通常他們還帶有服務的部份,比如會擺放好菜品、幫忙燒開水等等,而挑食更有特色的真人表演項目。因此,本質上這類企業是專注在配送和之後的服務環節上,盈利空間是火鍋店的分成和附加服務費,而能否具備足夠多的合作商家及門店,將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
另一種則是完全去門店化的自有品牌模式,而家家送火鍋就是其代表,其從菜品加工、調料生產到套餐配置、用戶下單再到物料包裝、配送上門所有環節都由自己把控,所以它更像是一個沒有門店的火鍋品牌,而不是火鍋外送企業;其盈利空間取決於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和配送成本。至於為何只做外賣模式而不是開店,這都歸結於"房租成本高"這個因素。